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门渔港可停靠大中型渔船600艘。 资料图
蔡李佛国际狮王争霸赛是蔡李佛武术文化的特色品牌。 通讯员供图
在烧鹅街,每家烧鹅店都有自己独特的秘方。 南都记者 谭伟山 摄
近日,第三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活动网络投票环节正式结束,新会区“喜提”四个参评类别的“第一名”:崖门镇京梅村以189万票获“广东十大美丽侨村”第一名;崖门镇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以109万票获“广东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第一名;古井镇霞路村以71万票获“广东粤菜师傅名村”第一名;崖门镇崖门渔港以54万票获“广东十大美丽渔港”第一名。
崖门镇京梅村
功夫侨村 文旅融合
京梅村位于新会区崖门镇西北部,从清初起向海外输出移民,目前共有旅居海外和港澳地区乡亲约2000人,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京梅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的发源地,数百年来,京梅村走出了武术界的传奇人物——陈享,“忠勇尚武”的武术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京梅人。目前,全球共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蔡李佛功夫总会或联会,弟子门生已超过1000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京梅村还较好地保存有蔡李佛拳发源地洪圣始祖馆、陈享故居等历史建筑,并通过新建蔡李佛武术文化广场、出神入化巷、梅花三弄巷、蔡李佛文化中心等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实现文旅融合。如今的京梅村一步一景,处处藏有蔡李佛拳“武功秘籍”,浓厚的武术气息扑面而来。
今年9月,京梅村在文旅融合方面再迈出坚实一步——中国蔡李佛功夫小镇文旅项目在该村正式动工。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将重点开发建设精品民宿、旅游文化配套、乡村风貌提升等项目,预计建成后将大大提升京梅村及周边地区风貌,进一步促进蔡李佛武术文化传承发展,拓宽村民致富渠道,为崖门镇产业发展提供更广大的舞台。
崖门镇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
深挖各村特色 绿化全线升级
村里的公园修好后,很多其它村的村民都会过来游玩。”谈到村里的变化,新会区崖门镇水背村村民黄伯连连点赞。
黄伯眼里的变化,是崖门镇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打造的成果。今年以来,崖门镇全力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在“葵乡美丽廊道”深化整治的基础上,以省道S271坑口段至崖西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段及京梅村蔡李佛文化广场入村路段打造十公里崖门乡村风貌带为示范,以点带面,深挖各村特色,全面铺开乡村风貌带建设,全镇乡村风貌显著提升。崖门镇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覆盖面积约为60平方公里,环省道S271—洞三线长约18公里,涵盖崖门镇坑口、水背、田南、洞北、洞南、南合、横水、京梅、京背、龙旺、黄冲、崖西社区等村(社区)。
在示范点打造过程中,崖门镇首次引进种植组织型勒杜鹃、罗汉松、黄金叶球、红继木球、红车、大红花、紫花勒杜鹃球等绿植,覆盖路段9公里。升级后的绿化植物变得错落有致,形成色彩丰富、特色分明的绿化景观;公路两侧的绿化景观也同步升级,通过视觉优化、功能完善、色彩、品种搭配等手法,形成多层次、立体式、园林式的立体景观。
同时,崖门镇投入近500万打造覆盖乡村风貌带的沿线绿道,形成路畅景美的乡村道路环境。此外,为美化辖区环境,提升乡村风貌,崖门镇对主干道沿线及京梅村多间废旧房屋外墙进行“美丽改造”,通过墙绘形式,在墙壁上将崖门的文明风貌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一墙一风景,将美丽乡村融入墙绘艺术,使原本斑驳脏污的墙面瞬间灵动起来,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古井镇霞路村
烧鹅飘香百年 带动乡村振兴
汽车疾驰在江门大道上,道路两旁的风景,很快就由高楼林立的城区转换为古色古香的岭南乡村。霞路村位于古井墟偏北一公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赵宋皇族村之一。
古井镇霞路村的天成圩历史悠久,汇集了多家烧鹅饭店、酒家,“烧鹅街”远近闻名,其中,古井烧鹅更是入选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1世纪以来,古井烧鹅迎来了较快的发展。2009年,“古井烧鹅”被列入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古井烧鹅从一道地方特色美食和民间手工制作技艺,发展壮大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2019年以来,古井镇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投入2500多万元对“烧鹅街”进行升级改造,天成圩烧鹅美食一条街被评为2019年江门市十大“网红打卡地”。今年,在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和古井镇政府的推动下,古井镇再投入200多万元将霞路天成圩烧鹅美食一条街升级为“粤菜师傅”美食一条街,建设“粤菜师傅”大师讲堂,为“粤菜师傅”提供人才培训、菜式研发、厨艺交流、技能展示的平台。
目前,古井镇共聚集古井烧鹅商户20家,带动就业创业人员800余人,年产值约1亿元。2021年上半年村集体总收入为147万元,同比增长6%;村集体总资产874万元,同比增长10.88%。
崖门镇崖门渔港
生态美丽渔港 点燃发展引擎
崖门渔港位于珠三角西南部,属于崖门镇崖南社区管辖范围,靠崖门出海口1公里西岸,是国家一级渔港。崖门渔港始建于1983年,扩建于1995年,水域面积17.3万平方米。2018年,渔港经过多次升级改造和整治维护,水域面积达30万平方米。渔业码头岸线710多米,防波堤625米,可停靠大中型渔船600艘,是新会区唯一可供海洋捕捞渔船停泊、补给、销售水产品的群众性渔港,也是渔船避风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为不断推动渔港经济区建设,崖门镇制定了渔村振兴项目方案,致力通过升级改造老旧渔港配套基础设施,推动产业融合,打造生态美丽渔港。根据方案,项目的规划范围从崖南中心路起,至崖南旧渔港海边码头,全长约1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主要由崖南河滨公园(已竣工)、崖南街区升级改造(已动工)、御海酒店(已封顶)、百马酒店(拟建)、小帆船酒店(已动工)、渔乡风情街综合体(正在招商)、灯塔公园(规划设计中)、旅游客运码头(规划中)、休闲渔业蓝海心途(9月试运营)九大板块构成,致力打造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崖门镇还计划从一级渔港中选择部分渔港探索建设休闲观光型渔港,推动渔港升级、渔民转型、渔村改造,鼓励渔民转产转业,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将原有的1家从事休闲观光渔船公司增至3家,并量身打造海钓项目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游玩。
采写:南都记者 罗韵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