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开班式
“爷爷、奶奶,这是西红柿,不叫洋柿子,你们跟着我一起念:西红柿。”费县实验幼儿园的李佳萱小朋友每天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重要任务:教爷爷奶奶说普通话。李佳萱妈妈说:“幼儿园开展的学会普通话活动,不仅让孩子爱上了说普通话,我们全家交流时也由方言变成了普通话。”
“以前,我园的老教师对讲普通话不积极。现在经过各种精准培训,在年轻教师的带动下,曾经乡音难改的老教师不但讲起了普通话,还在文艺汇演时表演了诗朗诵,博得了满堂喝彩;就连园里的保安和厨房工作人员都在积极学习普通话,发音都比以前更标准了。”探沂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国鑫谈起园里教职工的变化非常欣喜。
这些显著变化得益于费县开展的“童语同音·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以下简称“童语同音”行动)。费县是沂蒙革命老区的一个山区县,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但由于三面环山,自然环境相对封闭,人们习惯使用本地方言进行交流。可以说,在全省范围内,费县推广普通话的语言基础条件并不占优势,但费县教体局迎难而上,精心进行顶层设计,制定行之有效的行动策略,由幼儿园到家庭进而辐射社区,打造了学前教育领域推广普通话的新“样板”。
完善顶层设计,聚力普通话推广
孩子是每一片土地的希望,普通话对打好人生底色具有基础性作用。“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主要工具。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竭力缩小我们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之间的差距,让孩子们考上大学、到外面学习和工作的时候,是自信的,是敢于开口,乐于跟周围人交流的。”费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广飞满怀期待地说道。
2021年11月,本着对孩子一生负责的态度,费县教体局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和省教育厅、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县幼儿园动员大会,印发了《关于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按照“先行试点、扩展范围、全面推广、巩固提高”的实施步骤,探索幼儿园师幼普通话水平提升的新路径、新方法。
精准培训,提升教职工普通话水平
“要想让孩子学会普通话,关键是要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因此,幼儿园特别是幼儿教师必须发挥好应有的作用,能够用标准的普通话与孩子进行交流。”费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县教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齐锋强调。
为了使《实施方案》真正发挥效力,实现“精准”培训,费县教体局首先对全县幼儿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进行了摸底排查,根据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对教师进行分组,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中培训。
“费县方言,属西鲁方言区,特点是‘书、税、双’等字读f声母,与‘夫、肺、方’同音……”2022年3月4日,费县幼儿园教师普通话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第一期在费县第二中学正式拉开序幕,临沂大学教授刘晓臻对包括教师、保育员、保安、厨房工作人员在内的370余名教职工进行了普通话语音培训。
这次培训还邀请了临沂大学教授宋希芝,临沂市教育局学前办主任杜长娥,山东省特级教师、省十佳园长、兰山区区直幼儿园总园园长张永玲等专家。他们分别从普通话测试、自主游戏和教育合力等角度展开,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集普通话提升与专业引领于一体的素质提升培训。
除了集中培训,更为日常的送培送教、个性化辅导是由“种子教师”完成的,他们是此次普通话推广行动的主力军。费县在各幼儿园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的教师中遴选出种子教师,他们就像一粒粒火种,点燃了一所所幼儿园学习普通话的热情。
“作为种子教师,我除了不定期的外出送教送培,还承担着培训园内普通话水平未达到二级乙等的教师和保育员,以及帮扶保安、厨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我前期的工作重点是纠正不正确发音,然后是教大家规范使用普通话,大家进步都很大。我在帮扶同事的同时,也对普通话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费城街道中心幼儿园大二班的焦春雨老师收获满满地说道。
费县“童语同音”行动的另一亮点就是对幼儿园保育员、保安和厨房工作人员的培训,促进他们普通话水平的提升。“我很珍惜学习普通话的机会,通过培训学习后发现自己的发音有很多问题,需要一点点纠正。”东关中心幼儿园大一班保育员曹宇,通过一次次的集中培训、种子教师帮扶和自己的刻苦练习,顺利拿到了二级甲等普通话证书。
费县下大力气提升教职工普通话方面的短板,制定了《费县幼儿园“童语同音·学前学会普通话”工作督导细则》,督促幼儿园教师持幼儿教师资格证和二级乙等及以上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保育员持二级乙等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保安与厨房工作人员会说普通话等情况的落实,让幼儿处于全员使用普通话的环境中,让费县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做得扎扎实实。
听孩子讲绘本
活动引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除了培训提升教职工的普通话水平,如何将普通话与幼儿园活动紧密结合?费县结合实际,对包括县实验园、镇中心园在内的7所幼儿园进行试点,鼓励其探索各具特色的活动样式。
