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不得不说在学习这方面,中国人可是出了名的舍得在学习上花钱,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忙也不能停止学习,这种思想可谓深入人心,不论是对在学校的学生还是已经工作的成年人都是如此。
在学生时代,不仅要在学校学习,放学后的家庭作业让我们回家了也不能“放松”,没有完成就不能玩耍。如果成绩不理想,有条件的还得去补习班开小灶,周末给报各种兴趣班;长大成年后,一面要应对日常繁杂的工作,一面还得抽出时间继续“深造”,提升竞争力,以免在未来被淘汰。
那些市场嗅觉灵敏的人,因为知晓人们的学习焦虑,早已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东风,全面又深入地铺完了整个市场。
层出不穷的知识付费课程
人类的特性之一是,凡是一件事对一群人很重要,另一群就会扎堆出现,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
当下社会充斥着焦虑和不安,面对如此大的“商机”,各路神仙轮番登场,网络上,各大平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拆书稿、卖书、考证、课程培训等等,各类“知识付费”项目层出不穷,涉及领域可谓是无所不包。知识付费、职业培训项目,开启了它们的“美好时代”。
“零基础学摄影”“想学习配音吗?一部手机在家就能完成”“10节课教你玩转短视频”“每天十分钟,让你成为ps高手”“几招教你搞定她的心”等等,这类文案相比你已看过不少;
会计从业资格证、健康管理师证、心理咨询师证、金融理财师、消防工程师、全媒体运营师等等,都是比较热门的证书,其他的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它们当中有的已经取消,有的对大部分人很鸡肋,有的难度很大,有的价值存疑;
不过,在KOL们、KOC们不遗余力的推荐下,一个本就在国人心中非常认可的事情(学习的重要性),还是顺理成章的获得了众人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学习热潮。
从市场的反响,或身边人的蠢蠢欲动或已经报名的现象来看,也确实如此。
对于这些“广告主们”来说,他们想让我们看到和听到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这些东西对“你”很重要,这个行业很有前(钱)景,你不跟上来就会掉队。
无意冒犯,也不是要否定所有证书的用途,知识付费课程当然不是全无价值的。
但是根据他们的讲解,好似拿到某些证书,学到某些知识后,就能走上人生巅峰一样;学了某些技巧就能会聊天,会谈恋爱一样。
人人都可以去做,人人都可以去学,人人能学习后变现,这样的事真的存在吗?
只要对商业的运转逻辑略有了解,你就知道存在这样的现象:高门槛、高回报、高风险,这三个因素至少有两个是同时出现的,并且是呈正相关。
我们举一反三便知,那些考取某某证书就能薪资翻倍的课程,那些教你如何挣钱的学习走向成功的方法,就像是告诉你:“我这有一个低风险低门槛高回报的事,你做不做?”
道理很简单,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相信?为什么这年头割韭菜的这么多呢?
蜂拥而上的学习热潮?不如说是精神按摩
如果古人穿越到现代,初来乍到的他会非常高兴,有数不尽的书,有那么多的学习资源,而且看上去人们也都愿意去学,这对于一个喜欢书喜欢学习的人来说,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可惜事实不是这样的。
人们的“学习热”、“考证热”有多少是自动自发地出于喜欢和需要?有多少人是为了推出就业而考研,有多少人为了“自我安慰”?有多少人跟风?答案我们很清楚。
你要说它们的营销的方式,有多么高明多么有新意也不见得,大部分是新瓶装旧酒而已,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跳进这个坑呢?为什么突然间大家一拥而上,好似对学习这件事有了执念?
一方面,生活变化、新闻媒体、商业广告,有意无意地在强化人们的认知。最近几年裁员消息、35岁危机、职场歧视等现象屡见不鲜,加上疫情、经济的影响,人们对生活相比以往更加没有安全感。
基于此,很多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寻找机会,增加收入的多样化,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副业、兼职是许多人的出路,而那些自身能力不强,没有一技傍身的人,看到花少量钱,号称能短时间学到技能、拿到从业证书的广告,自然成了追捧的“香饽饽”;
另一方面,号称短时间就能让你成功的文案,也使人心存侥幸,也头脑发热心潮澎湃,而学习的天然正当性,又使人在选择它时,少了许多做其他选择时可能遇到的阻碍,甚至,努力学习还有种进步的幻觉,成长的假象,自我催眠的作用。
拿我自己来说,作为一个业余时间还算爱看书的人,我看书学习功利性不强,都是找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但,如果我是在焦虑的状态去看书,此时我是很有目的性的,是想在书中找到答案回答现实问题的良药。
有时候作者在书里的一段话感觉像击中了你一样,感觉自己顿悟了,收获不小,然后关上书本,明天呢,一如既往毫无变化!
