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世界听见你的声音 -
你快乐吗?
经常被很多人问及这个问题。
我以前的回答是不快乐,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但我现在的回答是快乐。
因为我拥有健康的身体,周围关系亲密的人身体也大都健康,拥有热爱的事业,还遇到了很爱我的那个良人,我也很爱她,但是不像她爱我那么深,我可能事业心更强一些,可我是这辈子只会谈一次恋爱、爱一个人、结一次婚的那种男人,这辈子心意和感情都只会在她身上了。
我觉得这就是快乐和幸福了。
人一生追求什么呢?
无非就是这三件事:
一、自己和重要的人身体健康。
二、白天有热爱的事业让自己忙碌实现自我价值。
三、晚上有爱的人陪伴相拥而眠。
以前的我总是对未来恐惧,喜欢怀念过去,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常常忽略了眼前的幸福。
后来我明白了,过去的无法挽回,未来的不可知晓,只有当下是属于我的。
所以我去尝试接受了很多积极的思想和事情。
让自己处在一个,不断被积极的人或事的,正向刺激下,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最后由量变成为质变,我在幸运积累下彻底摆脱了抑郁心情。
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产生抑郁心情?
那是因为我们活在当下,对现在拥有的不满意,经常忽略眼前积极的人或事,甚至是机会。
习惯性的去关注恶性事件和糟糕的人,然后导致了我们的当下更加的糟糕,拥有更多不快乐的心情,然后我们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里。
是的,最后我是跳出了这个怪圈。
今天我刷到一个有趣的漫画,《成年人快感程度排行榜top 20》,我是比较认可他前五项的。
1.和相爱的人结婚
2.几年前买的股票暴涨
3.借钱的朋友突然找你还钱
4.升职加薪
5.在一场重要的考试中成绩不菲
我们的快乐离不开三项:
一、实现自我价值
二、拥有爱和温暖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的快乐是慢慢聚集起来的,最终流向幸福。
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我们无法离开群体独自生活,最高级的满足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在马斯洛的基本需求理论里,我们满足了自身最基础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后,就会走向社交需求,满足了社交需求后,又会有尊重需求,尊重需求达到了,我们会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慢慢叠层聚加寻找更高层次的需求。
人最高级的需求是超越自我,追求挖掘自我潜力,实现天赋能力,让灵性成长。
而与灵魂伴侣结合,共同成就彼此,是会让我们的幸福和快乐达到巅峰极值的。
爱情是老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因为他可以从伴侣那里获得最高的评价和认可。
“这世上无论有多少人,多么优秀,多么有才华,他们都不如在我眼前的你。你就是最好的!”
这句话的感受是我从伴侣那里获得的。从此我获得了一种力量,无畏、奋勇向前的精神更加充沛!
什么样的人容易获得快乐呢?
怀有感恩之心。
心理学上说:“感激被描述为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情绪。”
感激可以挖掘你身上积极的一面,让你对生活满意度和幸福度都高度认可。
研究表明:感激能够提高人的免疫系统。
经常心怀感激的人,睡眠质量会更好,疲惫感和压力会更小,身体会更加充满能量。
感觉这种人就是经常充满能量,会把消极的情绪转化走,自身充满积极的能量。
也就是说他们的心理具有弹性,焦虑和抑郁,孤独,这些感受和症状都会远离他们。
心理学上描绘心理弹性指的是:个体对负面事件内心的承受程度,心理弹性越大的人,抗挫能力越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刺激。
而我们上文提到的感激,是心理弹性的重要来源之一。
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可以有效提高你的健康水平。
你可以挖掘出自身更多的积极面,帮你抵御挫折情绪,和负面影响。
拥有感恩之心,也能改善你和他人的社交人际关系。
当我们和他人交往懂得互利互惠,愿意有利他行为,心怀感激更愿意为他人付出,那我们会得到更多的正向反馈。
而那些不快乐的人,更多是不愿意付出的人,失去了感恩之心。
怀有感恩之心,也相当于一种认同。
就是你认可他人对你的影响,你也会主动回报别人对你的认可。
我们怎么拥有乐观的心态?怀有感恩之心呢?
我们要学会认同身边的人或事,发现美好的一面。
怀有感恩之心,感恩今天的快乐。
每天抽时间想一想,记录今天积极的情绪,比如那些让你感觉到快乐的人或事。
做让自己快乐或者有意义的事情,每天都要坚持。
其实当我们做这些事情并且记录的时候,都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可以从悲观状态转变成积极状态,拥有健康的心理,更加客观的看待眼前的真实事物,了解实际的人或事的真实状态。
当我们愿意用一个真实理性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时,我们会有更多正面的认识,身心都会获得健康。
#情感点评大赏#
- The End -
作者 | 程也
编辑 | 陈家三岁郎
读书主笔团 | 一群喜欢记录声音的年轻人
素材来源:汇集百态人生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