“我们组织教师、幼儿参加语言文字教育推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了‘一个精神、三个助力、四方联动’的活动体系。”费县实验幼儿园园长厉丽介绍道,其中“一个精神”指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精神,“三个助力”是从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浸润式”语言环境展开,“四方联动”联动的是教师、幼儿、家长和社区。
薛庄镇中心幼儿园本着“人人都说普通话,开口就讲普通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了一个目标、两个结合、三个平台的“一二三”工作机制。探沂镇中心幼儿园注重开展“多措并举齐推进、一日生活皆推普”活动,充分发挥园所每一个角落的宣传作用,将开展活动的精彩瞬间以环境创设的形式呈现出来。
“先行试点”的成功为下一步“扩展范围、 全面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所幼儿园是最早的试点园,后来更是被评为“童语同音示范幼儿园”,继续发挥着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
2022年6月21日,为进一步了解幼儿园普通话推广情况,费县召开了“童语同音”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采取“现场看、实地听、交流议”的形式,组织与会人员先后到费县实验幼儿园、探沂镇中心幼儿园实地观摩。各幼儿园也结合自身工作思路与做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共同寻找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打造学前教育领域推广普通话的新“样板”助力。
2023年4月3日—4日,费县又承办了临沂市“学前学说普通话”现场推进会,与各县幼儿园围绕普通话推广情况进行相互交流,交流范围由一个县扩大到了整个市。
在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全县幼儿园掀起了学说普通话的热潮,费县教体局的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2023年初获得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称号。
小小广播员
践行全环境立德树人,普通话说出好品德
“只要进入幼儿园,就必须说普通话”,这是费县幼儿园所有教职工的共识。在这个共识的影响下,孩子、家长、社区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一处环境带动一群孩子
“人帮我,谢谢你;我帮人,别客气。”“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穿花衣……”“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个枣……”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幼儿园的各个角落都能成为语言渗透点。走进费县各个幼儿园,走廊里、楼梯拐角处引导幼儿说普通话的图片、文字随处可见。有的是礼貌用语,有的是童谣,有的是绕口令,有的是古诗,还有的是孩子们在一日生活中的表征表现。在这里,“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不仅仅是一个标语、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态度、一股力量。
“滴——”一声熟悉的声响后,探沂镇中心幼儿园家长的手机里传来了孩子的声音:“大家好,我是小一班刘铭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吃的美食。香香的米饭、好吃的茄子、大大的鸡腿,非常好吃。小朋友吃饭不挑食、不撒饭,谢谢大家!”原来是该幼儿园的老师们别出心裁,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孩子们的表现拍成视频,生成二维码,并发布在家长群、微信公众号,张贴在走廊里。
美食播报员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播报员每天都要用优美动听的普通话向大家展示美食,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普通话应用能力,也让孩子们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懂得珍惜每一粒粮食。
为打造“浸润式”语言环境,费县各幼儿园贴合幼儿年龄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性语言活动。瞧,“动画配音我来秀”成为县实验幼儿园的明星活动,每天都有很多孩子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一场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综合性辩论赛——“当大人好还是小朋友好”,正在挑战着探沂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由绘本故事改编的情景剧正在费城街道中心幼儿园上演,孩子们刻意变化的声音、略显夸张的动作让角色变得生动有趣……
“在我们费县各幼儿园,学说普通话和一日生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孩子们不仅是小小美食播报员,还是小小天气播报员、小小讲解员、小小安全宣传员等。我们的出发点就是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通过赋予幼儿权利,鼓励他们慢慢地由不敢开口到大胆表达,由磕磕绊绊到流畅自如,由无话可说到娓娓而谈。”费县教体局学前教育科副科长杨文玲介绍道。
情景剧表演
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氛围,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因此,幼儿园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群、推普倡议书等方式,积极向家长推广普通话,其中最行之有效的当属亲子阅读。
