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笛六道——武建全竹笛浅谈之五
近来,一些朋友乃至笛友向我咨询学笛子的一些方法与途径。我一贯以公开交流探讨,书面交流学习为主,能解答则解答,解答不了立即告知。以笛会友,以诚相交,以德处之。
先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人类先天而知的话,就不用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也不要学练笛子了;反之,后天学习是必然而必须的;而后天学习笛子,我的体会,别无它路,唯勤学苦练!因此,想走捷径、抄近路者,想速战速成者,我们交流就此打住!
下面,将我给我的学生们多次上课中的交流、整理如下,仅供参考。姑且谓之为“学笛六道”:
(一)书道。
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学、思想家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过三种之境界。”并用宋代三位大词人的词中名句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晏”指晏殊,“欧”指欧阳修——武建全注)
我们借用王国维所说的“三境界”,开始引入到学练笛子中了。
先说第一境界。这是宋大词人晏殊《蝶栾花》中的名句,昨夜的秋风肃杀,吹得大树绿叶凋落。独自登上高楼,骋望远方,一直望到天边路的尽头,也不见恋人的身影。想给远方的情人寄去诗和信,没有来书,茫茫千山万水,不知恋人在何处。
当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时,您与笛子结缘或将与笛子结缘,有了自己的爱好或梦想,要学笛子或已学了笛子,这时即开始进入了学练笛子的第一境界。
首先,我第一个建议,必须也应该买本或若干本书。连小孩子刚上学,都要买书,以便学习之用,更何况要学艺术之笛子?您是业余学习,是的,业余学笛子,更要有书可读,有书可遵循,有书可指导。
为了学好乐理常识,要买本怎样识简谱和相关乐理知识类书。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买本笛子入门类书籍。关于笛子入门或笛子基础知识方面等书,任何一部都很好,只是根据自己情况择情而定,量体裁衣。有了笛子教科书,开始学习,这叫开卷有益,以书指导,认真阅练,入门方始。其实,无论哪一部笛子书,只要能认真、耐心地啃读,将其练习练到位,这笛子已经学的很不错的了。
(二)师道。
“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同理,良生择师而学。这里的“择”:是根据您的地理位置、家庭环境等在当地选择一位您认为适宜的老师。当然,老师也必须能够接受您。当然,随着现代通信手段的飞速发展,也可网络上请师傅,拜老师学习。
有了老师,前面的“书”之道,老师自然会为您有针对性地选择全都会安排的。
为什么必须要选择老师来学习笛子?
第一,这叫“仙人指路”。有老师的一“教”胜过您自己的“百”学,即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无师自学自通乃至成才者有之,但太不容易了。我曾在一支相对规范的业余民乐队排练过,一位二胡手经常对另一个二胡手批评道:快找老师指点指点吧,不然的话,弓法拉一百次错一百次。这就是有无老师教的本质区别。
第二,这叫“有条不紊、有的放矢”。有了老师,学练笛子按步骤、分阶段、有目标地进行,而且特别有针对性,一步步地规划,一次次地练习都会切合您的实际,符合您的特点,循序渐进,客观而有规律。
第三,这叫“督导检查”。有老师的安排与布置,支持与鼓励,督促与检查,您的学习才会有动力、有压力。其实,有了老师教您的话好处实在是太多了,不必多说。那时,您才真正懂得了“老师”的伟大,才明白“恩师”的内涵!
(三)勤道。
“勤”是一把万能钥匙,是人类的地平线、起跑线和各个阶段的转乘站。有了“勤”,才会有人生的一切之一切!“勤”是明月,“懒”是光!李嘉诚在《李嘉诚谈管理之道》共九条中的第一条就强调:“勤奋是一切事业的基础。”
嘴勤手勤笔勤眼勤,勤吹勤练勤问勤记勤学。学练笛子的最大敌人莫过于自己,人的一辈子最终成败都是在与自己斗争,而打败小我的往往是这一个“勤”字。
建议读下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的《李镇笛子曲选 集》中李镇老师撰写的《笛艺谈》第一部分《劳筋疲骨学笛录》,看看李镇老师在没成为笛子演奏家之前,师承刘兴汉、黄尚元学习笛艺的“劳筋疲骨”的经历。我在我的竹笛浅谈之四《三论长音》中也引用了此例子。值得所有笛子爱好者学习!
