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邹佳雯 实习生 封许可
近日,几段上海街头的夏夜“迷你音乐会”视频,受到网友关注并火速出圈。在安化路一户装修简陋的门面房内,年轻音乐人们即兴弹奏乐曲,观众在马路对面席地而坐。
“是这儿吗?有表演的地方?”7月11日晚间,75岁的李阿姨在朋友的陪伴下,摸索到上海长宁区安化路73号的门口。卷帘门关闭着,73号的主理人Chloe和Ben却正好站在门口:“前几天这里是有的,今天没演奏哦。”
李阿姨有点不好意思,一边的朋友“推销”起来,“我们李阿姨很多才多艺的,钢琴、手风琴,样样来塞(会玩)。”李阿姨和朋友在安化路住了二十多年,第一次知道家门口的“毛坯房”里也能这么表演,“你看,我们可以演伐?”面对找上门的阿姨,Chloe和Ben感到惊喜,很快,几人互换联系方式,商议着日后有机会请阿姨来唱黄梅戏。
7月7日,安化路上的迷你音乐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7月7日,长宁区安化路73号“毛坯房”里的一场即兴迷你音乐会出圈了。《爱的礼赞》《卡农》《fly me to the moon》……那晚,大提琴、小提琴交织的乐声,从这条安静小马路的这间破败却灯光温暖的房间传出。夏夜晚风里,十几位过路观众席地坐在街头,不时也有人简短驻足,大家喝彩、聆听、记录这场不期而遇的浪漫。
其时,有驻足的人打开了直播,让更多未及时赶到现场的观众一起观演。而小提琴表演者“兔兔”在社交网络发布的视频,短短两天,就收获80万观看量和一万多个点赞。
“这是上海马路边的小确幸,简陋的舞台,喧嚣的马路,又有什么关系呢,它们都阻挡不了美好的流淌和传递。”有网友评论道。
7月11日晚,澎湃新闻记者与活动的发起人,即安化路73号Together Social Club主理人Chloe和Ben聊了聊。他们在安化路69号的闭门空间,运营着一个招募达人共同进行社交活动等的社群。迷你音乐会所在的安化路73号则是他们刚租下不久的门面,被视作社群向外分享的“会客厅”。
这场本身主要面向街坊和社群的音乐会,能治愈更广范围的人,令主理人惊喜。他们认为,安化路有一种在地的比较“旧”的人文气质,这种气质在高速发展的上海更显得稀缺和可贵。音乐会能够出圈,离不开社群三年运营所拥有的创意人群资源,也离不开这条闹中取静小马路独特的气质——安化路成功地托住了这场即兴演奏。
记者跟着Chloe和Ben的指引,走了这条马路。夹在愚园路和利西路之间的安化路显得有点不起眼,但有从容又清净的气质——鲜花店和钟表修理店的店主坐在一道吃晚饭;老法师行李箱修理铺门口,爷叔忙着修拉杆箱,伍阿姨则在向邻居“推销”她朋友给的小狗;另一侧修铝窗的小店在出圈视频里露出个边,实际也是开了二十多年的老店,店主兴奋地在视频里留言“旁边的小店就是我的!”;而73号原本是邻里邻居相熟的裁缝铺,后因经营问题关闭,几个月前被Chloe和Ben接手。
至于下一场音乐会发生在什么时候、由谁出演,Ben做了个“嘘”的手势,“上海是一座俯拾皆是惊喜的城市,希望大家能享受这些不期而遇的精彩,多来路上转吧。”
7月11日晚,安化路73号门的空间。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图
【以下为澎湃新闻与两位主理人的对话】:
澎湃新闻:在网上走红的迷你音乐会是怎么来的呢?
主理人:这要从我们的工作说起。我们在安化路69号有个Together Social Club,是三年前在朋友推荐下因缘巧合开到这里的。这里可以理解为兴趣俱乐部,致力于带我们的社群会员发掘和学习各种有趣好玩的内容,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找到一些很牛的专家、达人等。所以我们在这边其实沉淀了三年,大家玩在一起,也具备分享的能力。
久而久之,我们希望有机会从社群内、去对外分享一些我们觉得好玩的东西,所以我们租下了73号的空间。没想好怎么装,就加固了下原样放着。
5月份我们在73号做了一个社群成员银饰品牌的线下展示;到了6月份,我们这儿有个非常有才华的钢琴老师Mindy,此前主要给小孩子教课,但她希望知道自己能不能给成年人或老人上钢琴课,聊着就觉得她可以在这儿试一下,把这个屋子当作一个迷你的社区文化交流空间,本身这里也是街坊熟悉的空间,我们就想,可以当作一场夏日音乐会送给街坊和社群。这是迷你音乐会的雏形。
6月21日表演日,表演者Mindy选择了经典古典乐《六月船歌》做开场。大家怕打扰演奏者,就自发地站到马路对面去听。那一天尝试下来,我们就觉得很美好。后来这个场景被参加音乐会的其中一位路人发到了网上,火了。街坊也来跟我们说这事很棒,问是不是可以再做一次。
这才有了7月7日这一次进入更多大众视野的街头迷你音乐会。
澎湃新闻:7月7日的演奏现场是怎样的?
主理人:这一次因缘巧合,我们请到了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与音乐剧双专业的“兔兔”和她的男朋友王嘉衍来分享表演,二人在这里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的即兴演出。我们查天气预报本说会有雨,本想说那雨中音乐会也蛮有意境的,好在后来没下。
7月7日,安化路上迷你音乐会现场,观众席地而坐欣赏音乐。图源网络
一个小时下来,现场的氛围特别好,大家坐在街对面一曲一曲听下来,直至曲终仍意犹未尽。基本上十几人观演了整场演出,还有很多过路人,可能没听完整这场音乐会,但会停下来,拍一段视频再走,我想也是一种浪漫的遇见。
澎湃新闻:迷你音乐会出圈后,有什么印象深的评论吗?
