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浙江淳安竹马舞
文案|古木之
编辑|古木之
前言
骑竹马原本是一种儿童(特别是男孩子)喜爱的游戏,因为它的原料易于获得,可以自由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所以不分种族,不分地域,广泛流行于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早期的竹马骑术,只是一种以“娱”代“乐”的游戏,没有太多的题材和思想,也没有太多的地域差异,也没有太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用。
对于儿童将骑竹马视为一种荣誉和自豪,进而模仿成人骑马,从而形成了儿童骑竹马晚于成人骑马的说法,笔者基本持赞同的观点,因为没有成人的骑马活动在先,也就不存在后来儿童骑竹马的仿效。
只不过,成年人骑马被广泛接受,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体育健身运动,而儿童骑(跳)竹马则更多是一种休闲活动,这两个方面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不应该将它们混淆在一起。
淳安竹马舞的源起
淳安的竹马舞蹈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各乡镇都要表演一支独具特色的竹马舞蹈,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
淳安竹马舞蹈的起源,虽然民间流传着许多不同的说法。
但是,人们一般都把它归结为“元末明初”这一大体的年代,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清朝《淳安县志》中,有一段详细的记载:“竹马舞起源于元末,起源于现梓桐镇的梓桐园,后来在淳安县的每一个乡镇都很流行。”
朱元璋在淳安谷雨岭(现万岁岭)驻军时,有一匹战马被遗弃在这里,因为它想念主人,整日在山中长鸣,村民们找不到它,就把它称为“神马作崇”。
为了祈求当地的和平,山脚下的村民们,都会用纸竹马(竹架,纸面,里面点着红烛),让孩子们骑着纸竹马,走村窜巷,一边跳舞,一边索要“常例钱”。
他又买了一些纸钱,将那匹马也烧了,让它的魂魄得到安息。
起初,淳安竹马舞蹈的表演基本上都是为了祭祀而进行的,演员没有吟唱,也没有演唱,只有一种形式。
那时,谷雨岭脚下的茅坪,姜家,潘家店,青苗岭,毛岭上等村,都有比较活跃的竹马舞,并在那里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竹马舞(当地人又叫“跳神”)。
他们的马匹都是用纸做的,里面点着红色的蜡烛,他们的时间是2月24日,也就是他们的新年,1月1日,他们就会出去,1月17日,他们就会烧掉马匹。
烧马之时,须有一人扮作道士,站在庙门口,吟诵一首又一首的诗句,然后将一匹竹马分成几节,一节一节的唱完,便跃下一匹马,走出庙去,叫做“收马”。
最后,他们把贴在马背上的彩色纸条和红纸条烧了,再把钟馗,吕洞宾,王道士,关公等人打扮得漂漂亮亮地来祭拜,这场仪式才告一段落。
凡是从马背上得到的红包,都不能拿出来,要留着来年用来买纸糊的马匹。
清代康熙时期,淳安竹马舞发展迅速,舞蹈者不再是单纯的舞蹈,而是加入了“竹马跳,竹马入村,风调雨顺保安全”、“竹马舞,竹马舞合一,福禄寿,家和万事兴”等等。
但这一段看似简简单单的台词,其实是对更倾向于成为一种独立民间艺术形式的传统竹马舞的一次新的尝试与突破。
村民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当舞者开始跳舞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聚集过来,有些人还会在一边放鞭炮,一边洒下糖果和铜钱。
等跳舞结束之后,老板还会给舞者一个红包,以求好运。
道光年间,淳安的竹马舞与当地的二脚戏(三脚戏的前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二脚戏竹马班”,这是一部以“二脚戏”为主的民间戏剧。
二脚戏是一种由一丑两个人物在舞台上共同表演的短剧,它的出现,既为淳安睦剧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使淳安竹马班因管理不严而造成的松散、杂乱、杂乱的局面得到了改善,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系统化的表演团体。
到了清朝后期,“二脚戏竹马班”又被发展成了“三脚戏竹马班”,也就是在原来的一丑两个角色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生角,从而使生、旦、丑三个角色同台表演。
“三足戏竹马班”是“两足戏竹马班”的扩展和发展,一般情况下,三足戏竹马班都是在表演中穿插竹马。
