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禹
日前,伴随着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湖南广播电视台、芒果TV承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和北京广播电视台协办的第一届“信仰的力量”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演讲比赛决赛在芒果TV播出,在业界引发强烈反响,也让平时不断输送头条的广电人成为了当天的新闻头条。
当前,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容变革与艺术创新,这其中也必然伴随着全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机遇与挑战,广电人如何在构建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格局征程中有所作为,是所有广电人为之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在此背景下,第一届“信仰的力量”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演讲比赛应运而生。从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基层单位的500余名青年中脱颖而出的10位演讲者,以“信仰的力量”为题,向观众生动讲述了广电人深入基层、践行“四力”以及用心、用情、用功的亲身经历,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故事展现大时代,记录下广电人寻梦、追梦、圆梦的奋斗故事和一个个温情瞬间。
用镜头和笔触诠释信仰的力量
本次入围决赛的10位选手中,既有来自山西、湖南、海南、新疆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也有来自总局监管中心、无线局572台等广播电视安全的守护者,还有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教师等,这些选手均出自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基层一线,他们用温暖的话语讲述一个个有情感、有情怀的广电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信仰的力量。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王尧,以《做一名党的“扁担记者”》为题,倾心讲述了湖南台初代记者梅绍武靠着扁担深入边远山村采访的故事。这种不怕艰苦、深入一线的“扁担精神”,已经成为湖南广电每名新闻人的“入职第一课”。而王尧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虽然参加工作仅仅5年左右的时间,但却始终以梅绍武为榜样,以这根扁担为初心,积极践行“四力”,走遍湖南14个市州,生动诠释了广电湘军“扁担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行走在深渊旁,也希望看到点点光亮”。在山西运城,有一个令人动容的陪伴故事,一直在流传并持续接棒。山西运城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史晓婷,讲述了2014年以来她和同事们,陪同先天半鼻发育不全的女孩王淋宇走上漫漫“变美”路的故事。始于采访结缘,让史晓婷与同事们积极帮助女孩寻求社会援助,并陪伴其共同经历了六次整形手术。这个跨越近10年时间的陪伴,何尝不是史晓婷和同事们用镜头和笔触诠释着信仰的力量,坚定着新闻人的信仰。
有新闻人自己的故事,亦有身边人正能量的情怀表达。来自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三沙卫视的主持人栾子洲,将一群人扎根海疆,把贫瘠荒凉的岛屿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的故事娓娓道来,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来自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的主持人施源,从事对台、涉台报道15年,她以海基会大楼前的送花大姐为例,讲述了其从曾经的不理解,到期盼两岸携手共进,这份期待让施源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迪丽沙·塔伊尔则以“党徽大叔”的故事告诉观众,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正是这名以党徽诠释责任担当的新疆牧民,影响了众多当代年轻人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信仰力量的传播者,有着极强的现实和教育意义。
来自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的叶鑫,以《小凉山的红心果》为题,讲述了疫情暴发期间,丽江宁蒗小凉山牦牛坪群众千里送洋芋到武汉的动人故事。一个红心洋芋的小故事,见微知著,所呈现给观众的则是五彩斑斓的民族风情画卷,贫困村的日新月异,牦牛坪彝族村民的质朴与真诚等等,叶鑫以亲历、亲见、亲闻的鲜活故事,描绘了边疆人民在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与圆梦瞬间。
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怀,能够给人以温暖?演讲比赛中很多让观众念念不忘的金句也许给出了答案,“用有温度的新闻让生活变得更好”“把高流量转化为正能量”“怀揣一抹鲜红,讲述好一个又一个的红色故事”;而有的观众则深深地被广电故事所吸引,不禁感叹“广电青年让我泪目”“让初心在坚定的信仰中成为永恒”“老一辈传媒人以身为炬的使命感”……
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故事,仿佛呈现出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画面,广电人爱岗敬业、勤劳勇敢的工匠精神,透过镜头和笔触在平凡隽永中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用担当诠释着信仰的力量。
以践行点亮信仰的时代坐标
除了广电新闻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中不同岗位带来的感人瞬间。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信仰指引实践,以行动践行初心。
在广播电视行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称为“无线人”。他们的工作之一就是爬上350米高的天线塔上刷漆,在数百米的高空中,每个动作都需要顶住极大的心理压力。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张文思眼中,那高空中的无线塔彷如信仰的高峰,脸上沾满油漆却充满阳光的“无线人”,不仅是荧屏幕后的守护者,更是中国声音被世界聆听的坚守者。
如果说“无线人”是高空无线塔的守护者,那么,在总局监管中心吴楠眼中的“监测监管人”就是云上安全的保卫者。面对每天海量的视听节目,监测监管人第一时间精准识别拦截有害信息,将不恰当内容排除在荧幕之外,就是这些默默奉献的广电“幕后英雄”们,用信仰为广电安全作答。
作为本次演讲比赛唯一的高校代表,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教师赵歆喆,则为观众和网友深情呈现了一名优秀教师抱病教学、笔耕不辍的感人事迹。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沈贻伟,多年从事影视文学的教学、研究和创作工作,退休不离三尺讲台,并亲自参与和指导创作了“浙江文化名人”系列电影 《长生殿》 《梦寻》 《浴火书魂》以及电影剧本《有家》等作品,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积极心态和情怀担当,不断培养着年青一代的广电人。
很多观众和网友都对荧屏上的夏德俊很熟悉,曾六次在影视剧中扮演周恩来总理的夏德俊,不仅收获了观众的一众好评,更是在扮演的角色中,感悟到信仰带给他的无穷动力。源于此,夏德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希望以更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品力作回馈观众。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这些演讲者口中所讲述的广电人和广电故事,仅仅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万千人中的极小部分,他们与众多广电人一起以践行点亮信仰的时代坐标,用心用情用功服务人民群众,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改革发展凝聚起了强有力的正能量。
以多元呈现与传播引领“信仰传递”
本届演讲比赛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并受到广泛关注,究其原因,“真”是其关键词。真实的故事,真切的讲述,真情的流露奠定了真情实意的情感表达,同时在话语体系构建上注重以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不愧为广电青年举办的一场特别的“红色成年礼”。
难能可贵的是,大赛并没有执著于演讲形式,而是创新性地融合了歌舞、朗诵、唱演、情景演绎等多元呈现方式,不仅丰富了“信仰的力量”表达空间,还更加贴近年青一代观众的审美趣味。
与此同时,由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喻梅、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副教授李立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播音员彭坤、帆书App(原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所组成的评委团,更是妙语连珠、引经据典予以点评,在给予选手真诚建议的同时,还凭借令人叹服的专业与智慧,收获众多拥趸。
此外,演讲比赛在传播路径上,采用先网后台的播出方式,在芒果TV首播后,以切条的方式在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网络平台播出,充分利用大小屏联动,扩大传播维度,增强传播效果,以多元传播方式引领“信仰传递”,让热爱并投身广电事业的青年的“理想之声”“信仰之力”得到破圈层传播。
第一届“信仰的力量”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演讲比赛决赛播出后,播放量达到786.88万次;包括主题立意片、预告片、卡段短视频等所有视频总播放量超过1亿次。
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时代需要奋斗者,新时代也为每一名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的参与者提供了宽广的舞台。第一届“信仰的力量”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演讲比赛,让更多广电人经历了一次思想的嬗变,信仰而致的丰盈让每一名广电人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并涌动着投身于伟大变革的激情之中,仰望星空,筑梦前行——这就是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