主理人:其实我们没有印象特别深的哪条评论,但我很喜欢大家来评论这件事。这说明这场即兴演奏在线上线下带给了大家正面的心情,让大家享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其实分享音乐的演奏者,未必就是艺术家,但他分享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台下和线上的观众,能感受到一种纯粹的偶然,这种偶然带来了快乐,能让人觉得,在这个繁忙城市中,有些美好俯拾皆是,这对我们来说就太酷了。
澎湃新闻:我看到两场表演都在晚上七点到八点,是考虑到会扰民的问题吗?怎么平衡活动和街区的关系?
主理人:时间上是特意选的七八点间,可能是街坊吃了饭出来兜风的时间;不能太晚,不然会影响人休息。形式上,这几次都选择了偏古典的演奏,大家会比较好接受一点。
说心里话,其实我们也担心有太多人在线下,马路嘛,本身不是这种功能,如果只是平时路过的人流还好,我们能维持现场秩序;要真来个上百人,那也影响交通,大家过马路可能也有安全问题,所以我们是希望线下不要过于热闹的。能让这个美好的事件顺利地发生、上演就很好。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选择73号这样的“毛坯房”作为舞台,有设计的成分在里面吗?
主理人:把这里作为舞台,确实带着我们的审美——这里破损陈旧的环境和优雅的音乐艺术碰撞,视觉上有反差感,自带一种腔调氛围。我们也觉得这种冲突感,可能会带给这条街惊喜,调性上又是有共鸣、可亲近的。
73号背后也有小故事。原来这里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邻居,做裁缝铺和小卖部的,人也很好,我们平时缺个蛋缺个菜、想买个冷饮都会找她。后来他们经营不下去闭店,后来被我们租下来。我们觉得应该保留这间瓦房一点原始的痕迹,它的木质房梁、老虎天窗,有生活和岁月的气息,是可以打动人的。
7月11日晚,安化路73号内,可以看到原始的房梁和老虎天窗。
我们之后可能会进行更因地制宜的装修。开始拿来做“会客厅”的时候,我们就只把一些冗余的废弃物进行拆除,比如它本来中间搭的一层隔层,然后做些结构维护、防漏雨等加固工作。
澎湃新闻:下一场会安排在什么时候,什么形式,能做个预告吗?
主理人:嘘。为了保有这份纯粹偶然的快乐,我们不会在当天以前提前做预告和宣传,有缘碰到了,就一起听场音乐会,或者下次我们一起看场舞蹈,形式很多,我现在没法一一说得明确。
但其实,不做预告,还有另一层考量,与这条路有关。如你所见,安化路的调性,是一条闹中取静的小马路。
7月11日晚,安化路。
我曾看到网友的创意评论说,安化路会不会变成“安福路化”的马路(笑)。安福路我自己也偶尔去逛,说句公道话,它是一个很有文化代表性的知名街区,我当然希望更多人喜欢安化路,但安化路肯定跟安福路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每条路都有自己的气质和文化。
这些年,安福路可能在大众的感受里,会太过热闹,甚至带来一些所谓网红化的偏负面一点的观感。网红化到底好还是不好,很矛盾,我想我们不用急着去定义它。我只能说私心里,确实是想避免让安化路因为做活动而变得网红化这件事。
73号被我们租下后,我们也在想象它是不是能成为一个和地方对话的窗口,我们觉得一条街就应该是这样的,有人搞有趣的艺术文化,又有很烟火气的日常生活。我的老邻居都是“宝藏”,修拉杆箱的爷叔手艺特别厉害,装纱窗的师傅也很资深,这是一个和而不同的街区。安化路有一种在地的比较“旧”的人文气质,在我看来,这种气质在高速发展的上海更显得稀缺和可贵。
空间卷帘门上新画的彩绘。
再举个例子,这几天我们在73号彩绘卷帘。有个爷叔经过,看了好一会儿和我们交流,后来说自己画画50年了。没想到他离开了之后大概半个多小时,又骑着自行车折返回来,带给我们一包刚洗干净的各种规格的笔刷。这对我们来说,也是这座城市、邻居间带给我们不期而遇的美好。
爷叔送来的笔刷。受访者 供图
其实我们到这儿的三年,也正在见证这条街的变化,可以说沧海桑田吧。马路当时比现在窄,对面商品房的地方原来是低矮的老棚户区,上空也都是杂乱的电线。后来修、挖、补,到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左右,马路拓宽、架空线入地,就变成这样比较干净清爽的样子。
澎湃新闻:这场街边音乐会出圈以后,资金等方面如何保证它可持续?可能各地会有更多相似的活动出现,你们有什么想法或建议吗?
主理人:我们其实有自己的业务,偏策划。我们在社群中发现适合的人物、活动,把体验做好,再运用给不同的品牌做活动、IP策划。这个方面上,我们是盈利的。但社群运营以及这样给大众的即兴音乐会的部分,不说盈利了,几乎是赔钱在做。
然后,如果类似的事情能“遍地开花”,我觉得蛮好的。但每个地方都有它本身的调性氛围,这是不可能百分之百复制的。任何策划都要考虑到,这条街、在这边的人、使用它的人是怎样的情况,街道有怎样特色,要真的了解自己的空间,再因地制宜。
久而久之,如果一些小活动在各处落地,慢慢从流量变成平常事,再变成一座城市的文化,让大家获得生活中俯拾皆是的艺术,我觉得就更美好了。
王璐瑶 设计
来源: 澎湃新闻
上一篇:成人学钢琴都能坚持下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