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电竞入奥
我们从新加坡带回奥运电竞的六个答案。
▂
文 / 孟桥
编/ Alvis雷
不久前,首届奥林匹克电竞周(Olympic Esports Week,OEW)在新加坡新达城会展中心落下帷幕。
OEW是国际奥委会对于电竞运动最新理解的一次展示,被外界认为具有「电竞入奥」的实验意义。首届OEW期间,ECO电竞派远赴狮城全程参与,零距离见证了这场历史性的实验。
在奥林匹克电竞周,我们总结了当下6个最值得关心的问题,与国际奥委会体育总监基特·麦康奈尔(Kit McConnell)、厂商等参与方、各国比赛选手进行了深入交流。
- 首届OEW本身的商业价值如何?
- 从IOC视角来看,OEW对于「电竞入奥」到底有哪些参考意义?
- 奥运+电竞时代来临,游戏厂商该何去何从?
- 一银一铜,首届OEW的战绩对中国电竞的未来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 「两栖运动员」霸榜,未来的虚拟体育竞技生态路向何方?
- 《舞力全开》乌龙事件背后,应该引起怎样的反思?
被认为「无聊」的首届奥林匹克电竞周,全球有近1/4的国家报名,卖出了20000张票
自从去年年末,国际奥委会官宣首届奥林匹克电竞周(OEW)将在6月22日在新加坡举办以来,对这项赛事的怀疑就从未间断过。
传统体育迷们觉得,自行车、跆拳道这种虚拟体育类项目,其精彩程度必然远不如它们的实体项目;电竞爱好者们则认为,OEW缺少如英雄联盟、CS:GO等热门项目,对他们吸引力有限。
但事实情况是,首届OEW现场热度极高,尤其是舞力全开、Zwift自行车、以及跆拳道这三个项目,几乎座无虚席。对此,国际奥委会体育总监基特·麦康奈尔(Kit McConnel)告诉ECO电竞派,共有64个国家及地区的运动员参加了10项正赛,超过50万人参加了在线资格赛。
参与国家数,一直是电竞运动全球化的顽疾,而且近年来顶级项目职业联赛的赛区数量也在呈收缩姿态。而OEW这些此前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的项目,轻松就能获得全球近1/4的国家响应,展现出了IOC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向电竞企业大秀肌肉。毫无疑问,这条IOC向会员国奥组委的沟通纽带,其效率远胜于企业们刀耕火种式的市场拓展。
麦康奈尔向ECO电竞派表示,首届OEW还售出了超过20000张门票,这一成绩放到任何电竞赛事中,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在这一成功的背后,也定然少不了IOC的鼎力扶持与包装。
不过,冷静地说,我们在看待「OEW售票20000+」这个话题时,也应当从多个角度来审视。
首先,OEW的票价极其亲民,观众入场门槛极低。成人票单日票价10新加坡元(约人民币54元),三日套票30新加坡元,学生套票仅售20新加坡元;另外,作为奥运电竞的第一站,怀着好奇心理入场的观众也不在少数。有朝一日若电竞与奥运得以完整结合,是否仍有如此规模的票房号召力,还有待观察。
IOC对电竞的红利,可能和你熟知的Gaming没什么关系
正如之前提到过的,首届OEW的试验对于「电竞入奥」有着强力的推动作用。但遗憾的是,这种推动很可能会和你熟知的电竞背道而驰。
在交流过程中,我曾询问麦康奈尔,关于英雄联盟、CSGO等所谓热门电竞项目在奥林匹克语境下,未来将何去何从。他却第一时间纠正,我们只谈虚拟体育(Esports based on Traditional Sports),少谈游戏电竞(Gaming Esports)。
虚拟体育和游戏电竞,是麦康奈尔为电子竞技下的两种分类。前者正在IOC的一次次试验中接近成熟,而后者却并未被纳入其中。甚至,他们更愿意让现有的单体联去接管虚拟体育,也不愿意给「以游戏电竞为主」的「世界级电竞单体联」正名。
