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让孩子真实自然地写作
让孩子真实自然地写作
半月谈记者 袁秋岳
当前令教育者困惑的是,被视为语文综合水平呈现的写作,并未随着儿童阅读量增加而摆脱缺乏创造力的现状。表达空洞虚假无新意,是语文教学面对的课题。
半月谈记者访问了成都、上海等地的一线语文教师和资深从业研究者,深度探讨如何创新儿童语文教育,让儿童表达和写作自然且真实,又如何通过语文教育种下精神成长、文化创新的种子。
写作,从拒绝过度规训开始
随着社会进步,儿童的认知和眼界较父辈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知识来源更丰富,成长空间更广阔。
在校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到随着孩子自我意识增强,写作第一关——“不敢写”已基本消失,但文章创造力和表现力仍较欠缺,“装在套子里”的“假大空”作文依然普遍存在。精雕细琢的词语读起来非常华丽,但是走不进读者心灵,读不出情感。
“要让孩子从过度规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学悦风咏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文学博士胡家骥在10余年的青少年语文教学经历中接触过许多高学龄段孩子,他们在既往教育中受到了太多规训,一味迎合成年人喜好和符合评价标准的“正确答案”,把写作当成了一种固定模式。
胡家骥认为,现在孩子们看得多、想得多,却囿于年龄和经验,很难使“自我”与所读所写产生真实联结。如果孩子的写作只是为了迎合成人标准,就很难展示真正的自我,长此以往,他们的表达能力、个性甚至思维能力都会受到损害。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董蓓菲编著的《语文教育心理学》阐释道,作文是学生把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在这一心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常常被人忽视的因素,即转换。
在转换中,大脑需要将非线性、无逻辑与自主的思维转换为线性、有逻辑且具有交际性的内部语言,再通过不断扩展与删改,将内部语言转换为外部语言,形成完整的表述句表达出来。
胡家骥认为,低龄儿童不宜过早“开笔”,“真正的写作一定是基于自身对世界、自我、心灵的体验和感受” 。
笔尖,让心灵栖息的地方
“儿童真实而自然的表达,就是感人的。”胡家骥认为在语文启蒙教育当中,教育者需要诚恳地理解和尊重孩子,不要轻易否定和抹杀孩子的感受。
孩子表达空洞的背后,可能是缺乏与生活的联结,也可能是内心感受没有被充分展现。曾在学悦风咏书院做青少年阅读和写作产品研发的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梁淑娟观察到,孩子们现在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太少,家长见不得孩子有空闲。“如果孩子的自我空间被挤压掉了,怎么可能去发现和整理自我体验并与外部世界建立丰富的联系呢?”
4年前,一篇小学生作文《藏在角落里的我》走红。文章出自当时在南京市拉萨路小学读五年级的尤逸轩,他的爸爸在采访中提及,孩子的语文老师一直鼓励写作文要“说真话”。
他写梦想:“我叫尤逸轩,长大想当木匠,如果你有糖,我还是很想吃的。”他写对升学的迷茫:“我觉得孤独无助,从开放的郁金香成了合拢的郁金香。”他写自己:“并不是每个人都不能呆在角落里,因为角落里的花朵一样芬芳,我就是那个藏在角落里的人。”
教育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今孩子的视角已经发生了变化。事实上,孩子也可以进行严肃思考。思考的答案不一定“对”,而正确性对孩子的思考来说不是唯一重要的。
让儿童写作回归“童真”,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观点。多名受访教师和研究者强调,这里的“童真”不能被狭义理解为表达和用词的稚嫩和单纯,否则刻意追求“童真”将变成另一把束缚孩子表达的枷锁。
“我的学生交过‘恐怖故事’当练笔作业,还配合故事交给我一个内部贴着镜子、可以把头伸进去的盒子,以确保能‘吓’到我。”成都市实验小学青年语文教师李佩忆不给孩子的写作设限,练笔成为她的学生每天最喜爱的作业,而她也常常会收到惊喜。
李佩忆观察到,孩子们现在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超乎她的预料,这给孩子带来的思想上的复杂性也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在三年级学生的习作中,她看到了散文、打油诗、古体诗、现代诗、童话故事、侦探小说和恐怖故事……文字可能蹩脚,但孩子兴味盎然。
三年级下学期,有个孩子给习作本取名“宁静生活”。孩子认真地告诉她:“习作本要记录我的生活,而每当我记录的时候,就觉得心里很宁静。”李佩忆很有感触,对于拥有自由表达空间的孩子来说,写作的意义已经不只是记录了,它还为心灵提供了栖息的地方。
语文,播下精神成长的种子
语文教学不仅关乎语言文字学习、文学趣味培养,还关乎底层能力的培育。梁淑娟认为,语言与情感、思维紧密相关,通过文字载体,可以梳理生命体验,获得精神成长。“我们教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们都去当作家,而是通过写作去撬动、启发他们的思想情感。”
小学一年级学生在上语文课(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今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让“核心素养”落地的课程目标再一次被明确。对比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版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内容方面有着明显不同,更加强调“集群”“整合”等实施策略。
“学习的空间,不仅仅是一间教室,校园、城市甚至一整个世界,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的学园。”成都市青羊区特级教师、成都市花园(国际)小学语文老师廖亭亭说。“‘双减’以后,老师就更注重让孩子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进生活,去学习语文。校园里樱桃红了、银杏黄了,都是孩子们的笔下狂欢节。”
“双减”以来,落实到卷面的习作评分机制被淡化,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卷面分数提升的焦虑,为孩子写作能力的真正提升提供了更大空间,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写作到底怎么教?廖亭亭认为新课标给出了指导性答案,即从培育目标上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从学段目标上也给出了对应的明确要求。深入领会新课标,能帮助年轻教师解决对教学把握不准的问题。
“往大了说,人类文明通过语言文字得以留存。我们通过阅读抵达文明,通过写作尝试将自我融入世界。”梁淑娟说,“儿童早期的阅读和写作教育,就是在播撒一颗小种子,为这个漫长的旅途储存力量。”
(刊于《半月谈内部版》202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