“我家孩子原来在私立幼儿园,是大班的时候转来的。来了这里几个月后,孩子的普通话进步非常大。幼儿园有亲子阅读打卡活动,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每天晚上不用我们提醒,都是他拿着绘本找我们,说要一起读……”费县实验幼儿园大一班吕书恒的妈妈说起孩子的变化滔滔不绝,言语中既有对孩子成长的欣慰,又有对幼儿园推广普通话举措的肯定和支持。
“我儿子最喜欢的绘本是《大卫,不可以》,刚开始的时候他明显对大卫的调皮捣蛋很感兴趣,但是后来我发现他故意敲打桌子、浪费食物的坏毛病不见了,反而越来越懂事了。”谈到亲子阅读,上冶镇第三中心幼儿园大一班王明睿的妈妈非常认可。
据悉,为了丰富孩子们的亲子阅读内容,幼儿园除了允许孩子们把绘本带回家,还鼓励孩子之间进行绘本漂流。很多家长为了支持孩子多讲、多读,时常会几个家庭结伴到附近的毛毛虫图书馆借绘本。
“我们各个班的老师会定期给普通话进步较大、打卡认真的孩子发放小贴画、小奖状。孩子们收到后非常高兴,见到谁都忍不住大声告诉他自己被表扬了。”上冶镇第三中心幼儿园园长范宝红分享道。正向激励让孩子们讲普通话的劲头更足了,家长对幼儿园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亲子阅读
一所幼儿园带动一个社区
“各位乡亲们,大家好,‘同讲普通话,园社一家亲’,我们是薛庄镇中心幼儿园的老师,来这里是想与大家一起说说普通话……”普通话推广不能仅局限于幼儿园、家庭,也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走向社会。2022年10月,薛庄镇中心幼儿园与彭家岚子社区签订了推普协议书,开启了万人签名墙、全民普通话培训、这句话如此说、社区村民推普能手评选等一系列活动。
“一开始活动开展得并不顺利,社区村民来参加活动的少,敢开口讲普通话的更少。”薛庄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王峰回忆道,“我们就从生活、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给他们讲红色故事、科学育儿小妙招,帮他们纠正‘膝盖’‘脚踝’‘喝水’等词语的正确发音,慢慢地活跃气氛。现在社区村民对普通话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在说普通话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方言和普通话不停转换令人捧腹大笑的场景。”
费城街道中心幼儿园发动全体师幼走出幼儿园,把学说普通话的倡议书送进寻常百姓家。这时,孩子成为推广普通话的主力军。他们两三个人结伴走到社区爷爷奶奶的面前,用普通话向爷爷奶奶问好,跟他们进行交流,给他们表演儿歌。
另外,探沂镇中心幼儿园(王富园)的老师们一直在坚持一件事:周末,老师们自发到社区的城市书屋做志愿者,给来这里读书看报的成人、中小学学生提供帮助,适时向他们发起说普通话的邀请,在交流中帮他们纠正发音。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童音同语”行动犹如那棵树、那朵云,悄然改变着费县的整体风貌,唤醒了费县践行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精气神。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通话讲出中国底气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故事是《小英雄王二小》。王二小,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人,是个放牛娃。1941年,12岁的王二小加入了儿童团。他的任务是边放牛边给八路军和乡亲们放哨……”这会儿,薛庄镇中心幼儿园中四班的黄雨橙正绘声绘色地给小朋友分享绘本故事。
费县是《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大青山突围战纪念地,具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薛庄镇中心幼儿园秉持“守根、固本、铸魂”的理念,将普通话和红色文化相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推普活动。比如,在园内建设红色文化场馆,陈列八路军的军装、军帽、草鞋、马灯等物品,由幼儿担任小小讲解员;建立“红色故事电台”,每月制作一期由幼儿主讲的红色经典故事,分享至微信公众号;组织幼儿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大青山突围纪念馆、大青山突围路上开展“我是小导游”“革命故事我来讲”等活动。孩子们在讲述中激发爱国热情,传承红色文化,将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远大志向植根心田。
费县实验幼儿园将红色文化作为园所特色文化,经常开展“小小升旗手国旗下讲话”“教师红色经典诵读”“幼儿讲红色故事”等系列活动,在讲述英雄故事和倾听爱国诗词的语言氛围感染下,让红色精神落地生根,让红色信仰传承延续。
讨论普通话标志设计
作为革命老区的山区县,费县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各位叔叔阿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民间编织馆。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做介绍,请随我来。这是我们的蒲草编织,小朋友可以在这里编出各种各样好看的凉席。看,这位小朋友正在用织布机织美丽的毛衣呢……”探沂镇中心幼儿园大五班的范子毅小朋友边走边介绍。
探沂镇中心幼儿园深挖在地资源,在园内创设了民间编织馆、扎染馆、红色沂蒙馆、创意美术馆等民俗场馆,传承当地的编织文化、扎染文化、刺绣文化和剪纸文化。在这里,孩子们轮流当小小讲解员,讲述民间文化的由来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在讲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在发展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培养孩子的爱国精神和文化自信,“童语同音”行动才会开展得更扎实,孩子们的普通话才会讲得更有底气。
“普通话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剂。我们将放眼孩子的未来,继续全力以赴、步步推进,把学前学会普通话和全环境立德树人结合起来,和乡村教育振兴结合起来,努力打造引领标杆,为费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任广飞局长坚定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