今年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培训机构可谓是苦不堪言。大家也清楚,培训机构一般在周末、节假日以及寒暑假期才有大量的生源前往补课,然而如今“双减”政策却要求不允许在这些时间段开展学科类培训,可谓是握住了培训机构的命门,让不少培训机构濒临倒闭,经营困难。
然而有句话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国家层面试图通过“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们的校外培训负担时,培训机构也在想方设法如何躲避监管继续招生补课。
在“双减”政策的限制下,正规培训机构应当是受影响最为严重的,毕竟树大招风,监管层面对于正规培训机构也会比较关注,所以他们一般不敢顶风作案,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所有培训机构都是如此。
比如就有学生向笔者反馈了两种情况,让人目瞪口呆,可谓是培训机构和监管人员打游击。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他们的“奇招”。
“奇招”一:狡兔三窟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狡兔三窟的故事,而如今的个别培训机构也正是如此。他们不仅仅拥有一个培训场所,反而拥有多个培训场所。其中一个场所很正规,具备齐全的营业资质和各种从业资格,同时这个正规机构也并没有在上述时间开展学科类培训,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招生。
因为他们知道市场上存在着较大的校外学科辅导需求,家长们也需要找到这样的场所给孩子补课。于是他们便继续从事学科类培训招生,但是招收的学生并不会在这个正规机构点上课,而是会转移到其他补课点。
之所以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家长放心和认可,毕竟这是正规机构招生,师资力量也是不错的,只是上课地点变了而已。二是有效躲避监管,毕竟其他授课地点既没有这么亮眼的招牌,也没有开设在繁华的闹市区,自然就没那么引人关注。
通过这样的方式,个别培训机构依然开展着学科类培训,让“双减”政策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奇招”二: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因为“双减”政策仅限制不允许在特定时间段开展学科类培训,但是并没有禁止提供托管服务。所以部分培训机构在周一至周五晚上合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但是到了周末仅提供“托管”服务。
不过此“托管”并非彼“托管”。常规的托管服务主要是帮助家长看护孩子,并提供一定的作业辅导。然而培训机构提供的特殊“托管”服务不仅于此,有的还借托管之名给报名学生提供学科辅导。这样就能巧妙躲避监管部门的监管。
同时为了避免监管部门的突击检查,他们还在路口设置了专门的放风人员,一旦发现有人前来就立即清理现场,制造出仅仅提供托管服务的假象。
“奇招”三:隐居避世
还有的辅导机构先是通过各种渠道招收学生,然后等到招生结束后就将学生统一带至郊区、乡镇等偏远场所。在这种地方提供补课服务对于监管部门来说监管难度极大,因为很难想到会把补课地点设置于此,同时这样的监管成本也会更高,需要的人力也会更大。
所以,“双减”政策的实施虽然有效遏制了大多数正规校外辅导机构在特定时间段提供学科类培训服务,但很难做到完全禁止,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确实存在着较大的补课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小补课机构既不具备相应的资质,补课地点也很隐蔽,监管起来难度较大。
所以总的来说,单纯想要依赖政策监管难度不小,而更多的需要家长们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不要盲目跟风补课,结合孩子实际情况进行培养,避免给孩子增加过大的校外培训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