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科班出身如何靠晚课拿下CELTA?
北大英美文学研究生专业
北大应用文理学院教师
中科院研究生院外语系教师
新东方国际教育教师管理部高级经理
20年教龄,CELTA Pass B优秀学员
CELTA 证书
我是谁
从2002到2005这三年时间里,我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读英美文学的研究生专业,同时也在北大应用文理学院讲了三年班课,给一群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学生讲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课。语言专业的学习有一个很有意思之处:但凡是使用了这种语言载体,生活和学术的方方面面都能够成为了解研究的对象。当时我教过的课程里,既有英语精读、英语泛读、基础写作、高级写作这样的常规课程,也有英美文化概况、新闻通讯泛读、电影赏析精听和莎士比亚戏剧这样的周边课程。毕业之后,我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外语系工作了五年,给一群攻读各种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讲“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学生们来自中科院体系内各式各样的研究院系所,例如昆明植物所、西藏高原所、计算机所、声学所等等,他们背景各异,之所以来到同一个课堂,是因为就像大学生想要毕业必须通过英语四级一样,这些未来的硕士博士们也必须通过一个“学位英语考试”才能顺利毕业。
五年大学授课生涯之后,我来到新东方,成了专攻雅思这项出国考试中的班课教师;今年的七月一日是我入职满十二周年的日子,这意味着在雅思培训业内我已迈入了第十三个年头。这么粗浅看来,即使不算上大学岁月里的家教经历,我也有差不多20年的英语相关教学经验了。
之所以要做以上的背景介绍,是因为我可能不是一个典型的Celta目标学员。这个课程(至少根据官方正版介绍)更为对标的学员群体,是具有较少或完全没有教学经验、但未来希望成为教成人学生学习英语的准教师,这一点从Celta的全称,Cambridge Certificat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o Adults,就能看得出来。对于这个课程,其实已经耳闻很久了,毕竟这是新东方内部各大教师发展平台和公号会定期发布各种相关介绍和报考信息的主推内容之一;不过于我个人而言,却是在2021年初才真正开启了这趟学习之旅、以第一手经验感受它。其实我也很多遍地问过自己这个问题:Why now?同时也曾设想过培训师是否会好奇于这一点。果不其然,在第一天的破冰活动里,就被得知了“二十年教学经验”这个信息的Tutor 提问:Why do you want to do it NOW?
这毫无疑问是个好问题,答案可以有很多层,其实在完成所有学习并取得了证书之后直到现在,我也还没有想周全。但若是一定要现在回答这个问题,最先跳进脑海中的,大约是这样几点吧:好奇心,新输入,换位思考,终身学习。
Zoom上课片段
好奇心
很庆幸自己在当了20年的老师之后,还能对教学这件事保持足够多的健康的好奇心。作为一个从小到大基本都上的是大班课、同时又被传统大班课教学工作塑造了很多年的语言学习者,我其实始终认为(直到现在也还部分这么认为):面对即将成年或已经成年的、比较有自律的学生群体来说,最高效的知识传递方式就应该是a teacher-centered class——由老师主导课堂,用正确的知识精准地轰炸听众;同时补充足够的课外学习材料和讲清楚学习使用这些材料的方式方法,剩下的交给学生本人和时间。这样的备课对于老师打磨自己课程的时间精力投入以及归纳总结提炼升华的能力要求都很高,因为要了解海量的知识、提炼其特点,以induction的方式构建成具有普适性和广泛涵盖性的知识体系,然后针对这些特点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只要总结正确并讲解清晰,确实教会了学生理解这个体系的why/what/how,学生理论上来说就能在课后按照这样普适性的方法完成更多类似题目的解答。毕竟最终上考场的是他们,教会他们解题思路也许比教会他们解答某道具体题目更有意义。可能这样的密集传递知识和方法论的授课方式会被诟病为“填鸭式”教学,但新东方大班时代的名师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这样一种授课方式并留下许多辉煌的传说,显然就不是某一个人的偏好,而是反映了那个时代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抉择。
但是这些年来,每每教研的时候都有老师提出班课的课后跟盯难度、学生独自完成任务的不易坚持等等问题,也着实意味着值得我们去思考教学形式的必要改变和调整。从我记忆中的学生时代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太久,现在的孩子(或者至少是很多大城市里的孩子)恐怕从小到大都是一路上着小班课成长的,他们更习惯的可能确是包含更多参与感(learner-centered)、有更多互动模式(teacher-students interaction & peer interaction)、在老师指导下动手动脑(guided discovery)的学习方式:恰好是Celta模式所能提供的、弥补班课模式缺憾的那些方面。既然“变化”才是唯一永恒不变的主题,那么最终能帮助学生深刻记忆、牢固掌握知识的方式,就都应该是好的方法吧。无论是在大班课的黄金年代里、老师一人为中心,还是在更注重个性化定制化的小班课乃至一对一的新环境里、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课程,皆是如此。
胡静老师和女儿
新输入
我在部门做师训的这许多年里,曾听到过许多老师(备课才三个月的新手和授课已有三年的老手皆而有之)说“感觉自己的教学和备课遇到了瓶颈”,每每听到总是感觉这话里透出一股真诚可爱的“殊不知”。此处的“不知”应当翻译为innocence而非ignorance,没有任何贬义,大约就是成年人看到一个孩子因为今天还穿不了妈妈的高跟鞋而十分苦恼时所由衷发出的那种会心一笑。成为专家的必经之路,“一万小时定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不妨来做这样一个粗浅计算,如果每天坚持备课10小时,每个月按三十天来算,三个月后就是900小时的时间付出,距离成熟巅峰真心还路漫漫其修远兮;如果每个月都上200小时课,连续不停地上课三年,此时获得的是7600小时的授课经验,似乎也还有小半路程才能真的趋于炉火纯青的化境。