为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只是看了却没有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有理论没有行动看再多书也无用,末了只能来一句“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最后成为“解释性人才”,有短暂的安慰剂效应;
其次,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当作者(讲述者)观点与自己当下的情绪契合,结合自己当下的境况,是极易产生共鸣的。
这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在“作者说得太对了”“ta真的懂我”“讲到我心坎里去了”等这种情绪中,而没有进一步思考和求证书中的观点,以为自己懂了,以为自己获得了成长。这种感觉确定很不错,也非常容易形成了一种遇到困难就“沉浸学习”、向外寻找答案的路径依赖。
它会让你爱上学到“新知”的获得感,爱上“今天的时间没有白费”的满足感,爱上“我是在努力变好”的安全感。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这些只是一场幻觉。
那些被包装和设计过的各类学习,就像一场打怪升级的游戏,游戏之所以让人停不下来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能获得及时反馈,深谙人性和心理学的设计者们,把学习变成了一个个游戏关卡,把学习中的困难分解,所有的知识体系先打碎,然后一块块喂到你嘴边,你“填饱了肚子”,却永远学不会做菜需要准备哪些食材和调料。
其实给学习设计“游戏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没那么枯燥,可惜,设计者的目的往往不是为了真的让你学有所用,而是让你有“学习到知识的幻觉”。
曾经的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通常我们谈论学习,一般指的是通过自己自学,或者经由老师、长者的传授获取专业知识及人生经验,知识和经验的获得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而来。
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我们的教育其实一直也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学校里的课程一直是有实践课和劳动课的。比如在中小学,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有观察植物,做饭洗衣服等;在大学有电子维修、户外生存、志愿者等。
可是我们很容易会看到一个趋势,那就是现在的年轻人的动手能力和行动意愿相比我们祖辈父辈是越来越弱的,相比较以往,特别是到成年以后,我们的学习偏好更多偏向理论知识,我们倾向于把学习局限在狭隘的定义里。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也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习惯:遇到不懂的问题,拿起手机就能在网上搜寻答案,如需“系统学习”可以听网课、买相关书籍,找到现成的答案;吃饭可以点外卖,洗衣服有洗衣机,不仅生存技能为零,而且身体素质也很差。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决定了学习效果,而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高度相关,所以即便只是学习理论知识,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的学习效果也是很差的。
这就呈现出这样一种结果:学习只愿意学理论知识,没有通过实践去运用、总结,所以掌握的知识比较浅,加上互联网给我们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导致现代年轻人的身体状况欠佳,身体状态不好进而又导致学习的效果,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最终我们吸收到并能运用的知识是非常少的。
这时候我们对比一下,拿我们祖辈父辈那代人来说,他们那个年代物质相对匮乏,他们的生活很简单,烦恼也很简单,就是为生计奔波为生计发愁,能完整上完中学的都是少数。
那时候中国文化普及率很低,很多人就没上过几天学,但是他们会很多生活的本领,由于娱乐方式有限,反而让他们做事时专注力更好,更能坚持。他们也许没有太多知识却有年轻人没有的智慧,他们没有上过人际关系学,却不妨碍他们很懂与人交际,反观这一代的年轻人,社交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说到:有时候摩托车出现故障,需要换零件,这时候你自己动手解决所花费的时间,反而比你去等待零售商把坏的零件发回工厂,然后再从工厂把维修或加工改造的零件拿回来装上的时间要短的多。
当然这不是让你在你家车或者家具电器出现故障时都要自己去弄,我想说的意思是,在很多成年人思维里有一个特点:专业人做专业事,这也给我们不喜欢行动的心理找到一个很好的借口,碰到一点点问题就去找所谓的“专家”,自己从没尝试思考过,只想快速的拿到“现成的答案”。
这会形成一种思维惯性,导致我们面对困难的耐心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弱,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的能力非常低,但是往往这些好的思维习惯,真正有用的生活经验,仅仅通过书本或是他人的经验是很难获得的,你必须自己经历,自己体会,然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有时候觉得很讽刺,今天我们有取之不尽的知识资源,只要是会遇到的问题,都有相应的细分学科和设计好的课程来教你如何解决它,所有的问题都被切成一块一块的,很符合这个碎片化时代,我们只需要把问题对号入座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解决方案。
我们确实是在学习,但我们好像也离真正的学习更远了。
避免陷入“学习游戏”,只需明白一点
很多时候我们当下遭遇的问题,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学的太多行动的太少,现在这个社会我们不缺方法,而是方法太多观点太多,每天无数的信息向你涌来,无数成功的方法告诉你怎么做怎么做,你两眼一抹黑反而不知最后听谁的。
如果真的想学有所用,远离“看过了就学会了这种思维”,只需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去思考。
明白了这一点,怎么去学习就有了方向,我们定学习的目标的时候不要关注学了多少课程数量,也不要沮丧于学完后记住的不多,真正重要的是你在学习过程看到有启发的观点要停下来思考、咀嚼,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立马行动,去验证你看到的观点是否可行,或者自己掌握的程度是怎样,以此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
不论是读书还是报班听网课,都会陷入到追求数字上面去,或者学习过程不思考,学习后的收获就是记了很多笔记,笔记记完觉得自己都会了放在一边,继续去学新的课,还有的人以记住了多少为目的而沾沾自喜。
记住一些关键知识点很重要,但真正能带我我们收获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跟随老师、跟随作者的观点去思考的过程,然后用你在书中、在老师们的课程里学到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践行,不断优化让其适合自己,然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经过自己思考浓缩成体系的知识甚至只是只言片语,所以需要结合当下背景和自身处境掰碎去思考、去行动,最终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