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校外培训机构正急剧“降温”。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线上学科类机构改为审批制,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多条规定直指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引发行业震荡。有专家向南都记者表示,对从事K12学科培训的上市公司来说,《意见》的落地意味着主营业务模块的全面崩溃,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资本退潮成为必然”。
“双减”之下,校外培训机构路在何方?已有公司公告称,正考虑采取适当的合规措施,预期该等措施将对与义务教育制度学科有关的校外辅导服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靴子落地
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的“双减”政策正式落地。
据教育部官网7月24日发布的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从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等方面给出具体意见。
在校外培训方面,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据统计,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无证无照机构屡禁不止,虚假宣传、超前超标、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机构倒闭、卷款跑路等事件时有发生;大量资本涌入培训行业,展开“烧钱”大战,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
为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意见》提出了多项措施。具体包括: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线上学科类机构改为审批制,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等。
此外,《意见》还提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培训机构融资及收费应主要用于培训业务,坚决禁止不正当竞争,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意见》还对一些细则进行了明确。例如,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等。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校外方面,“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意见》多条规定直指学科培训类校外机构,引发行业震荡。早在7月23日,该政策落地的消息就在网上流传。受该消息影响,当天,美股中概股中的多个教育股暴跌。
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教育培训行业。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在线教育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共发生111起融资,总金额超539.3亿。2020年在线教育融资总额超2016年至2019年融资总和。
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清林向南都记者表示,对从事K12学科培训的上市公司来说,《意见》的落地意味着主营业务模块全面崩溃,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资本退潮成必然”。
他指出,从未来发展的政策走向来看,已上市的企业有退市的可能,尚未上市的教育培训企业,资本方也将“望而却步”。在他看来,龙头企业的股价暴跌,不是短时间消息利空影响的应激反应,而是对未来行业的长期担忧的市场体现。
监管趋严
南都记者注意到,2021年以来,监管部门已多次行动,加大对校外培训乱象的整治力度。
早在今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教育部把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
5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获审议通过,“双减”工作拉开帷幕;6月15日,教育部正式宣布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校外培训监管迎来升格。
监管持续升级背后,近年来,教育行业乱象屡见不鲜。
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梳理“2020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特别指出,疫情期间获得井喷式发展的在线教育,消费维权问题频现。在线教师资质造假、机构无证办学、诱导消费、虚假宣传、霸王条款、解除合同退费难等行业乱象丛生。
根据Quest Mobile《2020移动互联网广告洞察报告》,2020年7月,教育行业广告主投放费用超过20亿元。
“烧金”营销模式下,也滋生了误导公众观念、夸大宣传效果的违规广告。
南都此前报道,2021年初,包括作业帮、高途教育在内的四家在线教育平台投放的广告中均出现同一名“老师”,但其身份多变,在不同的视频中扮演不同的身份。南都记者曾就此问题向涉事的在线教育平台之一高途课堂咨询,客服回应称,已下架相关争议视频广告,核查处理相关视频。
事实上,对存在虚假宣传、价格违法等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2021年以来,监管已经开出多张罚单。
4月25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称,跟谁学、学而思、新东方在线、高思四家4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利用“划线价”诱骗交易属于价格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和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时隔仅15天,5月10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作业帮和猿辅导两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处以警告和2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理由分别为,“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以及“实施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
6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公布了一批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典型案例,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书院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予以顶格罚款。加上前期公布的对作业帮、猿辅导的查处情况,市场监管总局此次重点检查已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顶格罚款3650万元。
如何转型
“双减”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影响有多大?它们将如何应对,前路又在何方?
7月24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在其官方公众号中发布了校外培训机构倡议书,包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正确认识校外培训定位,加快转型成为有益补充;遵守价格管理确保质量,充分体现公益普惠属性;杜绝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等内容。
这份倡议书的发起单位包括新东方、好未来、作业帮、猿辅导、高思教育、卓越教育、昂立教育、北外壹佳、洋葱学园、高途教育、中文未来教育(豆神)、河南大山教育等120家全国性校外培训机构。
面对行业大变动,不少教育培训机构已做出回应,其中包括多家A股上市公司。
学大教育、勤上股份旗下全资子公司广州龙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豆神教育等多家公司表示,其培训业务主要针对义务教育或K12阶段学生,新政策将会对公司产生影响或重大影响。其中勤上股份表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因并购龙文教育形成的商誉余额4.43亿元,受此影响未来存在部分或全额减值的可能性。
新东方公告称,该公司现正考虑采取适当的合规措施,预期该等措施将对与义务教育制度学科有关的校外辅导服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该公司将就致力遵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及任何相关规则及法规积极寻求政府的指导及配合政府的行动。
也有公司称“双减”政策影响有限。中公教育在深交所公告称,教育行业双减政策对公司主营业务不存在重大影响,公司主营业务为面向成年人的非学历职业就业培训服务。科德教育表示,目前主营业务以非义务阶段升学学生为主,公司经营业务受到行业政策影响有限。
“双减”背景下,校外培训或将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转型,成为“有益补充”。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在解读文章中指出,校外培训机构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为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兴趣特长提供服务,如提供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科技等个性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钟秉林也表示,校外教育应以其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灵活的形式、新颖的方法,吸引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王清林向南都记者表示,素质教育赛道政策尚不明朗,也可能会受大环境影响,发展受限。成人教育、家庭教育或许迎来发展机遇。社会培训或将以素质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为主。
“对龙头企业来说,挑战刚开始,适应政策调控的自我变革,是这些企业能否渡过危机的关键所在。比如从学科培训转到素质教育、成人教育、家庭教育等赛道,应该是这些企业目前正在思考的事情。”王清林说。
出品:南都新业态法治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 吴佳灵 见习记者 杨天智 实习生 魏超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