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产电视剧未来怎么走?以“大上海”之气象万千,锻造更多精品
《功勋》《超越》《风吹半夏》《梦华录》《三体》《破晓东方》《人生之路》……它们共享一个称谓——“沪产电视剧”。在“神仙打架”的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选中,这7部剧一同入围最佳中国电视剧的提名名单,也成为沪产电视剧新时代十年来成绩单的精彩剪影。过去十年,《功勋》《超越》《大江大河》《小欢喜》等10部沪产精品电视剧荣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国内表彰电视剧的四大权威奖项。
昨天的优秀沪产电视剧研评会上,收录了50部佳作的《新时代优秀沪产电视剧集粹》首发。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顾问李京盛说:“这些沪产剧中,既可以体察‘沪上人家’的情绪心态与人生况味,更可以从中洞察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轨迹。”
继往开来之时,“大上海”一词被反复提及。人们期待——沪产电视剧能以“大上海”之大格局、大气象,锻造出更多精品力作,把某部作品、某个时段出圈刷屏的“偶然”转化为百花齐放、常开不败的“必然”,为国产剧的繁荣发展、为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厚植“上海文化”底色,
在守正中传承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电视剧的创作重镇之一。许多观众对经典国剧的记忆,都绕不开《围城》《蹉跎岁月》等沪产剧。
编剧王丽萍、导演傅东育,如今都是赢得观众口碑的金牌创作者。回望来时路,他们不约而同提起“前辈”“传承”。老一辈艺术家、经典作品教会他们的本事,里面蕴藏“上海文化”的基因底色,让他们受益至今。
在上影,王丽萍从《围城》导演黄蜀芹那里得到了“关注时代”的秘钥,眼下,她正与一部现实题材剧本“死磕”五年,“想要写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的故事”。也是在上影,傅东育在四个不同的车间体验过工业化体系的雏形,前辈的言传身教,他一以贯之,熔铸进了自己的《风吹半夏》等作品。
在他们看来,写上海故事、中国故事,就是要找到独特视角,把普通人融入大时代的脉搏;创作振奋人民精神力量的作品,就是要以工匠精神秉承安静、沉着的心态,摒弃浮躁、膨胀的作风。
上海演员吴越分享了表演背后的初心与真诚,“一段表演是否动人首先取决于它是否来自真诚,真诚是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然后,带上尊重、善良和热情,与包装无关,远离偏见傲慢,这样一路下来,自始至终,便是美!”她回忆自己在46岁那年接演《我的前半生》的经历,这是她第一次演所谓“反派”,第一次承受着家人生病与工作的“兵荒马乱”,也是第一次在播出后感受到网友对反派形象铺天盖地的愤怒,却也最终收获了更多的自由,“我开始体会到,一段扔掉杂念轻装上阵的表演是多么自由,让人快乐。”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沪产电视剧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上海文化”的底色中。三十多年前的海派电视剧深深打动过观众的心,也成为那个年代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主流,“它们以成功的艺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创作,植根于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沃土,是以高扬地方的文化优势和审美特色等因素优化组合的精品力作。而新时代的沪产剧,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守住那些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过的优秀传统,并与时俱进地发扬光大”。
立足文学沃土,
在经典的滋养中再上层楼
仲呈祥以《平凡的世界》与《人生之路》为例,直言上海出品改编了“改编的新鲜经验”。“《平凡的世界》是忠实于原著精神价值取向和基本人物形象关系、故事主要事件和时空的一种成功改编;《人生之路》是根据小说《人生》部分情节改编,拓展了时空,时间向后延伸,空间由陕北扩展到上海。”
事实上,为改革开放凯歌前行的《大江大河》、讲述上海解放第一年的《破晓东方》都是立足文学沃土,在经典的滋养中再上层楼。而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的《庆余年》,“穿越”式叙事激发出古今价值观碰撞的奇妙火花;《梦华录》的热播顺应当代民间古代文化热潮以及学界“宋文化”热。著名文艺评论家郦国义提出,如何推动、加深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双向奔赴”和“双向赋能”,已成为一个热门的实践课题;“而经典名著传播的美育引领,也应成为两个‘双向’的题中应有之义,引起业界和媒体的充分重视”。