作为IOC的高官,麦康奈尔的发言足以表明国际奥委会对于电竞入奥的态度,总结来说就是:
第一,国际奥委会对虚拟体育的表现颇为满意,使得这一分类的未来将更加清晰——它们将与各单体联和奥委会深度绑定,复刻出一条传统体育的道路,并在全世界逐渐铺开;
第二,由于国际奥委会对虚拟体育的偏爱,很可能将进一步挤压原版游戏电竞在「电竞入奥」上的操作空间,所谓内容红线将越来越清晰、执行也将越来越严格;
第三,国际奥委会也没有到否认游戏电竞的程度,他们非常欢迎游戏厂商向各大单体联「投诚」,就像《堡垒之夜》那样,完全修改成处于红线内的样子,借此以吸引喜欢游戏电竞的人群。他们知道这可能是低效的,但却认为是必要的;
总的来看,随着OEW的成功,IOC对于「未来电竞入奥」的思考,将进一步朝着虚拟体育的方向坚定,并向游戏厂商们展示统治力,以此吸引他们加入自己麾下。因此,电竞未来的发展很有可能将会进一步分化,原汁原味的Gaming大概率将会和奥运渐行渐远。
IOC领导电竞的语境之下,游戏厂商该何去何从?
既然未来大概率会是走向分化的,那么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如果选择了IOC目前所思考的路线,游戏厂商们该何去何从?
从目前情况判断,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统领厂商,是IOC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在本届OEW中这类关系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有两个:国际自行车联盟(UCI)与虚拟骑行软件公司Zwift之间的合作,以及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ISSF)与游戏厂商Epic Games之间的合作。
虽然两者旗下的产品,Zwift Cycling和《堡垒之夜》都成为OEW上的正式比赛项目(自行车和射击),但两者的境遇却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一款「室内自行车健身软件」,Zwift本身就与奥林匹克和传统体育有着极高的相性,其绝大多数内容都被IOC深度认可。
不仅如此,Zwift还一直主动和UCI保持联系,挖掘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并体现在软件更新上。久而久之,他们几乎变成了UCI在电竞领域专属代言人。
完全合规的内容+超级主动的合作关系,Zwift一跃成为了首届OEW上最抢眼的厂商。麦康奈尔将Zwift与UCI之间的合作称之为「可供未来电竞奥运参考的完美复刻」。
而Epic Games则没有那么高的起点,其产品《堡垒之夜》的原版玩法,可以说是麦康奈尔口中「红线之外」的典型。
但他们贵在「积极听取建议」。在双方建立合作后,《堡垒之夜》毫无怨言地进行了一次「颈部以下截肢式」的高效内容重做。比赛项目具体呈现为:选手移动至赛区,开始射击靶位。而且绝大多数靶位会出现在选手正前方扇区,且出现顺序一致。
坦白的说,OEW版的《堡垒之夜》更像是一款「镶嵌了奥林匹克标识的Aimlab练枪软件」,比赛项目虽然包含了移动、射击、即时要素、时间限制,却完全没有将这些元素有机结合起来,缺失了传统FPS游戏的精髓。
你可以称之为无聊或强行奥运,但如果你要完全否定《堡垒之夜》对于OEW的引流作用、或IOC对《堡垒之夜》的品牌赋能,也是失之偏颇的,即上文中所谓的「低效但必要」。
这种游戏厂商「投诚」单体联,通过单体联的身份对话体育主管机构与IOC的模式,也为全球其它厂商明确了一条「入奥之路」。
当然,只要内容能够修改到「红线之内」,单体联还是会给予合作厂商一定的商业容忍度。比如这次OEW的棒球、网球等项目,从虚拟体育的逻辑来说,体感游戏的运动量一定大于手柄/手机/键鼠游戏,如果排除一切场外因素,绝对能找到更契合虚拟体育精神的项目。
