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不善于说话的人,不仅会在无意中伤害到别人,同时,也会令自己今后的路,越走越窄;
善于说话的人,往往能够把矛盾化解于无形,也能够获得更多人的好感。
言语虽无形,但是,能够运用好言语的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先三思再说话
荀子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真正的聪明人,不仅仅善于说话,更善于在合适的时候,保持沉默。
面对别人不合理的言论,如果下意识去反驳,那么,很可能就会为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能在“反驳”之前,先思量一番,可能就会发现,反驳对方,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克制自己“以言语胜人”的欲望,既是对他人的一份“尊重”,同时体现的,也是自身的涵养。
面对别人的难堪,自作聪明的人,总是习惯“看破即说破”,来彰显自身的高明。
结果,既为难了别人,也拉低了自身的层次。
老子说:“大智若愚。”
一个人聪明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克制自己“出风头”的欲望,该“装傻”的时候,就选择“装傻”。
如此,才能守住自己原有的那份清净。
有话慢慢说,先过一下“大脑”,既是一份自律,也是一个人最难得的清醒。
先倾听再评判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一旦听到自己不认可的言论,就会立马打断对方,不给对方继续说下去的机会。
这便是把自己看得“太高明”了。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言论是否正确,不听完他全部的言论,是难以下定论的。
有些话,乍一听不合理,可是继续听下去,就会发现,其实也是合理的。
多一点耐心去倾听,给予对方说下去的机会,既是一份修养,同时也是在给自己开阔眼界的机会。
见识浅薄的人,一旦发现别人犯了“错”,就急于去批判对方。
结果,他们常常会误伤了别人。
见识广博的人,看到别人犯了错,不会急于去批判,而是会先静下心来,去倾听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他们了解了事情的全貌之后,便可以做出最恰当的处理了。
事实上,有些人虽然犯了错,却是情有可原的;而有些人看似犯了错,其实并没有“犯错”。
面对这些情况,唯有戒掉自己“急躁”的心态,才能认识到事情的真相。
人与人之间,永远是相互的。
倾听他人,其实也是在尊重他人。而尊重他人的人,同样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先换位再指责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一句话:“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认知水平低的人,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指责别人的懒惰、无能。
而认知水平高的人,却懂得换位思考。
他们知道,那些看似“懒惰”人,也许并不“懒惰”,不过是在生活的重压之下,看不到希望,才选择了“躺平”;
那些看似“无能”的人,也许并不“无能”,不过是他们所受到的“限制”太多,才难以做出成绩来。
郭德纲说:“不明任何情况就劝你大度的人,这种人你得离他远一点。”
有的人总是对过往的伤害耿耿于怀。
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对方的“伤痛”,就指责对方“小心眼”,那么,就只会给对方雪上加霜。
当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可能就会发现,对方的“小心眼”也并无不妥之处。
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一个人唯有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摆脱自身的局限性,从而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
结语:
有人说:“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面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不是“世故圆滑”,而是一份对他人感受的体谅。
面对地位低的人,说话要客气;面对贫穷的人,说话要谦逊。
以言语善待他人,是一个人最低成本的善良。
愿你我,都能修好“说话之道”。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