当然,我也有过“新人三个月”和“授课已三年”的时刻,其实明白在每一个备课的阶段都会有相应的不同瓶颈:对于新人来说,也许是不知道修改方向的迷茫;对于成熟教师来说,也许是风格和授课思路已经日趋固化、缺少新的调整灵感。而无论是在哪一个阶段,每一个打磨课程的老师都需要一手精研现有内容、不断精修,另一手通过新的反馈和信息收入来保持与时俱进、始终跟上变化中的学生需求。有的时候,后者也能给前者提供莫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有经验的教师而言,有时候想要修改课程内容却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时候获得新突破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自己学习一种新的知识或开始备一种新的课程。
在我参加的这一期Celta教学对象人群中,除了中国学生之外,还有来自越南、马来西亚、印度、乍得等等的国际友人。他们与以往的任何学生群体相比,有着两个显著的不同:第一,有的学生可能全程只出现一次,每节课的班里学生都在变化,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在督促备课教师始终不断思考如何在保留一定课程连续性的同时也照顾到每节课的独立需求和收获感;第二,之前即使是在教另一门语言,由于老师和同学都有着共同的母语背景,对很多事情有着相同或相通的知识储备,解释很多概念和知识的时候会便利许多,因为始终知道还有终极的大招:用英语无法解释清楚或让学生理解的内容可以随时切换回母语来阐述。然而面对历史文化语言背景都各不相同的international open class,这个选择完全消失于无形,也就迫使老师一定要在课前准备中思考更多的可能性和应对方法,以求能够清楚讲解、达成教学目标。所有这些,都是新鲜的输入,对于Celta之后其它的备课动作也有可平移运用之处。
换位思考
Celta课程的总体学习包括几个大类:
1. 官网课程学习,自主阅读相关材料和观看视频;
2. 观察教学示范,看tutor如何组织推进一节语言课程;
3. 主导课堂进行八次的教学实践Teaching Practice;
4. 每次授课结束后大家一起总结、复盘优劣、听听彼此对彼此的点评和建议。
通过这几个环节,身份在自主学习、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之间几经轮换。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当了若干年老师的人来说,重回学生身份、要在短期内认真阅读学习大量材料和视频,是种颇为苦乐杂糅、难以一言道尽的感受,完成之后也不自禁地有了一丝“朕还能学”的小小自豪;观看tutor做示范的时候,由于自己也算是个资深老师了,会不自觉地带上类似“批课”般的心态,记录下demo可学习之处的同时也写了不少“tutor也可以再改进之处”;当然,等轮到自己在zoom会议室里讲课分组、监督讨论的时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等到每晚结束了TP、同组小伙伴们互相点评的时候,开始大家都还比较拘谨体面,小心翼翼地在互吹彩虹屁的间歇插入一点经过美化的小建议;等到一轮轮的TP让彼此都更加了解了,则熟悉程度与毒舌程度呈现一对儿正比上升曲线,回想起来也是有趣的moments of truth。
CELTA学习的各种资料和备课文件
终身学习
很久以前我在刚加入新东方的时候听一位名师分享,对当时他不经意间说出来的一句话印象十分深刻:“很多家长人到中年以后,脑子就变砖了,再也进不去任何新东西新内容”。为什么会印象深刻?大约是当时我刚刚成为家长不久、即将迈过奔三的门槛,被这句话背后阅尽千帆般的真切感慨给吓到了吧。于是这么多年来,我也许一直在有意无意地为了“脑子不变砖”而努力着。这不是个容易实现的目标,尤其对于当老师的人来说,因为一来总是在不可避免地重复讲过的内容;二来随着对所讲内容的越来越熟悉,将不可避免地进入舒适圈而逐渐缺乏调整改变的动力。我们总说这样一句话: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然而,这桶水不应当是从头至尾没有进出、始终僵化在桶里逐渐陈腐的死水,而是汩汩清泉不断流经而过、始终保持了新鲜度的容量为一桶的活水。怎样引入这样的活水呢?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接触尝试新知识新内容,对哪怕是第一印象中存在疑问甚至不能认同的事物给予足够的耐心去再深入了解一点儿,也许就会发现一个新的领域。
至于引入这股活水的方式?不一定是Celta,但为什么不能是Celta?
课程Input片段
我在刚加入新东方的时候,赶上了大班名师时代的尾声,也亲身体验过初代名师们各自迥异、风格千差万别但却不约而同光芒四射的风采。之后随着上小班和一对一的孩子们逐渐成长起来,越来越强调参与式、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确实一手的经历比听取二手的经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也记忆牢固。也许在任何一个时代,这两种方式都自有其更适应的人群,也会有不那么认同的观众,但多一些选择,总归是件好事儿。
所以,就在此时此刻,我依然不认为Celta是对所有问题的答案,因为一切复杂的问题可能都并没有唯一的简单答案;作为一个短期培训课程,Celta像所有课程一样自有其优势,当然也就同时会有也许不令某位学习者不尽然满意的地方。对此,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当我们的学生前来上一轮短期培训课程,带着很高的有时甚至是略不切实际的期待,即使他们遇到了这个领域内最优秀的一群老师,也仍有可能对课程中的一些内容感到满意、而对另一些内容并不全然认同吧?Celta也许并不是完美的培训课程,但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人群,从而也就开启了求新求变的可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