一种是“跳竹马”,也就是所谓的“三脚戏”,当竹马跳到某一时刻,找到一个合适的空位,就会卸下道具,重新开始表演。
还有一种类型,叫做“三脚戏”,由一名专业的演员来表演,他们通常不和竹马一起,被称为“半班”。
当“跳竹马”走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时,“三脚戏”就会在中央空出一片空地,由一名专业的演员来表演。
淳安的竹马舞,从一开始的“骑竹马”,到后来的“奔竹马”,由地方艺人利用竹马走街串巷讨取彩头,由“跳竹马”,到后来在宗祠中广泛流传,深受民众喜爱。
这一舞蹈的发展历程,不仅体现了一种独立的舞蹈,从萌芽状态,逐步完善,逐步走向成熟,也体现了一种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
竹马舞的艺术特色
舞蹈中最重要的就是“跳”淳安竹马舞蹈的艺术特点,也在于其“跳”上的功夫,其“跳”的不同形态,体现出不同的意境。
阵法千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前前后后,纵横交错,井然有序,马蹄相接等等,都是前人数百年来的经验和经验,是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每一种阵图和舞步的衔接都不一定是固定的,在真正的竹马舞表演过程中,可以按照人数、场地的大小和场合来有选择性地使用。
在表演淳安竹马舞的时候,表演者要把马的头绑在自己的面前,把马的臀部放在自己的背后,把它的连接部分绑在自己的腰上,以此来固定自己。
然后,表演者要摆出一个骑马的姿势,用左手抓住马的脖子,右手拿着马鞭,在表演的过程中,还要做出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还需要变换队形。
从最开始的“五梅花形”,到“开四门”、“五马盘柱”、“一字阵”、“铁索环”,一共一百零八种,其中有四种基本的跳法,分别是“一进二”、“三角”、“四边”、“梅花”、“五点”。
五彩缤纷的舞姿,让人目不暇接,目不暇接。跳竹马的时候,要有清晰的阵型,环环相扣,棱角分明,舞者的步伐稳健,沉稳大方,特别要保证马匹的身体稳定,不能让马的后背有任何的抖动。
可以根据空间的大小,随意变换各种阵法,时而开启,时而关闭,自然而然地连接在一起。
竹马的队形有两种:一种是走动,也就是所谓的“马灯”。
表演者常一边走动,一边高唱着各式各样的小调山歌,
并在马体与马臀上点燃蜡烛;第二种是跳竹马,动作复杂,在“跳竹马”中,马内对点烛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
淳安竹马的道具,竹马,是用竹子做的,以前是在竹架上贴上彩纸,后来才用布匹做出来的,竹马分马首和马臀。
马首上长着发髻,脖子上挂着铃铛,马臀上长着一条大尾巴,马臀上长着一条彩色的布匹,将马臀绑在马臀上,看起来和真正的马一模一样。
为了区分在宫廷戏剧中扮演的生旦丑角等不同的竹马,竹马又分为五种颜色,红,黄,绿,白,黑。
通常领头的是一匹红色的马匹,由戏中的须生扮跳,演出沉着稳重。
二匹黄马,以青衣戏服跳,演出沉着庄重;三匹青色的骏马,由戏中的小生扮起舞,演出洒脱飘逸。
四匹是一匹白色的马匹,由戏台上的花旦扮演者,演出优美动人。
五匹马是一匹黑色的马,由一名小丑扮演,表现出了彪悍的一面。
马鞭是由竹子做成的,根据马匹的不同颜色,制作而成,因为竹马舞的演员都是根据古代戏剧里的角色来表演的,所以他们的服装大部分都是模仿剧中的角色。
在晚清时期,当竹马和三脚架交替上演的时候,并没有固定的服装和头盔,有时候,竹马的舞蹈家也会穿着剧中人物的服装来表演。
到目前为止,淳安的竹马舞并没有单独的、固定的配乐,而是一边跳舞,一边唱着“采茶歌”,或者唱着戏曲,改变着队伍。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配乐,并不能算是一种很严格的配乐。
淳安竹马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是在什么时候以鼓、锣、钹(俗称竹马锣)为伴奏的,已经无从考证。
但是,动感强烈、节奏明快的打击乐器伴奏,可以更好地将竹马舞的热情奔放、积极向上的思想审美表现出来,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
因此,作为竹马舞蹈伴奏的打击音乐,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同与认同。
竹马舞的传承与创新
淳安竹马舞的表演,既有观赏性,又有趣味性,既有技巧性,又有艺术性;二是反映出民族舞蹈的原始性,传统性。
要对竹马进行传承与创新,自然离不开它自身的特点与传统,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其它的艺术形式进行借鉴与吸收,是一个新的问题。
1.扩大意识形态的内涵
