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机器人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五花八门的机器人出现在合肥市民眼前。而记者调查发现,在合肥市场上,教育机器人培训机构也正在兴起,动辄成千上万元的培训费用似乎并没有影响家长们的热情。
机器人体验区吸引着很多孩子
●教育机器人成世界杯亮点
在机器人世界杯的赛场,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其中,在国购集团展示的教育机器人培训现场,一批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模有样地拼装着机器零部件。
在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只有七八岁,活动现场引起众多孩子和家长的围观。“教育机器人,是公司今后打造的一个项目,目前还处在测试阶段。”国购集团相关负责人陈刚告诉记者,考虑到教育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国购集团跟国外某知名企业合作,将引入一套成熟的教育机器人培训体系。从今年年初开始,国购集团就在合肥招募学龄孩子,加入到该教育机器人培训测试。测试的结果,让陈刚十分满意,他向记者介绍说,对于机器人的认知,只是培训的初级阶段。他们想要实现的目的,是更多地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并且通过机器人培训,把科学知识生动地融入进去。在接受家长咨询时,工作人员表示,孩子接受培训后,还能够掌握一定的编程技巧。
此前,送餐机器人让国购集团赚足了眼球。但是在教育机器人培训领域,国购集团还只能算是“晚辈”。记者发现,在合肥市场上,大大小小的教育机器人培训机构已有数十家,它们当中还不乏国内外知名企业。随着国购集团这样的本土企业入驻,合肥教育机器人培训业已具备相当规模。
●万元培训班家长趋之若鹜
现在参加教育机器人培训课程,对孩子的年龄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从两三岁的孩子到初高中生,培训机构都针对性地开设了课程。不过,培训的费用可并不低,一学期课程动辄数千元,若是高年级的竞赛培训课程,学费甚至在万元以上。
“外语、钢琴、机器人,这是如今教育培训的三大热点,大多数家长都是从中选择一项或者多项。”一位教育工作者笑着说,需求和市场相互作用,才促成了教育机器人培训的火热。森孚、乐高、乐博等知名培训机构,占据了合肥教育机器人培训的半壁江山,身后还有一大批中小机构蓄势待发。
昨天,记者采访了森孚少儿机器人俱乐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暑期到来,近期报名的学生成倍增长,不少新开的培训班都已满员。在课程安排上,森孚划分了入门班、初级班、竞赛班等,囊括了学龄前到高中阶段的孩子。“我们实行小班教学,每个班最多6名孩子。”工作人员透露,入门班的教师是幼教专业出身,而高年级的培训老师,大多有理工专业背景。在培训内容上,并非只是带孩子做游戏。
入门班一年40个课程,每个课程为1个小时,家长可以选择任意时间,带孩子到指定地点接受培训。对于培训的结果,森孚会组织相关测评,通过后就能升到更高级的班。不过,升级后需要重新缴纳费用。“入门班的学费便宜点,一年大概5000多元。竞赛班专业性更强,学费在1万元以上。”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如果是从小开始学,升级续费还会有折扣。
●七八岁的孩子能学到什么?
几年前,教育机器人培训还带有“精英教育”的色彩。但随着对机器人的认知提高,机器人培训已经飞到平常百姓家。不过,七八岁的孩子能从机器人培训中学到什么?家长又是出于什么考虑,甘愿一掷千金为培训买单呢?
