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严峻化和市场需求的高端化,就业市场对会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高素质复合型会计毕业生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寻求到更多发展空间及途径。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培养这一类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的重任。文章以无锡太湖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
关键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会计学专业
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背景
2017年,财政部会计司暂停了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以及可能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预示着会计行业管理即将更加严格,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可能即将迈入能力远大于证书的时代。我国会计行业如今面临着基础工作者供大于求,中高端从业者稀缺,职业素质低下以及会计兼职现象严重的情况,行业改革也是迫在眉睫。为了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需求和国家教育指导方针,如何完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高校会计专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无锡太湖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究。
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应该是新时代下具备全方面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三位一体模式。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知识结构要基础化、综合化和前沿化。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是关键,拥有开拓的跨学科或跨专业知识是提升。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除了大学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之外,当代的会计专业学生更应该具有创新、创业和创造的能力。本科会计专业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会计处理的认识与掌握,更重要的是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会计的相应管理方法,并能将理论和相应的方法运用于实践,为企业和行业解决实际问题。高素质的人才一般都要求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共享化趋势使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国内外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财务丑闻证明会计人员违规违纪的现象日趋增多。因此,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会计人才培养应该尤其要重视会计人的职业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培养。综上,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较系统掌握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专业人才。
三、无锡太湖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
无锡太湖学院是一所以工、商为主,其他学科协同发展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作为无锡太湖学院的龙头品牌专业,从创立至今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无锡太湖学院会计学专业共有2700多名学生,为更好地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会计学专业为每一年的新生都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模式。下文以会计学专业2015年与2016年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在2015与2016两个版本的培养方案中,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均定义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略显大而空泛,这样的培养目标起不到明确的实际指导作用。其次,此培养目标没有根据无锡的地方特色、会计行业的社会需求等因素来设计,也没有清晰定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岗位,体现不出无锡太湖学院的办学特色。
(二)培养方案体系不健全。从现阶段太湖学院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体系上看,首先,课程体系过于单一和专业化。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独立实践课程。从中能够看出,太湖学院会计学课程体系在专业课方面和其他高校都高度相似,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其次,会计是一门非常注重实务实践的专业。尽管2016版的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调整了独立实践课程的学分要求,但是实际会计专业实训课、实践课没有作为主干课程设置,学分和学时比重较低,总的会计实践实训学时只占到专业要求的实践学时的16.36%。
(三)课程考核形式单一。会计专业课程仍然偏重理论教学,绝大部分课程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仍是仅通过纸质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进行,考试形式过于单一,且强制性要求的题型多,这就造成教师难免会加入一些没有考察意义的题型,譬如名词解释,学生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通过考试,并不注重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及举一反三的能力。目前的实验课程,由于软件内容设置单一且系统过于落后,大部分只是不断重复操作,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考试采用上机的形式,但经常遇到服务器崩溃的问题,从而导致考试非常不顺利,学生上这些实验课实质上是浪费了接触会计实务的时间与机会。
(四)职业道德教育不充足。在全球信息共享化的趋势下,会计专业不单单对实务能力要求比较高,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更高。自2010年来,国内外每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截止期前后,都会陆续爆出一批财务丑闻,这种现象反映出的是现代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低下以及部分审计师的不尽责,社会大众也越来越质疑和谴责会计行业管理与会计师职业道德。太湖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中尽管有一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但是其中财经法规的内容占大部分,会计职业道德内容非常少。除该门课程和审计学之外,培养方案中没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是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这就说明该培养模式依然没有紧跟时代前沿,忽视了对会计学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育。综上,太湖学院会计学专业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也在其他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为适应市场需求,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培养模式亟待改革。
四、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更新完善培养目标。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既要遵循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更要找准定位,体现出自身特色;既要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提升知识的宽泛性和多样性,主要着重学科与学科间的交融交叉,使学生能具备不同行业所需的基础核心知识,从而增强会计的管理职能。基于此,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目标应该立足江苏地区制造业、电子计算机、高新技术等优势产业,依托商学院相近专业,交叉工科、计算机专业,结合会计学专业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培养具备会计、审计、税务等方面的核心知识能力,具备金融、国际贸易,土木工程、电子信息等交叉学科专业核心知识,熟悉国际和我国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熟练掌握与应用计算机和各种财务软件,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实务工作能力,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专门人才。
(二)修缮定制培养方案。首先,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应深化会计学专业与管理学专业结合。会计学培养方案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要掌握现代企业理财、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备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此专业要求为学生毕业之后进入金融行业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奠定扎实基础,让学生不仅仅能够胜任会计岗位的工作,更能够为企业的财务及经营管理提供专业的意见。其次,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将会计学专业与工科类专业复合。通过复合培养,交叉土木工程、产品设计等学科,使学生了解产品设计及生产工艺流程,使学生能熟悉特殊行业,如建筑业、房地产行业的特殊内在,为毕业生的就业拓宽道路。第三,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将会计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复合。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在熟练运用信息化软件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编程编译能力,使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实现将财务软件与企业实际资源相整合,实现“二次开发”。最后,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要将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应加强与当地各类企业的交流,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配备校外实践导师,为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学校应聘请国内外会计专家及学者为学生及教师进行各类的专业与形势讲座,让学生和教师都有机会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情况,拓宽视野。
(三)改革修缮考核体系。高校不应拘泥于传统的纸质闭卷考核形式,无论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首先应建立考试云平台,操作便捷,且能够实现考题多样、一人一卷及综合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对于考题类型应根据每门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设置,而不是全校所有学科统一规定。其次,教师在考核过程当中对于成绩的把握不应拘泥于传统的点名、作业和考试,更应该注重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最后,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实行形式多样的考察。课程的考察方式不一定要使用闭卷考试,也可以是课堂案例分析考察、情景模拟分析考察等,这些形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强化道德培育。新的课程体系匹配理论教学体系,开设不同方面的职业道德培训,增设各类情景模拟实验,让学生尽可能充分体验真实的财务世界中会计所可能面对的道德困境,以培养学生遇事不慌不忙,坚守职业操守解决道德困境的能力。
五、总结
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所有高校乃至全社会紧跟教育前沿理念,应用学科交叉交融,产学研相合作互利培养的模式。同时学校也需要加大资金投入,配备硬件,提供丰富的物质保证,也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为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唐秋烨.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1,(12).
[2]周文兴.构建科学的课程模块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的探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6).
[3]齐殿伟.会计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6,(6).
[4]刘金彬,胡世强,杨明.基于能力导向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以成都市“会计学”特色专业为例[J].商业会计,2014,(8).
作者:成晓婧;吴婷 单位:无锡太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