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arents who will do angthing to get their children into the right school ”
这句话出自于印度口碑电影《起跑线》,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父母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进入一所好学校?”
影片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的夫妇,为了让女儿上本地区最好的学校,费尽心思为女儿争取入学名额的故事。
为了赢在起跑线,他们开始了抢夺资源的浩大工程。为了女儿能够快速融入上流社会,干脆举家搬迁到学区房。
为了能让孩子得到入学资格,父亲早晨六点就起来排队抢名额,却发现很多家长半夜12点就带着被子开始排队!
为了让学校能顺利录取女儿,夫妇俩也开始上培训班,打扮成精英人士,背模拟面试题的答案。
丈夫不解为什么非要让女儿读私立学校,公立学校不是也挺好的吗?妻子严肃的回答:
“只有送她去顶尖学校,她才能去构建自己的未来!”
“去不了好的幼儿园,就上不了好的大学,那么她去跨国公司上班就更无可能!”
“英语非常重要,在我们国家,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
“成为这个阶级最好的办法,就是读最好的学校!”
拉吉夫妇为了女儿女折腾的鸡飞狗跳,但最终入学录取名单上,却没有女儿皮雅的名字,女儿被拒绝的原因,是因为父亲拉吉只是一个服装店老板,而学校并不想要一个服装店老板的女儿。
影片中,为了让女儿赢在起跑线上的拉吉夫妇让家长们产生了共鸣,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择校比赛中,他们面对重重关卡勇于各种尝试,也手忙脚乱地制造出诸多笑料,甚至变得有些滑稽。
但他们绝对不是“小丑”式的人物,回到初衷,无非是抱着一个极为朴实的愿望,“我只想我的孩子能被录取”。
拉吉夫妇只不过是万千家长的一个缩影。“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家长们的共识。
与此同时,“现实版”的起跑线也在生活中不断上演着。
最近,一套“网红地下室”刷屏了整个社交圈,原因正是在于它的交易价格,这个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爱民里小区的地下室,以1050万的价格成交。
1050万?就买一个地下室?再看看房子相关配置,面积只有91平方,家具只有三成新,小区绿化面积小,治安也比较差,怎么看也不值1000万,有这些钱,都够买二线城市的一幢小别墅外加精装修了,为什么要去住环境恶劣的地下室呢?
很快,有机智的网友立刻指出了关键点:1000万,买的不只是房子,还有珍贵的教育资源。
这个小区的房子,是北京出了名的学区房,它的东门出口就是北海公园,北门出口是北京四中,皇城根小学,西什库小学,西门则是北大第一医院,北京三中初中部。
而北京四中作为北京市重点高中,因其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素质高且成绩优异,一直被家长们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相传只要上了北京四中,就相当于一只脚跨进了清华北大,而要考上北京四中,小学初中的教学资源也马虎不得,为了让孩子读名校,学区房被“一炒再炒,一房难求”。
中介公司的经纪人丁先生表示,买房的客户绝大部分都是给孩子买学区房的家长。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
学区房的价格一涨再涨,从2015年开始,北京学区房一平米均价超过10万,曾创下49平米的窝棚交易上千万的记录。
古有“孟母三迁”,如今的家长的也不遑多让,不惜花重金为孩子投资教育。
然而面对教育促使阶层流动的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做父母的不仅承担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也承担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中产阶级的父母既怕阶层固化,下一代无法攀爬,也怕社会结构转变太快,稍有不慎就下滑。
而对于寒门家庭来说,纵然有政策送孩子去重点学校,也会被巨额的课外活动费“劝退”。
在精神重压下,当今的父母,确确实实陷入到了焦虑之中:“如何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这个“起跑线”不仅仅设给孩子,也设给了家长,在这种压迫感下,不少家长给孩子报起了早教班,更有甚者还报了胎教班,除了在学校正常上课以外,家长们更是比赛似的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
一位80后白领妈妈为即将上小学的孩子列了个学期清单,暑假开销加课外学习的费用达32万元。除各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夏令营以外,总计20个课外兴趣班。奥数班,英语班,绘画班,舞蹈班,钢琴班,应有尽有,小孩不堪重负,甚至连睡觉也变得奢侈起来。
不少家长表示,自己也不愿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但是别的孩子都在学,自己的孩子不学,实在怕开学了赶不上。家长们的焦虑通常来自于两方面:
焦虑来自于对比—别的学校有,别的孩子在学
焦虑的家长总能在“对比”中发现落差,千方百计抢先出发;总试图领先于人,而担心屈居人后。于是,在无休无止的自我较劲和竞争妄想中,家长们不断给孩子增加重负。
焦虑来自于选择—学和不学,就在一念之间
选择买房或交择校费,还是选择优录?选择A校的幼小衔接,还是选择B校的俱乐部?选择高中出国,还是选择国内高考?
不夸张地说,中国家长面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选择时,之所以“举轻若重”,甚至患上选择恐惧症,是因为他选择的不是某一种现实,而是在选择未来。
父母的焦虑无可厚非,但家长们同样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究竟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在精神重压之下,很多家长随波逐流,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方向,一味的逼孩子用功读书,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们的口头禅永远都是:“我是为了你好”,但这种“好”只建立在物质关怀和希望寄托的层面上,忽视了与孩子精神层面的交流,也忽视了孩子性格的培养。
不少家庭只要求孩子”成绩优秀,工作出色”而不在乎孩子是否“品质优秀,性格开朗”结果培养出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不仅这样对待他人,同样也会这样对待身边至亲的人。到那时,做家长的再恍然大悟,后悔不已,也没有任何挽回的办法。
即使身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家长们也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千万不要迷失“物质教育”的迷宫中,扭曲了教育最初的本质,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