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庆典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仪式,也是人们繁忙生活的“调味品”。中世纪人们会在闲暇之余举办节庆,并常常用神圣的眼光看待节日。在当时,人们虽然不会SHOPPING购物,但也同样载歌载舞,好不快活。
一、中世纪繁盛节庆的历史背景
中世纪盛期,随着市民财富的积累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城市的庆典生活开始出现。与希腊罗马时代的城市节庆不同的是,中世纪城市节庆的宗教气氛更浓、崇拜的对象由众神祇变为了耶稣或圣母。为体现城市的优越地位,治理城市者及市民均热衷于举办“节日比赛”。如此一来,节日庆典的规模和氛围一度成为市民们向外邦人夸口的凭据,人们经常会为哪座城市的庆典规模更大争个你死我活。
节日中喧嚷拥挤的城市
一定有人会产生疑惑,中世纪既没有购物广场和商圈,也没有汽车飞机等载具供人长途旅行,人们在节日里快活个什么劲儿呢?现代节日的商业氛围的确太重,以至于冲淡了往日人们迎接传统节日的憧憬感。中世纪市民过节,并不单单是为了肉体感官刺激,或满足消费欲望,节日往往与个人荣誉、宗教虔诚和社群认同感相关。
二、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南欧节庆风格:政治性与娱乐性相交合
佛罗伦萨是迅速发展起来的工商业城市,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如同上海在东亚的地位。繁忙的经济活动、持续不断的政治斗争、谨慎严密的外交活动,共同组成了佛罗伦萨发展史的不同侧面,这种特征也体现在城市节庆中。可以说,佛罗伦萨的每一个节日背后都带有强烈的目的或动机。
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的节日风格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节日是约定俗成的“周期性节日”。受民族传统和历史习惯影响,佛罗伦萨人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日期参加宗教祈福、狂欢游行、纪念圣徒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表面上纪念圣徒的活动往往是假借圣徒之名纪念城市战争胜利或重大纪念日。比如著名的巴纳巴斯节就是为了纪念佛罗伦萨曾经在帕蒂诺的胜利,圣安妮节则是为了庆祝雅典公爵被顺利放逐。
周期性节日最大的作用在于,它能够不受统治者意志左右,每年在固定时间内为民众提供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这样的庆典据说每年大概有近40天。每当节日来临,市民们往往能欣赏到优雅的音乐舞蹈、观赏性的骑士比赛。城市执政者还会花大价钱延请各地的奇人异士来佛罗伦萨表演绝技,据说欧洲最早的魔术表演就出现于佛罗伦萨。
仪式性的骑士比赛
一些统治者不惜代价组织庆典,还会临时签发减税凭证,以吸引各地货商来到城市。街上到处都能看到穿着华贵的贵族男女,有时外地游客会专程趁着节日来佛罗伦萨消遣。教士阶级也积极参与庆典,以期宣扬神圣统治阶层的圣洁和威严。教士的游行队伍往往走在执政团长老和高级官员的队伍前面,他们穿着奢侈的圣袍,长长的袍尾后紧跟着低头吟唱圣诗的修士们。他们有时会展出某位圣徒的法器或遗骨,常常吸引来老百姓们好奇的目光。
节庆日:模仿中世纪教士阶层穿着的市民
第二种节日是根据外交需要组织的“迎接性节庆”,这种节庆的政治氛围最浓。由于意大利半岛政治纷争剧烈,各城市之间,城市与教皇之间,城市与西班牙、法国等王朝之间,力量对比不断变动,因此城市的外交行为显得异常频繁。1386年,匈牙利大使访问佛罗伦萨。归尔夫党派出穿着五彩锦衣的骑士团出城列队迎接,甚至还在当晚燃放了几十排火焰炮(可能是一种烟花)。这些面容姣好、身材挺拔的骑士就是佛罗伦萨的仪仗队队员,他们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形象。
