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邓庆雄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政协办公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先正确认识“三农”现状,尤其要认清作为第一资源的人才资源状况,弄清人才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进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人才建设,努力扩大乡村人才队伍规模,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可靠的人才支撑。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强化人才支撑保障。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必须严格遵循的第一政治原则。乡村振兴中,各级党组织要严格坚持党对人才振兴全过程的组织领导,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要把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挖掘、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教育、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监督等各环节全过程真正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真正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及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乡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之成为乡村振兴政治上的骨干、行动上的尖兵,而且以强烈的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和名副其实的“人才”。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按照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在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问题的分析研究、系统谋划中献计献策,在挖掘发现“本土人才”,回引“外出人才”,吸纳“外部人才”上用心用情用力,聚八方英才而用之,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准确把握乡村人才现状,充分认识人才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深入实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建成,广大乡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各个方面的人才规模和总体层次有了明显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一些地方大多是年富力强的劳动力流向城市,流向发达地区,导致常住人口逐年减少;一些地方未婚大龄青年日益增多,家庭人口平均年龄日趋老化;一些地方农村成年人进驻城镇、城市陪教陪育,导致出现相当数量的“空巢”或“守巢老人”等现象。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让原本就不太充裕的乡村人才资源过度外流,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才规模的萎缩和人才结构的非合理化。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准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条件下广大乡村的人才现状,深刻全面充分地认识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极端重要地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党的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培育乡村人才、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优化乡村人才结构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高度重视乡村人才工作,千方百计推动乡村人才工作扎实稳步健康发展。
瞄准乡村人才建设短板,切实壮大人才队伍。从总体上看,目前,广大乡村人才建设的问题和短板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的总量不足,与乡村振兴的人才刚性需求有差距;二是人才的素质水平总体不高,包括受教育程度、知识储备、思想观念等方面与乡村振兴的客观需要有差距;三是人才的总体结构不尽合理,种植养殖技能人才偏多,社会治理、文化管理人才偏少,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新就业群体管理人才匮乏,与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有差距。针对这些问题短板,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壮大人才队伍。一要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坚持普遍教育与分类培训、重点培养相结合,按照乡村振兴的“大图纸”并从地方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推进,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分期分批扎扎实实地对乡村群众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整体性渐进式提升乡村广大群众的素质。同时围绕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的问题,对群众中的骨干人员、重点人群进行同步分类别式、领域式的集中培训,努力使更多群众实现人口——人力——人才的发展转变,并不断提升素养水平。二要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妥善处理劳务输出与人才返乡的关系,制定完善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激励政策和配套措施,从金融信贷、项目支持、技术培训、能力提升等方面给予返乡人员更多优惠、更有力度的帮助支持,引导和激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才回流,投身乡村振兴。三要切实加强挂钩帮扶力量整合。科学合理集中东西协作、省州县乡各级各部门挂钩帮扶力量,促进本土人才与外来人才有机结合,实现各方面人才“聚沙成塔”“集水成河”。
建立人才评价关怀机制,激励人才施展才能。立足乡村实际,建立健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激励人才将其所学所能,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根据乡村“五大振兴”的实际需要,建立分门别类、各有侧重、体现特点、注重实绩、公平公正、易于操作的评价机制,并建立与评价机制相对应相衔接,与人才所发挥作用、所作出贡献相协调的,能有效解决人才在工作上、生活上的困难,并充分体现党组织信任、关心和温暖的关怀机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切实增强各类人才参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事业感、荣誉感、成就感,引导和激励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情释放热情、挥洒热血、贡献聪明才智,努力创造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群众、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责任编辑 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