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上线,迎来首批青少年体验官
上海市档案馆依托1.7亿幅海量数字化馆藏档案资源,历时一年多设计研发而成的档案数字化转型最新成果“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上线。6月13日,一群来自上海工商外国语学校的同学走进上海市档案馆新馆,作为档案思政课堂暨“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探究体验课的首批“体验官”,化身城市历史探险家,跟着档案留下的线索探寻城市奥秘,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课程,更深入地了解上海的发展历程和人文底蕴。
该体验课是2023年上海市“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之一。作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档案馆创新大思政课模式,更好地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依托最新上线的“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设计了这一开放式的历史探究课程,并为此在市档案馆新馆学生课堂专门定制了“跟着档案观上海”互动大屏。
“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网址:https://dh.archives.sh.cn/,市民可通过电脑、手机随时畅游这个城市记忆数字空间,跟着档案认识上海、发现上海,感知这座人民城市的过往和现在,收获更多数字档案文化体验。
这是一棵跨越时空的“城市记忆之树”。它以10余幅不同历史时期的馆藏地图为基底,生动呈现了上海近代开埠至新时代180年来城市发展的图景。平台首期主要聚焦黄浦江、苏州河这“一江一河”交汇处及周边区域,展示了50余个重要历史建筑的变迁过程,其中既有法邮大楼、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等20余座外滩沿线建筑;也有百老汇大厦、上海邮政大楼等虹口北外滩建筑;城隍庙、人民广场、旧工部局大楼、外白渡桥、四大公司、南京东路等城市地标;更有中共一大会址等14个红色旧址。人们可通过档案跨越时空界限,足不出户了解发生在其中的故事、居住在其中的人,深入感知这座中国最早现代化的城市、红色之城、人民之城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底蕴。
这是一座可以自由探索、发现城市奥秘的知识宝库。通过档案关键词自动生成每座建筑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如同血管经络一般,把建筑、历史事件以及身处其中的人通过数字人文工具串联起来,人们可以自由探索感知城、事、人之间的内在联结,让埋藏在档案中的隐秘历史通过数字技术清晰呈现,也让上海这座城市的“有机生命体”变得更加鲜活。
这是一个汇集档案研究成果的人文平台。依托近年来市档案馆倾心打造的《跟着档案看上海》等研究成果和丰富的馆藏档案构建的多维度数据库,您可以阅读档案讲述的上海故事,感受上海的城市荣光。平台从数据库调取相关档案内容,通过配音、配乐等创建生成流媒体短篇故事,供市民或学生群体学习了解相关城市历史。首期将推出《党在这里诞生》《人民广场的变迁》《老城记忆——城隍庙》等多个故事。未来平台将定期推出新故事,让市民一起跟着档案,细细品味,观察洞悉上海的前世今生。这是一个具有拓展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的共建平台。平台首期推出的1000多份档案,仅仅是“浩如烟海”的城市档案中的极少部分,更是上海丰富而又多面的城市记忆中的“沧海一粟”。市档案馆期待有更多机构能参与到平台建设中来,共同构建起一个市民群众能亲近、可参与、有收获的“数字家园”。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条件下,平台还将开放社会公众参与建设的渠道,添加内容信息、对平台内容提出意见建议。未来,将有更多区域被持续点亮,建筑点位不断增加,城市血脉日渐丰满,在数字空间构建起一座有温度的数字孪生记忆之城,它将是上海的“城市记忆共同体”,我们的城市文脉与历史记忆,都将在这里留存。
图片:叶辰亮
编辑:许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