长久以来,淳安竹马舞一直是一支独立的民族舞蹈,但无论从题材的立意还是表现内容的确定上,都存在着一些模糊不清、欠缺的地方。
其题材的单一、内容的表面化与现代社会的精神趣味和审美需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因此,在保留其传统特色的同时,强化对其故事情节的表达,以充实其主题意蕴,扩大其文化内涵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例如,马舞的《回娘家》就是从现实生活中直接提取材料,并对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把握。
该舞蹈表现出了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农民脱贫致富过上好生活的喜悦心情,表达出了农民对家庭承包责任制政策的拥护,以及对党无比爱戴的真实情感。
像这种紧随时代发展脚步,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而出的竹马舞作品,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了新的时代精神,因此应该多进行宣传,多进行创作。
2.在演奏方式上进行革新
淳安竹马舞虽已从“祭典”转向“表演”,但在其演出方式上,仍不能完全摆脱对传统舞姿、舞蹈动作的依赖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与普及。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不断地进行开拓和创新,要敢于吸收其它舞蹈艺术的精华,使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它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能力。
《回娘家》是一部以两个人都在回家的故事为主线的作品,在对竹马舞的基础舞步进行设计的时候。
将一种明快的、自由的、节奏感融入到了竹马舞的舞步之中,让它的舞姿更加丰富,表现出了更多灵活性和观赏性,这是一部将竹马舞和现代舞曲融合在一起的电影。
在《杨八姐游春》中,主人公杨八姐的步伐并没有遵循传统的舞蹈风格,而是借鉴了戏曲中的花园和春游,将杨八姐的喜悦之情,展现了出来。
3.配乐多样化
淳安竹马舞以“走马锣”、“急急风”等为主要音乐元素,一直到今天,这些音乐元素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音乐创作中,传统打击乐器的伴奏具有欢快、强烈的节奏感,能够与舞蹈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但是,鼓、锣、钹等打击乐器不能产生优美的旋律,它们仅仅是依靠组合打击乐简单的节奏型,不断地循环来延续,缺乏新意和变化。
今天,淳安竹马舞蹈的乐曲,除了原来的打击乐外,还增加了一些现代乐曲,以弥补传统打击乐的缺憾。
这样的作法,不仅满足了竹马舞节奏的节奏要求,而且也符合了当代青年的审美取向,是一次能够让竹马舞的音乐伴奏形式更加多样化的成功尝试。
结语
竹马舞的发展与演化,不仅是一种独立的舞种由初始阶段逐步完善到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地域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演化的见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竹马舞也被当代人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在推广、保护与传承等方面,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洛地.跳竹马,唱采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1).
2.洛地.竹马——采茶[J]//中华艺术论丛(第7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3.刘毅.唐代竹马发展演变史探究[J].兰台世界,2013(15).
4.李晖,唐代“竹马”风俗考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2).
5.李晖.“竹马”民俗文化的起源、传承和演进[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0(3).
6.吴作杰.略论邳州跑竹马[J].大众文艺,2013(24).
7.刘来根,王柏贵.浙江淳安“竹马舞”艺术创新管见[N].中国文化报,20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