“教育机器人培训不是某种‘技巧培训’,而是为了培训孩子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可能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规划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helliphellip”一位培训机构负责人如此介绍。此前,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兼机器人学组负责人郭善渡,对机器人教育有过更加详细的论述。郭善渡表示,机器人的核心是智能技术,而其外延涵盖机械、电子、通讯、控制等多个学科。为什么要在基础教育领域引进智能机器人教育?因为它能破除青少年对机器人的神秘感,通过编程学到科学思维方式,通过组装培养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那么,家长们又是如何看待机器人培训呢?今年暑假,合肥市民程斌将还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送到一家机器人培训机构。之所以这样做,程斌有着多方面的考虑。“暑假那么长,总得给孩子找点事做。”程斌告诉记者,外语和音乐此前都已经在学,看到身边不少朋友也让孩子学机器人,便“跟风”报了名。尽管培训价格不菲,但在程斌看来是值得的,因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程斌笑言,好在孩子对机器人也很感兴趣,钱花得也不冤枉。
●“特长生”引教育公平疑问
回顾教育机器人培训的历史,可能要追溯到十多年前。近年来,校园里关于机器人的赛事也是层出不穷,无疑是对教育机器人培训的推波助澜。不过,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诞生的一些问题也为人诟病。
记者了解到,为了适应未来科技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要,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将“人工智能初步”与“简易机器人制作”分别列入“信息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选修内容。此外,教育部新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也提到“收集资料,了解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要求。宏观政策的引导,与教育机器人培训发展的时间轴吻合,也给了更多人投身该产业的动力。不过,在不少家长看来,机器人培训跟“特长生”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拿咱们合肥来说,2015年合肥一中、六中、八中三校的科技类特长生招生计划为135人,机器人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孩子学习成绩要是不好,机器人特长生肯定也是一个机会!”在采访中,家长程斌坦言,参加机器人培训也有这样的考虑,这种观点在他的众多参与培训的朋友中,也较为普遍和正常。
对于“特长生”和“教育公平”的矛盾,一直是为人诟病的焦点话题。在小升初方面,特长生的招收较以往已大为改善。2014年,教育部出台文件,要求到 2016年可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合肥小升初特长生比例,也由从2013年的15% 降至2014年的10%,而且仅限体育和艺术类。
应该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机器人培训的功利性会随之减少。但这是否会影响到家长的热情以及机器人培训的发展,现在还不得而知。
●培训市场规范仍是老问题
作为机器人产业的延伸,教育机器人培训被人看好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要想让这个新型产业发展得更快更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规范。一直以来,教育培训机构的乱象被一次次提及,机器人培训置身其中也很难独善其身。
2014 年英特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携巨资跑路,各地分校接连关门,导致18家教育中心停摆,近3000名学生无法上课,大部分家长预交的数万元学费全部打水漂;2015年5月,合肥瑞迪培训公司重蹈覆辙,在多名学生一节课未上的情况下,老板携学费跑路。除此以外,培训机构过分夸大宣传,自身甚至不具备办学资质,也是困扰家长的一大问题。记者调查走访中,发现目前合肥市面上一些培训机构大多是以开展教育咨询业务注册为公司,并不具备办学资质,但实际上却进行着教育培训的办学活动。此外,上万元的学费如何定的价,一直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在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上,则存在缺位之嫌。记者了解到,教育部门只对申报了办学许可证的教育培训机构负责,对其他投诉不负责监管,但合肥大部分办学机构均没有办法申报办学许可证。工商部门同样无法给以有效监管,因为法规的缺失,基层工商部门在对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进行监管执法时,只能套用《公司法》、《广告法》等通用性法律法规,重点查处公司有无虚假宣传、违规经营等。
●应用人才培训是当务之急
教育机器人培训走红,是市场经济催生的产物,本身并没有过错,只需要更好地引导和利用。与之相比,我们更应该关注成年人的机器人教育培训!据不完全统计,一台机器人需要3到5名相关的操作维护和集成应用人才。现在的状况是,机器人市场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而相应的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难以为继。
此次机器人世界杯在合肥进行,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们重新审视机器人带来的产业革命。然而,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把机器人本体与控制软件、应用软件、周边设备等结合起来,组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才能进行生产。记者从合肥市人社部门了解到,目前,合肥市有技能人才50多万人,高技能人才占到28%。总量不足,结构也不太合理,尤其是新兴行业里高技能人才非常缺乏,机器人应用人才供不应求。截至目前,全国有120多家职业院校开设了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为的就是解决机器人行业人才的用工荒问题。然而,机器人应用人才教育在我国起步晚,势必需要企业、政府和院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师资来建设。
值得欣喜的是,在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上,合肥市也进行了诸多努力。从2011年开始,合肥市开始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技能人才获得资金支持开展创新。今年,合肥市还将扩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试点工作,同时鼓励技师学院做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在安徽轻工业技师学院,机器人应用已经成为最热门的专业。记者了解到,该校每年毕业生2000多名,未出校门已被企业抢订一空!
原标题:高价机器人教育走红的背后
下一篇:走过成长路 跨入成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