由于同那不勒斯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佛罗伦萨在1495年查理八世攻占那不勒斯后“举城欢庆”了三天三夜。据说当时的城内充斥着被视为偶像的法国士兵和雇佣兵,佛罗伦萨人甚至将桌椅摆放在街头,挨家挨户邀请士兵们入座进食。执政还特意在城市街头安排为士兵们服务的舞女,供其作享乐之用。
士兵们参加节日宴
三、以英格兰为代表的西北欧节日:淳朴虔诚
与“皮笑肉不笑”的佛罗伦萨人不同,淳朴的英格兰人对待节日更加单纯虔诚。可能是因为经济和政治建设没有意大利人发达,英格兰人在中世纪对农业的依赖决定了当地居民的质朴和简单。大家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很尊重节日庆典。
英国的节日同样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人们依据节气、天气安排的周期性节日。由于苏格兰和爱尔兰一直是欧洲历史上“修士敬虔主义”的代言人,因此整个不列颠岛上的宗教节日气氛相当浓厚。比如春季1月6日的主显节到3月21日的复活节,既是燕麦、豌豆、大豆等作物亟待成熟的时节,又是需要基督徒们虔心祷告、体会神恩的两个节庆。
孩子们围绕在乡村牧师前
进入夏季,8月1日的收获节是农作物最终收成前的复耕和护理阶段。农人们在翻土施肥和摘除杂草后,会有庄园修士为收获祈福。从即日开始,直到秋季的圣米迦勒节为止,这段日子里农民们会为丰收祷告,并在米迦勒节当天收割庄稼。由此可见,英格兰人的节庆的确是从“宗教和土地”中生长出来的纯粹的节日。
人们既没有疯狂的宴乐,也没有奢侈享受的欲望,反而会在节日期间拿起锄头加油干!比如在主显节后的第一个周一,人们会在田地里举办耕地比赛。农民们分为几帮,分别拖着笨重的蠢犁,但凡这尊犁被拖拉到谁的地上,谁就要获得承包人给出的一便士钱,最终收集钱币最多的一组胜出。在圣马丁节,农民们虽说好不容易才舍得放下手中的农活,但却要到厨房中帮助自己的妻子炙烤牛奶布丁和酥饼。这样勤恳的过节方式是值得敬佩的。
在节日中难得“下厨”的男人和孩子们
第二种节日是英格兰城市中的礼仪庆典,这种节日是在英格兰王权巩固之后,由伦敦逐渐推向各大城市中的。在基督教圣日里,为君主服务的行会长老或城市管理者会郑重举行节日仪庆。在15世纪的诺里奇,一共有63个行会参加了“基督圣体节”的节日演出。其中铁匠会负责演出场馆的临时搭设,织工负责演出服装的定制。人们相互配合,演出多以戏剧、默剧或吟唱歌曲的形式出现,每一段戏剧都可以被视为是一场有警戒意味的演说,彰显了基督教站在人类救赎视角下的视觉盛宴。
中世纪的节日戏剧
文史君说
仪式庆典不仅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归属感,还能够强化同一座城市居民间的好感和认同感。通过在城市内部创造出团结和谐的气氛,庆典同时还能实现特殊的政治功能。除却佛罗伦萨的礼仪庆典外,其他各大城市的执政官均期望在节日庆典中出资巨额赞助费,以便被市民们铭记,最终在选举中拉得多数票。据资料记载,15世纪的佛罗伦萨虽然经济地位走向衰落,但这座城市用在礼仪庆典上的费用却跃升至意大利半岛之首。在这种“竞相奢侈”的腐化氛围当中,金钱被用来当做投机资本使用,怪不得意大利最终会走向全面的衰落呢。
参考文献
王挺之:《欧洲文艺复兴史:城市与社会生活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罗淑宇:《迁徙中世纪晚期英国自治城市的庆典仪式及社会功效》,《兰州学刊》2010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瓷国垃圾堆)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