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没有目的地,那设置起跑线还有啥意思。《武林外传》
拆房:杜秉华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养娃焦虑是全球普遍焦虑,
养娃自由是终极财务自由。
别说养个真孩子了,就是玩个《旅行青蛙》都能让安静如jpg的社畜们化身为唠唠叨叨的老母亲天天操心呱儿子。
然而,
不想养娃可以丁克,
不想养蛙可以卸载,
那么作为建筑师,不想养他的方案儿子了,请问可以卸载甲方吗?
在线等,挺急的。
港真,建筑师搞设计比养孩子还操心。
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养出个方案儿子,还要担心会不会招人喜欢(投标不中)?
会不会学习不好(结构水暖电吊打)?
会不会营养不良(预算不足)?
会不会被人教坏(施工瞎盖)?
特别是咱们这种一没背景二没名气的普通父母,先天基因就那样,儿子们凭什么和人家生在终点线的方案比?
其实也不用完全自暴自弃,
毕竟你还可以做梦啊~
咳咳,说错了,
我的意思是我们还可以给娃培养个特长,说不定就练成郎朗一鸣惊人了呢。
几年前,匈牙利布达佩斯政府想要在布达佩斯市最大的公园里新盖一堆博物馆。注意量词:一堆。包括新国家美术馆、音乐之家艺术馆、交通博物馆、人种学博物馆等等,这也是欧洲近十年来最大的博物馆开发项目。毫无疑问,全世界的建筑师听到了消息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按理说,这种规模的国际竞赛应该也会和赫尔辛基图书馆一样,怎么着也要承包方案狗们一年的案例库才算对得起吃瓜群众的围观。然而这个竞赛却好像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的样子。当然没有不了了之,只是雨女无瓜。因为组委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先天基因好,赢在起跑线或者就生在终点线上的方案。比如由SANAA设计的新国家美术馆。
又比如由藤本壮介设计的音乐之家艺术馆。
如果满分100分,那估计SANAA或者藤本壮介的名字就值90分。在这种输在起跑线的情况下,只有也只能靠特长来弯道超车了。
今天的这位特长生名叫Bobby Fogel。就不翻译了,反正也不认识。我们就叫他小B吧。在比利时开了一个小工作室就叫BF architecture。 小B也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所以他选择了位于公园边角料的人种学博物馆来参加比赛。
面对狭长的地块和众多的功能要求,我们先立一个在限高条件下最大的方盒子。
下面就是发挥特长的时间了。小B让自己的方案学了一个什么特长呢?划重点,小本本记好了。就是打!洞!
正是龙生龙凤生凤,建筑师的儿子会打洞。当你面对自己的方案一筹莫展时,不如先给它打个洞。怎么打都无所谓,能打穿就行。
说白了,方案没思路其实就是脑子不灵找不到线索,打个洞就是自己给自己造了个线索,后面的所有设计就都可以围绕这个洞展开。这种拉大旗作虎皮打洞吓唬人的设计法被各种建筑师广泛运用在各种设计项目中。
埃塞俄比亚的一所购物中心的设计也采用了打洞吓唬人设计法
正是有问题不能解决,那就制造个更大的问题来解决。 现在我们有了特长,剩下的就好办了。
A、功能布置
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包括接待、办公、阅览、手工艺和展示。而其中展示部分又分为学习博物馆、儿童博物馆和普通展馆。考虑到打的洞会将底层一部分空间分隔,所以将重要的展示部分放置在建筑上部。
B、空间调整每种功能的空间需求不一样,所以不同功能要求的层高也不同。因此要调整层高以适应各种功能。
空间进深也根据功能进行相应的调整。
调整后虽然各种功能空间合理了,但是整个建筑空间却有问题了——上部的博物馆空间一半悬挑于空中。你觉得行没用,结构师肯定觉得不行。
所以将一部分功能向后移,让底部的功能错开布置。
但这么做难道是只为了不被结构师骂?
你想简单了,建筑师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自己的娃发挥特长。
C、穿洞空间
错开的体块之间正好可以布置穿洞空间。功能被穿洞空间打断后可以加入连桥来连通两侧空间。人们通过这个空间可以从公园直接穿过建筑回到城市。
那么问题来了。逛公园的人可能真的就只是穿过建筑抄近道回家了。就算想参观一下博物馆,一看博物馆还在顶层估计也放弃了。所以小B还要解决洞外空间怎么吸引人的问题。 这个也是有成功案例的。B.I.G设计的台北TEK大厦,也是用的打洞特长法做的方案。但大B哥将这个洞设计成一条"空中的街道"。引入了人流的同时,又串联起了所有功能空间。
小B决定向大B哥学习,也做一条"空中的街道"。D、穿洞空间的变形将穿洞空间一部分进行抬升,成为 "空中街道",并加入与之相匹配的曲面楼板。与公园相通的一侧依旧保持原状,以吸引公园的人流,与城市相连的一侧抬升两层,让这条"街道"的末端成为观赏城市风光的"客厅"。
下面就要为这一空间加入交通体系,并且设计出与其他功能联系的通道。 E、加入交通体系首先,按照流线的方向加入楼梯,使参观者能在这一空间中畅行无阻。
然后,设计出进入其他功能的通道,比如底部的建筑主入口,中部通往儿童博物馆的入口和尾部通往顶层博物馆的入口。
这样就使得这一空间真正变为联系建筑中多种功能的 "街道"了。内部空间加入必要的疏散交通及扶梯。
打洞特长基本发挥完了,但是因为这一空间又产生种种别的问题,比方说其他功能空间的采光问题以及结构问题。
Ⅰ、底部功能如何采光?穿洞空间里布置的曲面楼板势必会对其下方空间的采光产生影响,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便是给这个楼板换一个材质。
将材质换为角度不断变化的木挡板,需要采光的区域角度变大让阳光射入,不需要的区域角度变小成为楼板的一部分。
这些挡板在一些区域中还可以作为踏板,成为参观者通往顶层博物馆的楼梯。
这样的挡板设计不光解决了采光问题,还成为了交通体系的一部分。
Ⅱ、结构问题而结构问题呢,建筑师在原有结构柱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圈桁架就解决了。
最后,再给建筑加一层简约的半透明表皮就可以上台pk了。
再看一遍完整过程:
结果也令人欣喜,小B成功实现弯道超车,获得了公开竞赛的第二名,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圈。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甲方后来换了块地重新又比了一次。而小B没有再参加。普通人家的孩子想飞上枝头真的是不容易啊~ 最后的人种学博物馆长这样。你猜这个从中间穿过的想法有没有借鉴小B呢?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著作权所有
允许转载,禁止修改和演绎
转载请联系微信:linxiaowu3513
图片来源:图片[1]来自于Googleearth图片[2] [3] [4] [12]来自于https://ligetbudapest.hu/图片[5]来自于http://www.ideamsg.com图片[6] [7] [8] [9] [10] [11] 来自于 https://www.archdaily.com其余分析图动图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微信公众号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id:non-standard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