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的兴趣爱好比成人广泛,求知欲望强,其中大部分少儿爱好歌唱,却不知歌唱并不是仅仅会唱一首陌生的词曲而已,而是有一整套的技术。一般的家长注重引导自己的子女学习各种中西乐器,忽视了歌唱学习需经长期熏陶。少儿的歌唱与成人一样,没有另一套发声方法,只是培训过程中更需浅显一些。
少儿常有的误区:用自然的呼吸去歌唱;声带张力不够;共鸣单一;声音缺少气息支持;各个部位的发声器官得不到配合等等。找到了精通声乐的老师帮助入门,所花的时间也是按数月、半年一年、几年来计算。老师可从一首结构简单的歌曲中选几句,反复作示范,然后讲解气息、喉肌、声带、共鸣腔等如何运用、协调。让学生跟着一起发声,不嫌单调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指出气息深度、力度、宽度是否恰当,有弹性、流动性、旋转性吗?让气息贴近声带、通道无任何阻碍。
唱低、中、高声区有一个共同的常规气息状态,到中偏高、高声区时在此基础上适当加强气息压力,因为喉部不紧张,喉肌收缩自如,使声门靠拢、缩短,边缘部分振动便能成为现实。开启口部、咽部、喉部、鼻腔部、胸腔部等既要单个训练,又要综合训练。要在气息作用之下体会开启后的发音是什么感受,震颤的程度如何。
吸足一口气,是多方面吸气肌群的努力。通过较长时间的练习,这些肌群很快进入积极状态,鼻子部分是闻花的感觉,口喉部是半打哈欠的感觉,胸腹部是有弹性地扩张,好象装进来一个大皮球。要保持住吸气的状态,保持细水长流式,舌头及舌根部不紧张,不让喉音参与进来。单练气息或气息声音同时进行。
吸气与呼气都要形成一定的力度、气势发声也要用劲的,只是不在喉部进行,着力点是在腰部四周,头腔、口咽腔、喉腔与胸腔上下是通畅的,所产生的声音是上下都有共鸣即声音的距离是长的,而且有颤音、荡音的色彩。
越剧、京剧等戏曲都曾有小科班,有培养前途的戏曲苗子六、七岁进剧团学习、当小演员。一些体育运动的项目培养新手起步很早,同样从儿童中发现有潜力的苗子,派强手加以重点训导,少体校就是一种形式。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本身数量少,以教学器乐为主,小学、初中阶段不设声乐专业。声乐与器乐一样,应从儿童时代开始起步,需要时间的积累、经验的汇聚。普通小学、初中每周一节音乐课太少,发声原理教得也太少。有一些家长为了弥补学校音乐课时的不足,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小孩参加课余器乐、声乐、棋类、美术、书法等项目的培训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钢琴才子才女郎朗、王羽佳五、六岁开始学钢琴,空政歌舞团男中音歌唱家佟铁鑫四、五岁开始学歌唱,总政歌舞团王丽达、祖海、海政歌舞团郑洁也是从童年时代开始接触声乐艺术。
儿童学习声乐不能过分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要有能进能退的思想准备:不论将来能否成才都要好好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训练时间安排地合理,声乐学习让儿童经常陶醉在音乐的气氛中,忘掉忧虑,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促进了文化课的学习。老师要注重学生的基础训练,纠正两个极端:有的学生只满足自己嗓音条件好,忽视下点苦功;有的学生凭一时的兴趣,一练就“刹不了车”,不懂保护自己的嗓子。多给学生讲述一些歌手曾受挫折、磨难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