但因为《实况力量棒球》和《Tennis Clash》与两大单体联绑定太深,所以最终呈现出来的还是主机游戏与手游,厂商的露出得到了商业层面的庇护。
关键奖牌+关键获奖者,中国虚拟体育能否获得更优发展逻辑
根据OEW组委会向我们透露的信息,在本次参赛的131位选手中,来自中国(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参赛选手共有8人,其中4名来自中国大陆,1名来自中国香港,3名来自中国台湾。
其中,参与网球项目的中国大陆选手He Shenghao (Kafe)拿回了一块银牌,为中国军团斩获首枚奖牌;跆拳道奥运冠军吴静钰在第三比赛日夺得了跆拳道项目铜牌,成为跆拳道历史上首个同时获得奥林匹克跆拳道金牌和虚拟跆拳道奖牌的选手。
首届OEW上,中国选手们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精神风貌。中国香港Zwift自行车选手江琳(Kong Lam),她在红队(Team Lava)的外籍选手鼓励声中奋起直追的场景足以载入OEW史册,教科书级的表现了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坚持不懈与全球团结。
中国大陆舞力全开选手方越思,在主办方设备调试出现重大失误、临时更改规则的情况下,于首轮比赛中输给了法国选手Dina却选择坦然接受结果。这名姑娘身上表现出的风度和从容,不输职业体育运动员。
不管怎么样,作为全球领先的电竞市场,斩获一银一铜,中国军团在虚拟体育项目中已经迈出坚实的第一步。IOC牵头的项目,天生拥有更强的正面意义与政府资源号召力,也更适合中国国情。
而且更重要的是,吴静钰的身份不仅仅是现实虚拟双料奖牌得主,也是中国跆拳道协会副主席,并在近日当选了世跆联运动员委员会联合主席,在奥运电竞的发展逻辑中,她将成为一个极其关键的人物。
与此同时,上海虚拟体育公开赛等大众参与型赛事也在不断进行,各级单位中各大单体联的名字就是最好的例证,给未来的中国虚拟体育发展增添更多助力。
传统体育运动员的「第二段生涯」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虚拟体育或许又是专业运动员的第二战场。体育电竞两栖运动员,或许将成为他们的新身份。
中国跆拳道奥运冠军吴静钰告诉我,她从未想过以这种方式重回赛场,又拿到奖牌。包括吴静钰在内,参加本次跆拳道项目的16名选手中,共有8名选手有过奥运会经历,其中不乏来自其他国家的退役选手。传统体育的比赛经验与技术动作,有效提升了他们在虚拟赛场上的表现。
而在虚拟自行车这个对于体力要求更高的项目中,专业运动员的优势则更加明显,他们不论是在耐力、爆发力还是骑行技巧层面,相比素人选手都有着更明显的优势。
更典型的项目是虚拟国际象棋——它几乎和真实国际象棋没有区别。首届OEW国际象棋赛事的前三名分别为:世界排名54位的塞尔维亚特级大师阿列克谢·萨拉纳(Aleksei Sarana)、世界排名140位的俄罗斯特级大师马克西姆·切格耶夫(Maksim Chigaev)、以及世界排名117位的越南最年轻的特级大师阮玉长山(Nguyen Ngoc Truong Son)。
事实上,参加OEW国际象棋赛事的全部9名选手,全部都是国际国际象棋联合会(ICF)的注册选手,只有一人没有特级大师头衔。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奥运电竞赛场上会有更多普通素人参与其中,而那些与现实中传统体育关联性越强、复刻越完整的项目,也会出现越来越多专业运动员们降维打击的现象。从利好方面来看,虚拟体育有助于专业运动员或退役运动员开启「第二段生涯」,提升自己的长续影响力与商业价值。
但与此同时,国际奥委会也需要进一步对这类项目进行组别区分,以保证竞技公平性。
一次乌龙,指向两处短板
毫无疑问,奥林匹克电竞周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从官方和现场观众反馈来看,这是一届成功的赛事,但成功却并不意味着完美。在现场,我们也观察到了不少可以被优化、被完善的环节。
