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从演奏笛子的入门基础开始讲解,之后还会有演奏过程中的一些技巧教学,以及实际演奏过程中如何灵活地运用这些技巧……”日前,市文化馆通过市文广旅体局微信公众号推送了第一节“空中课堂”音乐篇——笛子的推文,12分钟的视频里,给大家“云”上了一堂精彩的笛子教学课。
视频中的授课老师是市文化馆音乐干部、副馆长何想成,从小学习笛子演奏,已经有20多年的学习和演奏经验,在第一节“空中课堂”在微信推文的下方,不少市民还纷纷留言称赞他的课程讲得细致、生动。
“过去文化馆一直面向基层开展各类公益性培训活动,今年受疫情影响,所以特别推出了‘空中课堂’。”何想成说,目前文化馆已经安排了十余个课程计划,包括了美术、书法、声乐、笛子、民族舞、古典舞、音乐理论等多个门类,将按照每月上线两门课程的频率,在每周三、周五分别更新不同的课程。
为了不断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群众的需求,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文化惠民服务,除了文化馆内的业务干部首先组织授课外,不少社会力量也已经志愿加入到了“空中课堂”的队伍中来。二胡、化妆、古筝、越剧、婺剧、街舞、口才、架子鼓、摄影……不少课程已经在录制、制作中,将在日后逐一上线。
过去开展公益培训活动,文化馆的业务干部们的授课方式往往都是“对面面”,能够和学员们有着直接的交流,专场到线上,一节十来分钟的“空中课堂”,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和耗费时间远比想象中的要多。“拍摄到剪辑都是我们自己的工作人员,一开始没经验,收音存在问题,只能重新再录制一次。”何想成说,因为缺乏经验,以及前期设备准备不充分等问题,第一期笛子课程的视频整整做了两个星期。
为了让课程内容更加完整和流畅,课程的剪辑要点和顺序都需要逐一思考。“剪辑的也是我们的同事,但是课程种类多没办法都一一掌握要点,所以整个粗剪过程也都需要主讲人自己来做。”何想成说,做“空中课堂”也学到了很多新技巧,一次次尝试的过程尽管辛苦,但也非常充实,希望这一系列的课堂能够得到大家的喜爱,为“宅”家的群众带去更多的文化知识。
东阳日报 记者 董莹 摄影 胡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