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钟杜:民国27年(1938)初,乾县人张秦伯得到范紫东、刘文伯赞助,创办晓钟剧杜,意为“雄鸡啼明,晨钟报晓”之意,旨在启迪民众,倡导民主。剧社创办之初,张秦伯拆卖瓦房3间,以作资金。聘请西安著名武生杨安民和礼泉张景民作教练。招收学员30余人,在上家园子排导,兼授予文化课程。后来刘文伯慷慨解囊,作为该社箱主,供给一切费用,晓钟社才大有起色。随之晓钟社迁址于北大街墩台庙,增收学员达50余人,袭用西安易俗社规章,学员名字皆带“中华民国晓钟”六字。
民国28年(1939)二月二古会,晓钟社在马王庙首演《杀狗》、《升官》、《二进宫》等20余出传统折子戏,获得成功。之后,刘文伯派人去西安聘名演员七八人,与学生同台演出,轰动一时。接着又精心排练范紫东剧作《三滴血》、《紫金冠》、《琴箭飞声》、《玉镜台》、《盗虎符》等十几个大型剧目。聘请文化教员为学生讲授文学、历史,加深演员对历史剧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的理解。此时的晓钟社演员高手选出,乐队阵容整齐。加之范紫东编著的剧目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有一定进步性和教育意义,深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县城,名噪关中。任哲中演出的《周仁回府》、《激友》,殷守中演出的《打銮驾》、《侧美案》,吴秦中演出的《杀狗劝妻》更是负有盛名。民国30年(1941)2月,晓钟社迁址马王庙。
民国33年(1944),晓钟社迁往西安,首场在桥梓口上演《周仁回府》,大获成功。街头巷尾,赞不绝口,西安报纸,撰文称誉。民国31年(1942),特邀著名演员刘毓中、张新华联合演出,益增异彩。民国32年(1943),封子模先生倡办上林剧院,因负债太多,经刘文伯同意与晓钟社合并为西安市私立晓钟戏校,封子模任校长。
1949年建国后,晓钟戏校停办,上林剧校原班人马另立文光剧团,赴渭南地区演出。1950年5月,任哲中、殷守中等原晓钟社演员申请成立“西安市艺声社”。1952年赴乾演出,被接收为乾县人民剧团。1953年赴宝鸡市演出,被宝鸡专区接收,改为“宝鸡地区秦腔二团”。
玉民剧社:
民国27年(1938),荷福堂倡导在注泔乡贺家坳成立“玉民剧社”。苟福堂本人承担箱主,招收演员30余名,学生30余名,由著名须生龚清义任社长,边排边演,走乡串镇,并赴泾阳、三原、旬邑、武功等县演出。民国35年(1946)苟福堂被部属所杀,剧社解体。
弦板腔剧团:
1954年7月,旧艺人组建“灯塔剧社”。1955年1月易名“和平剧团”,有演职人员62名,服装道具简陋,入不敷出。1956年4月,省人民剧团向乾县调拨青年演员20余名,演员阵容大为改观,演出水平有所提高,遂改名“乾县人民剧团”。
1959年乾县、礼泉、永寿三县合并,又改为“乾县第二剧团”。把地方剧种弦板腔搬上大戏舞台,在剧本、板路、唱腔、身段、道白、音乐、场景各方面进行改革,所排《紫金簪》、《九连珠》、《十二寡妇征西》等剧目走红关中,享誉陕甘。参加陕西省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颇得各界赞誉,并改名“乾县弦板腔剧团”。“文化大革命”中传统剧目禁演,改演样板戏与新编现代剧。1970年咸阳地区“样板戏汇演”,所排弦板腔《智取威虎山》获奖多项。1978年传统剧目解禁,改用秦腔演唱。1982年,剧团分为一、二两队。1983年初定名“乾县第一剧团”与“乾县第二剧团”,多活动在甘肃一带。1984年将一部分演职人员转业,只留一个团。因受电影、电视录像等冲击,很少在县城演出。
文艺宣传小分队:
1971年10月,县革命委员会批准文教局成立“乾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小分队”,共18人。队伍精干灵活,演出节目短小活泼,轻装简从,易于流动,走村串乡,义务演唱。其舞蹈、快板、快书、小戏曲、民乐合奏等节目,深受群众欢迎。1974年初解散。
(来自乾县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