正在筹备中的《风雨宝兴里》和《千里江山图》则是极为典型的上海IP、上海故事、上海制作,后者改编自作家孙甘露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同名小说,有望最大程度再现历史景观,在传统的谍战剧版图里点亮真正的上海坐标。
融汇城市精神,
展现中华民族的“大”风貌
今天,我们要如何创作沪产剧,在中国故事里如何刻画在上海生活、奋斗的人们?柠萌影业创始人苏晓说,奥义就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与“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中。
从近年来涌现的都市题材作品来看,《小欢喜》《小别离》《小舍得》《小敏家》《心居》《安家》等作品以家庭、职场、婚恋、教育、住房等民生话题为切入点,写出当下都市人的生存状态、情感需求、人生选择。同时,《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等女性题材作品,也在叙事中融入了严肃的思考,传递出新时代女性的新风貌。李京盛认为,这些作品“让观众清晰地体察到了在大都市万象纷繁的背景下,生活的涓涓细流是怎样的日夜奔腾不息。”
沪产剧的“闯劲”这些年来有目共睹。年初热播的科幻剧《三体》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为中国科幻电视剧扬起了新的旗帜。而正在筹备的《赤子之心》《理想的天空》《保险人生》《英雄联盟》等一系列作品,大胆进入创作的“先行区”。“在沪产剧的队伍中,一批敢作敢为的创作者们,以一系列精品剧正面回应着大众对现实主义佳作的盼望,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可供参考的标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影视编剧梁振华说。
沪产剧在着眼烟火弄堂的“小”确幸之外,也展现着中华民族的“大”风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毛尖为新时代十年沪产剧的全国视野与追求点赞。《大江大河》《风吹半夏》《破晓东方》《光荣与梦想》《特赦1959》《猎狐》《埃博拉前线》《特战荣耀》《超越》等作品都在不同的经纬度上,书写属于时代的故事。她说:“这些沪产剧叙事丰富了、也改变了‘Made in Shanghai’的摩登本质,真正打开了‘大上海’的格局,也把‘大’变成一种更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前缀。”
>>部分发言摘编
■ 著名文艺评论家 郦国义
时代风云文学沃土催生了荧屏力作
新时代沪产电视剧创作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缘由就是充分重视对文学名著的改编,是时代风云、文学沃土,催生了荧屏力作。
面对文学的富矿,上海的电视剧创作者首先注重在选题的策划和开掘上,努力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时代精神为标尺,以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创作主旨,努力让荧屏闪亮时代的精神灯火。在改编中尊重名著的精神内核,尊重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塑造,延续原著文脉,承袭文化基因。同时,又充分发挥电视剧作为改编主体自身的艺术特长,以满足受众与时俱进的审美追求。
文学经典和文学名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积累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从中遴选题材、酝酿改编创作,萃取传播传统文化的精华,这正是在建设新时代新文化的征程中,我们电视剧改编名著所面临和肩负的时代使命。
■ 著名导演 傅东育
发乎情动己心,真实面对内心及作品
我理解的“沪派”影视创作是讲体系、讲创作规律、讲工业流程的。早在20世纪初,上海就已经是中国影视行业的摇篮和先驱,多年积累出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严格的规矩和细致的流程。
我现在仍清晰地记得,刚入职上影厂时,要发一个“小蓝本”:各部门的工艺流程、创作要求都有章可循。这是浸入骨脉的工艺精神,是工业化体系的最浅显外化的体现。我在这样的体系里,经历了道具、服装、洗印、剪辑四个车间以及现场场记的训练,当成为一名导演时,以往所养成的规矩已成为习惯。按部就班、仔细讲究、精益求精、不将就不对付的“工匠精神”自然而然地呈现在我的作品中。
上影太多前辈作品,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秉持着必须“发乎情,动己心”后,遵从“从善念出发,用美好的方式表达,以求真实呈现后真诚的感动”创作路径。谢晋导演说过:“作为导演,你没感动,怎么动人?”这种自觉实事求是的自我要求,是上海制作的传统与风格,说风骨也行。作为后续传承者,我在创作中秉持着前辈言传身教的传统,努力要求自己“不妄言,不违心,不迎合”,真实面对内心及作品。