在我的案头上,一年前多了一部笛曲专集:由中国和平音像电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闫宗佰笛子曲集》,内有一《闫宗佰笛子作品集(二)》CD碟。
使我惊奇的是,在这部专著中收录了31首独奏曲和两首协奏曲,共计33首笛子独奏或协奏曲,全是闫宗佰老师或自己创作,或与他人合作创作的。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其中,不乏闫宗佰老师代表作《蒲乡情韵》、《看秧歌》和《黄河岸上的竹笛声》等。
在曲目的后面,还收录了描写闫宗佰学笛录的数篇记实文章。其中,有周林生老师撰写的《黄河边上的吹笛汉子》。(P149-151)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欣赏下周林生老师的该文:
“从小,他听惯了黄河震耳的天籁之音,听惯了从黄河中传来的船夫号子,听惯了河东大地上如歌似泣的蒲剧,迷糊戏、碗碗腔音乐……。
12岁的一天,在村头广播喇叭声中,他听到了一首民乐合奏《翻身农奴把歌唱》。那合奏中的竹笛领奏声把佰子(“佰子”是闫宗佰老师小时候的小名雅称——武建全注)深深的迷住了。他觉得,那笛声就像是黄河发出的声音,那样激情;又像燃烧着的烈火,那样使人感到热血沸腾。
从此,佰子爱上了竹笛。他常常手持竹笛面对滚滚的黄河,吹他从小熟悉的家乡音调,吹他从村头广播中听懂来的《翻身农奴把歌唱》。
16岁那年,佰子吹了一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报考运城文化艺术学校。考试的老师议论纷纷,有的说他还不会吹竹笛的某些技巧,像吐音啦历音啦花舌啦等等:可是有的老师却大声站出来说:佰子的笛声中有黄河的气势,有黄河的深情,他的音乐感觉都是从心里流出来的。佰子被破格录取了。
录取后的佰子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就起床到野外练功,学校里从早到晚都能听到佰子的笛声。在艺校时,他知道了在《翻身农奴把歌唱》中吹笛的是中央广播民乐团的刘森老师。有一次,佰子在一摞沾满厚厚尘土的唱片中意外地找到一张刘森老师演奏的《牧笛》。那宛如天乐的笛声真像古诗中说的那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从此,佰子迷上了刘森的竹笛曲,他如痴如醉地琢磨着刘森的竹笛演奏特点。
建国以来,中国的竹笛演奏,按约定俗成主要分为南北和刘森先生创立的‘刘森竹笛演奏风格’三大流派。喜欢刘森竹笛演奏风格的人很多,但真正能掌握的却很少。佰子下决心要掌握它,佰子觉得自己有信心掌握它,佰子学得刘森竹笛演奏的风格特点和黄河的神韵有着难以言语的共同之处。佰子掌握了《牧笛》,又掌握了《山村小景》、《小放牛》、《霍拉》、《云雀》等曲的演奏,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们都觉得佰子的笛子越吹越动听啦。
当刘森老师的学生简广易先生的《牧民新歌》响彻在中华大地时,佰子整日坐立不安了,他觉得应该到北京去找简老师了。
佰子的家境很贫穷,没有钱乘车去北京。还没成年的佰子怀里揣着竹笛和干粮,趁着夜色挤在旅客的队伍中,混进了车站混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当简老师了解到佰子是自学吹笛的,大为惊讶。当听了佰子凭着他对刘森竹笛演奏风格的热爱和不懈追求的演奏,尤其是佰子把刘森的笛曲吹了个酣畅淋漓一曲又一曲的时候。简老师感动了,他破例答应指点佰子。
在和简老师相处的日子里,佰子如饥似渴的向简老师学习竹笛演奏,心中长期积淀的疑团一点点的解开了。佰子要回家了,简老师帮佰子买好了车票,送他上车。临别时,简老师叮嘱佰子,要吹自己的曲子 ……。此后的日子里,佰子又和敬仰已久的刘森老师取得了联系,得到了刘森老师和黄尚原老师的指点。
黄河的水化了又冻,冻了又化。随着年复一年的不懈努力,当年黄河边上的吹笛娃长成吹笛汉子啦。佰子开始写自己的笛曲子,佰子的笛曲越写越多,如汹涌而来的黄河之水。如今,佰子已经完成了三十三首黄河笛曲。录制了两盘竹笛独奏光盘。佰子写的吹的都是黄河边上河东大地上的事情,像《看秧歌》、《蒲乡情韵》、《黄土地放歌》、《黄河情怀》、《黄土地的婆姨们》、《山村新歌》等等。
佰子吹自己的笛曲了,他的笛声好像冰封的黄河水,在春风丽日里,一点一点的解冻了,终于化成了汹涌澎湃的黄河笛子。”
学笛子无勤,一事无成!
