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特长生缩减,当特长不再为升学服务,特长培养路在何方?
来源:【现代教育报】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近日,随着各区教委官网特长生名单的公示,北京市中考特长生招生备受关注。很多家长关心:在政策方面,今年的中考特长生招生有何变化?在录取方面,什么样的孩子适合走特长生?我的孩子是否适合走特长生之路?
招生现状
名额逐年缩减 更重综合能力
王清石对自己面试的那一幕记忆犹新。2021年的5月,北京师大附中科技特长生考场上,他拉着一个行李箱去面试。行李箱里面是他从小学开始观察昆虫、研究昆虫的记录、照片、成果。因为准备充足,最终王清石以科技特长生身份从石景山跨区进入附中学习。
科技特长生是北京中考特长生招生三大类之一。据悉,北京中考特长生招生项目包括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以及科技特长生。它对具有招生资格的学校有要求。
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承办学校具有招收艺术类特长生的资格;
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承办学校具有招生科技类特长生的资格;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含北京市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北京学生金奥运动队承办学校具有招生体育类特长生的资格。
近年来,特长生招生比例在逐年压缩。从2022年起,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学校,每一类特长生招生计划比例控制在本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4%以内,科技特长生招生计划比例控制在本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3%以内,各类特长生招生计划不可通用。体育、艺术及科技特长生每类招生计划总数不能超过上一年计划数。很多学校名额缩减,比如,北京市第八中学2022年科技特长生招生数量相比2021年减少了14人。同时,近年来也要求能面向全市招生的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三个区的学校原则上不互相跨区招生。
这三大类项目中,各自包含不同的小项目。针对不同项目,各校均有具体招生要求。如一零一中学科技特长生中的无人机项目,要求“学生从2019年9月至今,在青少年无人机比赛中,获得过北京市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各区各校要在全市规定的测试时限内组织测试,包括校测和区测。什么样的孩子更受学校青睐?北京市第八中学科技教育办公室主任高颖表示:“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爱好广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特长优势明显,且文化课水平发展比较均衡,行为习惯良好;科技特长生要具有严肃的科学态度、高尚的科学精神、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扎实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突出的科技实践能力,这样的学生大家都欢迎。”王清石同学建议,如果有同学想参加科技特长生招生,最好提前做好规划。“一定要体现课题的研究是自己亲自做的。同时,在学校的面试当中要让老师增加对你的印象。在答辩前自己先想一想老师大概率会问到的问题,自己先做好准备。往往你给老师留的印象越深刻,越有可能突出重围。”
入校培养
途径方式多样化 学生发展有平台
特长生招入学校之后,学校会如何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养呢?
一零一中学校长助理夏焕春告诉记者,学校对招入的特长生分三个层面来培养。
首先,学生会加入相应的社团,成为社团的骨干和助理。同时,学校开设有项目相关的专门的课程,由学校老师授课。
其次,如果学生表现优异,在某一方面发展突出,学校会通过各种人才培养机会,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比如,针对科技特长生,通过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的翱翔计划等方式,把学生送到高校的重点实验室,让他们有机会接受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的指导,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最后,学校近期成立了英才学院,直接把高校的优秀的资源,包括实验室、专家引进学校来,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竞赛指导等等。艺术和体育项目,也由校内专家和校外专家共同来培养,为同学们创造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得到很好的发展。
虽然特长生招生比率逐年减少,但各个学校的课余活动并没有减少,各项活动的质量与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加多元,不同学生在科技、艺术、体育方面都可以有不同发展。
北京市第八中学在课程建设上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学校每学期开设有七十门左右的研究性学习和校本选修课程,有高端优质的科技创新课程和着眼于“使每一个学生有一项健悦身心的文体爱好”的艺术、技术和体育项目式走班课程。在课外教育上,学校有延续30多年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70多个学生社团,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针对科技特长学生培养,学校坚持“科学普及为基础,科技创新促发展”的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年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和科技特色综合实践类活动课程。
北师大大兴附中通过组织特长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定期邀请科技类的专家为特长生们做专题讲座和培训等方式,提高特长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发展。
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是北京市金奥代表队(田径)承办校和北京市田径、游泳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办学特色之一。随着体育特长生招生人数逐年减少,学校转变观念,通过学校的体育课程和体育社团发现和培养有体育专长和爱好的学生,充实到学校的各个代表队,进行系统培养,立争使他们“全面发展、学有所长”。针对体育特长生,学校也会通过系列训练来进一步培养。
特长培养
家长需改变观念 家校要通力合作
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逐步取消高考艺术特长生的招考环节,2024年起,高校将停止高考招生环节中的高水平艺术团招生,改为从校内选拔具备艺术特长的学生加入学校艺术团。
很多家长出于功利的目的,对孩子是否进行特长方面的培养摇摆不定,他们觉得如果孩子中考走不了特长生,高考也取消了特长生录取,是否没必要进行特长方面的培养和学习?
北京市少年宫教务部副部长赵川龙建议家长扭转观念,他认为:
孩子学特长不是为了考试、考级,而是为了培养兴趣爱好,为了呵护孩子的个性。这意味着,所有孩子都可以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发展不同方面的兴趣与特长。
同时,“特长生之路”中的“路”并非仅仅指“升学、考级”,也有“兴趣、闲暇、探索”之意。特长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别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相关素养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泛指社会教育机构)形成合力、协同育人,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精神需求,为孩子提供各种展示自我的机会,引导孩子发现自身的兴趣、爱好、闪光点。
赵川龙建议家长在培养孩子特长时应注重“术”和“道”的结合。其中,“术”是指家长有能力为孩子选择社会声誉良好的课外班、提醒孩子练习、鼓励孩子坚持等等;“道”则是通过关注孩子特长挖掘、兴趣培养,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一些低年级家长也关注是否需要选择培训班来进行专业的辅导。针对家长的问题,赵川龙说道:“当家长科学理解了特长、素养在孩子成长发展中的作用时,为孩子选择培训班便会少一些盲从,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定力;少一些急躁,多一些责任。具体到每个家庭,是否报班,主要取决于孩子的闲暇时间、家长工作的忙碌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氛围的综合因素。”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副校长邢颖表示,其实大多数孩子都能有自己的专长或强项,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她觉得对于在中学阶段就能够展示出特长的学生,与其自身的天赋有关,但更多的是家长早期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家长要更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功利地认为让孩子学习一门特长,只是为升学服务。广泛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的生活更加多彩,这样的学生视野开阔,知识面宽,性格开朗,乐于与人沟通。在特长生的招生过程中,学校更看重学生健康的心态,对所学的专业是不是真正的喜爱,因为只有热爱;才能让学生在未来专业发展中有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针对特长生招生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发布以后,再加上“双减”政策出台,特长生招生政策调整是应势而为。储朝晖说道:“应该把特长生招生纳入到综合评价的整体框架当中。进行综合评价以后,充分地考虑他们多样化成长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某一方面的特色,进行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双向选择。从长远来看,小范围内的特长生招生或将逐渐退出,让更加广义且对所有学生平等的、学生和学校可以相互选择的一种招生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实施。我认为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文字:王小艾
编辑:何文洁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本文来自【现代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