■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编剧 王丽萍
表现时代抓住时代,应是编剧的立场
1999年6月,我作为人才引进到上海,怀揣热情,拥抱上海。24年过去,我在这里创作了《错爱一生》《保姆》《生活启示录》《媳妇的美好时代》《岁月如金》《双城生活》等20多部电视剧作品,先后获得国内外大奖,作品也被传播到非洲、美洲、欧洲,受到海外观众的喜爱。
上海的城市精神,上海的前世今生,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这里激荡交融,也给了创作者滔滔不绝的创作源泉和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记得当年我写了部电视剧《女子公寓》,导演是郑大圣,剧本写的是来上海打拼的外来妹的故事。起初总觉得差一口气,那时,黄蜀芹导演作为艺术总监跟我聊剧本。黄导说:“一个故事,特别是现实题材需要跟紧扣时代。为什么不把故事发生的时机,跟上海当时的‘蓝印户口’相结合呢?”她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表现时代特征、抓住时代的特点与独特性,应该是编剧的立场。到今天,我都受益匪浅。
上海每一天都日新月异,创作者如何从丰富世界里找到独特视角,特别是沪产电视剧的新视角,是值得探寻的。前不久,我在普陀区采风,那里的半马与苏州河两岸的变迁让人心动,借一部电影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我说上海半马是“一直跑到天荒地老”。上海题材、上海故事精彩纷呈,需要我们探寻用独特视角去表现和抒写。
■ 著名演员 吴越
每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电视剧
演员的工作是创造美。所以我经常为自己是一名演员而感到满意,所以每次开机前的焦虑,总会随着一场戏一场戏的拍摄释放,尤其拍完那些大的情绪上的戏,晚上总是会睡得尤其的好,放松和深度。就像跋山涉水回到家园之后的安全、治愈,和踏实。这种心满意足带来的“充实”是那些制造焦虑的数据们无法打扰到的。
每个时代都会诞生自己的艺术,就像每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电视剧一样。它的好坏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那么此刻的网络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不清楚!但我很清楚一件事,作为一名中年女演员如果一不留神踩进“颜值论”的世界,是一定很尴尬的。
很幸运,2016年冬天,在上海,我拍了《我的前半生》。现在回头看这部戏,它给我带来的成长是不可思议的。《我的前半生》,46岁的我,第一次演所谓的“反派”,第一次了解什么是“热搜”。
再后来,我开始体会到一段扔掉杂念轻装上阵的表演,是多么自由而让人快乐。真没想到,年轻时不停出发寻找的,居然在停下脚步的时候,回头看到了。而那个起初除了热血热爱之外一张白纸的年轻人,居然成了此刻我最向往和最心生羡慕的!再没有什么,比得到成长更重要的事了,表演如此,艺术如此,做人如此,生命如此。
祝福我自己和所有同行们,在艺术之路上走得坚持坚定,走得自由洒脱。
■ 上海柠萌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苏晓
写出上海城市精神,努力走向世界舞台
这么多年了,上海变化翻天覆地,但是对人的认知是改变最慢的。对人的认知其实就是对文化的认知,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上海题材电视剧大家印象最深的还停留在电视剧《孽债》的年代。我们在上海取景拍了很多剧:《三十而已》《小舍得》等等,把上海拍得很美很国际化,但是镜头不敢直接塑造上海人,剧中人物的地域特性都是淡化、虚化的,怕全国观众不喜欢。淡化了上海人其实就是淡化了上海的文化,这也是创作者文化上的不自信。
很荣幸这次总结沪产电视剧十年50部剧的片单中,柠萌影视入选了12部,而且全部是现实题材作品。有人说,柠萌的剧有一种鲜明的味道:制作都很精致,聚焦都市中人的故事,切中百姓日常生活的话题,呈现温暖真实的调性。的确,这种创作风格是城市文化鲜明的烙印,是创作的优势,是品牌,但也有局限性。
扎根上海,柠萌做剧不能躺在既有风格的舒适圈,必须寻求创新突破。我想提出两个方向,也是心愿。其一,塑造当代的上海人,写出上海的城市精神。这次创作《风雨宝兴里》,我们反复咀嚼上海城市精神16个字,把它放在历史的、当下的、甚至未来的视角下去感知、去读解,希望在上海狭小逼仄的弄堂里能走出一个个大写的“人”。
其二,努力让沪产电视剧加快走出去,走向世界舞台。沪产电视剧有潜力在国际主流平台上与欧美剧、韩剧、墨西哥剧争夺流量和用户,让全球观众通过我们的古装剧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我们的都市剧感受上海国际化生活方式的前沿思考;通过我们的科幻剧感受中国人独特包容的想象力和文化主张。
文丨王彦编辑丨吴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