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面工”的“前世今生”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叫响劳务品牌 提升就业质量】
原标题:一碗面条带动20余万人就业创业——(引题)
“云阳面工”的“前世今生”(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实习生 邓鑫芸
在很多人眼里,一碗面条可以用来填饱肚子,但在重庆,这碗面条却改变了20余万人的命运。
“学习面条制作不仅让我有一技傍身,还实现了月薪过万。”45岁的“云阳面工”李左青对记者说。
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数十万云阳人背井离乡开面坊、求生存、谋生活。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云阳面工”成为家喻户晓的劳务品牌。
对“云阳面工”而言,这碗面是生活,更是乡愁。走出去,这碗面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归来时,这碗面亦是他们温暖的怀抱。
“云阳面工”享誉全国
在云阳面业协会会长陈绍全记忆里,他从小就看着乡亲们做面。
云阳面以“爽滑、柔软、细腻、不浑汤”的特点,赢得消费者青睐。之所以有这样的特点,很大程度是由云阳面的原料决定的。
据陈绍全介绍,云阳面采用中筋粉制作,还会加入一定比例食用碱。并且云阳面的臊子富于变化、种类多样。
1995年,25岁的陈绍全已是一名成熟面工。他开着一辆小摩托车,艰难地走上创业路。
想要闯出一片天的他,绞尽脑汁提高面条质量,他做出来的面条更白净、更劲道。
为了让更多乡亲通过面条产业过上好日子,他挑起了传帮带大梁。从1999年至2006年,他先后前往新疆、浙江、福建等地开设面坊。如今,他开设的8家工厂分布于宁波、陕西、重庆等地,年产值达到3亿元。
1974年出生的贺世安,如今已是身家上亿的“小老板”。
1997年,因经营农产品负债的他举家来到上海朱家角开了一家小面店。他不仅很快还清债务,还带动乡亲们创立了“云阳面工”劳务品牌。
从2003年开始,先富起来的贺世安当起了“劳务红娘”,把家乡特困户、贫困户的成年儿女带到上海面坊,手把手教他们挂面技术,艺成之后,又帮他们谋市场、择地点、租门面。
正是陈绍全、贺世安这批“云阳面工”,以亲帮亲、户带户的形式,带动全县其他乡镇5万余名农民工从事“云阳面工”,开面坊1万余家,让这一特色劳务品牌享誉全国。
新生代“面匠”接力传承
李左青有3个孩子,靠着夫妻俩打工的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他一直想学习制作面条,但上千元的培训费让他有些吃不消。
一筹莫展之际,2021年9月,他从村委会得知,当地工会组织和人社部门要针对缺技术的相对贫困户举办面工培训班,不收培训费,免费提供食宿。他毫不犹豫报了名。
称量、加水、和面……培训班聘请的专业老师从每一个制作环节开始,手把手地教。在20天培训时间里,李左青很快掌握了面条制作的各道工序。随后,他在庆渝北区开了一家小面馆,第1个月就净收入12000元。
“差不多是我们两口子过去打工两个月的收入。”李左青喜滋滋地说,在培训课里学会的南瓜面、紫薯面、菠菜面很受欢迎,自己对创业前景信心满满。
2018年,云阳面的新生力量——“面四代”、90后陈莉,在云阳县开了一家云阳面馆,想要打造“会呼吸的面”。
陈莉从餐饮角度对面条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雨天,面的发酵时间要缩短,避免发酸;晴天,做面环境要增加湿度,避免面条不筋道。
“未来,我想在店里集中展示“云阳面工”的手艺,拓展引进全国各地的面食产品,为乡亲们提供发展新思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陈莉说。
品牌越擦越亮
在脱贫攻坚中,云阳县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等渠道,采取劳务输出、就业转移等方式,鼓励有一定制面技能的贫困群众到相关地区创业就业,进一步推动了“云阳面工”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
“打造以‘云阳面工’为代表的精品劳务品牌,已成为我们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措施。”重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联合地方政府部门,深度挖掘面业加工产业,精细包装“云阳面工”劳务品牌,并从产品质量、加工工艺、诚信诚实、规范竞争等方面,逐步实现行业规范化、规模化。
“我们鼓励各职业培训机构开设面工培训项目,聘请业务精湛的加工人员培训授课,工会、人社部门全程跟踪教学过程,落实三方机构开展技能鉴定评价。”云阳人社部门负责人表示,从2019年以来,云阳开展面工职业技能培训4000余人次,80%的参训人员从事相关工作岗位,最高年收入10万元以上。
近日,由云阳县总工会、县人社局、云阳面业协会承办的“云阳面匠”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近百名制面技术工人的高超技艺展示了“云阳面工”的新形象。
“面业加工经营成本低、收入稳定、方式灵活,能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创业打下技能基础。”重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庆还积极争取将“云阳面工”申报为特色工种,纳入就业创业扶持、职业技能提升范畴。
责任编辑:朱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