很多观众并没有注意到,由于电竞赛事主办经验不足,OEW的现场其实出过一个大乌龙。
舞力全开项目是OEW宣传「虚拟+现实」完美结合的项目,因为最终成绩不会仅凭游戏分数来判定,也会增加现场专业体育舞蹈评委的评分进行结合计算,以确保选手不会以「欺骗系统但不具体育舞蹈美感」的动作获取胜利。
不过就在第一比赛日首场——中国选手方越思对战法国选手Dina的比赛中,方越思选手的Switch手柄出现了明显故障,开始无法识别选手动作,大量分数被漏算。而在之后的比赛中,这项故障并没有被及时排除,同样影响到了后续所有于舞台左侧比赛位选手的分数。
由于故障,方越思选手只得到了7000多分,远低于平时训练的最低分13000。察觉到自身乌龙的主办方选择为后续选手安排重赛,并由于故障无法迅速排除,只能取消了游戏系统的评分、完全依靠现场评审的分数进行评判,失去了虚拟体育「虚拟」的意义。
更让人觉得不公的是,主办方没有为方越思安排重赛,并忽视了设备故障问题对方越思后续发挥造成的影响,将其判负。
这次乌龙主要指向两个问题。
首先,赛事执行方当然要负主要责任——这次没能快速解决的技术故障,让项目的最大宣传亮点失去了意义,让《舞力全开》变成了真实体育舞蹈比赛。
电竞办赛也需要更专业的技术人员与解决方案,单体联可以向执行方和厂商求助。从目前情形看,奥运电竞要补的课还有不少,内外部多方之间的沟通配合还需强化。
第二个问题,也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点:本次事件的受害者,选手方越思没有得到与传统体育同级的尊重。
选手本人不予追究,是作为运动员气节和风度的体现,值得敬佩。但换个角度来看,方越思的相对沉默,是否也和单体联缺少对电竞选手的支持有关?排除方越思作为素人选手、缺乏教练和顾问团队帮她第一时间提出质疑,单体联也不应该洞察不到这一非常基础的判决问题,并在赛后也没给到选手和公众合理的说明。
唯一的解释是,作为新产品,电竞的程序支持在单体联内部还没达到和传统体育同级别的规模,所以出现了这种在传统体育中鲜有发生的乌龙事件。因此不论是内功还是外功,单体联们在虚拟体育更加精细化发展的道路上还需要有更长时间的修炼。
尾声:奥林匹克、虚拟体育和电子竞技的未来
作为一次大型实验,首届奥林匹克电竞周揭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果。
首先,这届赛事明确了一条厂商挂靠单体联,再由单体联通往奥运赛场的路径。在未来,如何与世界单体联、国家单体联保持密切联系,并建立起电竞内容红线认证机制,将会是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奥运电竞也应该从游戏厂商处吸取办赛经验。厂商电竞已经历过十数年发展,期间伴随着不止一次大幅转型。要论赛事落地、直转播的业务能力,IOC可以从游戏厂商处学到太多。当然,正如上文提到的,这种学习和吸取经验的过程中,单体联也将扮演关键角色。
另外,奥运电竞仍有许多标准需要被制定。在OEW比赛现场我们注意到,许多项目甚至没有做到输入设备统一。比如帆船,使用平板电脑、手机、PC的选手同台竞技。对于IOC来说,设备、规则标准化是电竞入奥前必须敲定的细则。而对于设备厂商来说,标准化的过程或许会带来许多商机。
帆船赛事现场照,不妨数数看比赛现场选手们总共使用了多少种设备。
在最后,我们为奥运、虚拟体育和电子竞技预想了一个未来: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中,虚拟体育、甚至奥运电竞都会秉持着和厂商电竞截然相反的逻辑。
或许,虚拟体育并不局限于帮奥运会争夺传统电竞受众的功能,或创造厂商电竞级别的注意力经济。在未来,它更多的价值会是帮助传统体育建立第二比赛、内容阵地,让传统体育运动员、退役运动员、和普通素人们以低门槛的形式参与奥运,是大众体育的一种新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