闫宗佰老师想当初也不知道可以成为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他用自己的勤奋创造了中国笛子界的奇迹!
从有书有老师的前提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用勤奋来进入学练笛子的第二个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中的名词句。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情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到一起来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尤其这两句,被王国维称为“专作情语的绝妙者”,“求之古今人词中,曾不多见。”
联系到学练笛子,为了爱好,为了笛子,宁可练得消瘦得裤带都松了,但也无怨无悔!因此,真正的勤奋练笛者,请用勤奋走起!
(四)恒道。
勤为起家,恒为支撑,勤奋靠的是“恒心”!恒心者毅勤为起家,恒为支撑,勤奋靠的是“恒心”!恒心者毅力也!意志也!精神也!灵魂也!成功与失败往往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隔,“差”在哪里,“隔”又在哪里,这一“念”与“一步”就“差”在顽强拼搏的意志上,就“隔”在永不服输的精神上。
横笛须“恒”心!
(五)悟道。
无勤则“惰”,无上进;无“恒“:则意志逐渐衰弱,则无求上进;无“悟”则死,则不通上进。悟,即悟性,悟性即善思勤想,挖掘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常常设问为什么?恒能生勤,勤能生巧,巧能生悟。灵性的“悟”往往省力省时,事半功倍。
这里我举一个笛友高强先生的例子(我与高强先生仅是微信关系)。高强学笛一年多,近60岁的人非常刻苦与勤奋,同时,又有恒心,但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悟性特别出众。他经常会问很多问题,会划很多问号,去深入研究探讨,直至搞明白弄懂学会为止。
他现在已配伴演奏刘森老师的《牧笛》和刘正国先生的《巢湖泛舟》等,进步相当快,非常值得笛友们借鉴学习。高强先生除了他的聪明才智、勤学苦练外,其更主要的是他的“悟”性好,悟道好!(信息来源:微信群)
学练到这个阶段就可以进入学练笛子的第三境界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名句出自宋代爱国大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该词描绘了元宵佳节满城灯火,彻夜歌舞的热闹场面,记叙了一对意中人长街巧遇的情景。词中那位独立“灯火阑珊处”的女子,是一个象征形象,词人对“她”的追求,寄托了深刻的寓意。
其实学练笛子的每一个大进步,都是无数个小小的进步积小胜而得之的。犹如篮球运动员的每一次大力扣蓝,恰似足球运动员的临门怒射破门得分获胜一样,富有成就感!经过艰辛的努力,“蓦然回首”,成功就在“灯火阑珊处”。
(六)德道。
笛子吹得再好,无德或少德都不可能真正走向成功。我国现当代笛子大师,都是德才兼备的!因此,学练笛子过程,又是学笛做人的过程,也是修练丹心的过程。因此,学笛做人,立“笛”成“佛”是我的一贯主张!
综上所述,学练笛子应该会有千条妙计,万种良策,我仅仅是从中高度概括“六道”而已。
我也是正在这“六道”上的前行者,我仍在路上。
请参考阅读我的《武建全竹笛浅谈之一至之四》依次为《之一:学笛做人,立“笛”成“佛”》、《之二:基本功如马拉松》、《之三:低音笛子对气指的提升作用》、《之四:三论长音》。
谢谢!
武建全
2016年11月9日初稿
2016年11月13日六稿于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