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老地名:文工团(现州歌舞团)
‘文工团’是以歌曲、器乐、舞蹈等文艺创作演出为载体,开展文化宣传工作的单位,其名称来源于战争年代的部队文艺团体。州文工团组建于五十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演职人员扎根高原,爬山涉水,上牧区、下农村,给广大农牧民带去舞姿,送来歌声。其作品《雪域娇子——岭格萨尔王》、《红哈达》、《梦幻康巴》、《康定情歌》、《卓玛》、《请把贡嘎记心间》、《美丽的康定溜溜的城》,等节目已成为精典,为全州文化宣传工作作出了很大的成绩。这些都有大量的宣传资料,不需我去赘述,这里主要是说说上世纪康定的文艺演出记忆。
先说个笑话,’文工团’这个词最早给我的印象是六十年代未,那时我还不到十岁,经常听到一个词叫‘文攻武卫’,于是天真的想到‘文工团’就是负责‘攻击’的地方,后来才知道‘工’与‘攻’不是一个意思,嘿嘿嘿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艺宣传的中心是毛泽东思想,文工团也紧紧围绕这一要求开展工作,演出的节目也贯穿这一主题,歌曲《毛主席派来的好门巴》,表演唱《逛新城》,歌舞《洗衣歌》、器乐《扬鞭催马送公粮》等,既满足了宣传要求,又体现了民族风格,由于节目短小,便于去农村、进工厂,深受大家欢迎,很多歌曲在我们这代人中广为传唱,经久不息。除了民族歌舞外,文工团的节目形式亦呈多样性,排演过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大型话剧《雷雨》,演出过相声、三句半、快板、器乐等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
蓝文品老师演出的照片
那时,各单位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如火如荼,遍及康定,州邮电局、康中校、县商业局、运输公司等单位的宣传队经常在单位内外演出,享誉康定。在此背景下,文工团除了搞好自身工作外,还抽出很多力量,义务指导各单位的‘业余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编排节目,训练乐队,现在康定很多拉二胡、吹笛子、甚至玩手风琴、扬琴的老人就是当年在这样的条件下入行的。如今的各类培训班未必有这样的成绩。说实话当年的文工团条件简陋、设备落后,完成这些工作相当不易,与当时社会上流行调侃文工团的一句话‘好吃懒做文工团’相去甚远。改革开放后,文艺界各团体纷纷跟进,鼓励创作,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商业演出等措施目不暇接,州文工团亦不例外,‘文工团’更名为‘歌舞团’,刚刚兴起的舞厅里听到了他们演奏的小号、园号、萨克斯,演员们也在各种喜庆的场合献艺,老百姓近距离的接触到了以前只能在台下仰视的演员,为文革后康定早期的文艺市场带去了活力。最近几年,歌舞团创作了很多优秀节目,但好像主要是上省、进京、出访去了,本地公演的场次极少,老百姓并不熟悉。
倪海源老先生与省内其他艺术家的照片
康定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文化也体现了多样性这一特点,除文工团外,康定还有几种演出应该记录下来:
一是蓝文品老先生的评书,他是一位根植民间,来自民间的评书艺人,在县文化馆的小戏台上,老先生唯妙唯俏的表演,妙语联珠的讲述,我们在台下如痴如醉,如梦如醒,在他讲的《水浒》宋江受招安的故事里,我第一次深刻理解了‘五体投地’的内涵,老先生早已作古,然而我对老先生仍是‘五体投地’。
二是康定川剧团,一个政府扶持,自负盈亏的文艺团体,主心骨倪海源既是团长,又是编剧;既是剧务,又是勤杂;既是教师;又是鼓师,带着一批川剧爱好者和学员,进城下乡、走南创北,赢得了康定乃至泸定、汉源、荥经等地川剧迷的好评。
三是木雅藏戏团,一批腿上沾着泥土痕迹,身上带着牧草芳香的地道木雅人,在他们的领头人营关区委书记罗绒的带领下,把悠久的、传统的、民间的、带着土味的木雅藏戏带进了城市,带上了舞台。
四是文艺调演,农牧区文艺调演,学校文艺调演,各系统文艺调演,也曾是康定文艺演出的重头戏。
五是街头民间表演,每逢年节,康定街头会出现来自民间的表演活动,龙灯、狮灯、马灯、跑旱船、大头戏等,这些源于汉区的节庆演出在康定一样热闹非凡,演出队伍和观众相互簇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片喜庆,特别是‘闹山锣鼓’(有人说是‘老陕锣鼓’,由康定的老陕帮传入),锣鼓喧天,响彻炉城,充满欢快吉祥气氛。这些演出文革时停止,近几年有所恢复,但热心的人越来越少,会表演的人、会扎灯做面具的师傅已是凤毛麟角,后继乏人。
一个时代过去了,电视、咖啡、电游、酒吧充斥了生活,剧场先进了,演出太少了;街道平直了,游灯不见了;生活富裕了;喜庆没味了……
(来源:荆林钢原创投稿,图片来自网络,康定微生活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