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本报讯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王健) 社会的不断进步催生一些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报一些补习班,培训教育市场异常火热,各类线上线下教育培训班越来越多,招生情况火爆的同时,随意更换老师,培训质量不佳却以种种理由扣款、不退款等问题,成了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蓬莱市民刘女士给孩子报了一个课外辅导班,当时交了3200元学费,商家负责每周一次的课程辅导,然而刘女士发现该辅导机构的老师更换频繁,辅导她孩子的老师在上了几次课后也离职了,此时培训机构承诺新老师已应聘好,备课后会上岗。孩子上了两节课后跟刘女士反映,新老师上了两次课就是照念PPT,还经常念错。一周后新老师也离职,也没有其他老师及时替补上岗,导致两个月孩子没有课上,刘女士对该机构的服务态度及培训效果很不满意,遂要求商家退还费用。双方经多次协商不成,将此事投诉到了蓬莱市消投中心。
消投中心接到投诉后,立即与教育机构了解情况,经核实,刘女士反映的情况属实。只是双方对退款金额有争执,刘女士要求全额退款,而培训机构只同意退一半学费。《山东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从事培训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主动向受培训者出示培训资质的相关证件,如实告知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师资状况、培训地址、学习时限、收费项目和标准、退费办法等情况,并与受培训者签订书面合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从事培训服务的经营者应当退还有关费用,并承担赔偿责任:(一)不具备法定资格而从事培训服务的;(二)以虚假招生简章或者广告欺诈受培训者的;(三)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者增加收费项目的;(四)擅自降低培训标准,安排不合格的教学人员从事培训活动,或者不提供相应的教学设备和设施的;(五)以不正当理由使受培训者提前终止或者延迟学业的;(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侵害受培训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经消投中心调解,培训机构退款1900元,消费者满意。
针对教育培训类投诉突出的问题,蓬莱市消投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 查看培训机构资质。建议消费者查看是否具有制式场地、培训教材、试听课程,查看培训场地是否有课桌椅和黑板,查验其证照和资质等,从外观和硬件设施了解该培训机构是不是“游击队”,也可以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看其是否按时参加企业年报、有无行政处罚记录等信息,或者通过教育部门的网站了解其口碑、知名度和信誉度等。
(二)查看协议约定条款。消费者在与培训机构签订协议时,建议消费者应仔细查看协议条款是否平等,协议内容是否标明培训范围、培训费用、退费程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内容,应做到明确、详细、可操作,务必多花时间了解该培训机构的相关信息,不能笼统地在协议里写入场地变更、调换老师、缩减课程、加收费用等。
(三)理性对待营销宣传。面对培训机构宣传促销、口头承诺等拉拢客户宣传时,需要理性辨别内容的真实性,避免冲动消费,同时注意保留促销宣传页面等证据,应将口头承诺的优惠条件写入正式合同再签约付款。在培训过程中,如有场地更改或者更换老师等行为,应及时核实合同内容及违约条款,发生消费争议应与培训机构及时协商,延长相应的培训期等。
(四)谨防网络培训陷阱。目前不少培训机构采取网络培训方式,网络培训具有单向性和随意性,培训质量难以保障,一般是要求消费者先充值,才能开通网络培训课程。消费者在选择网络培训机构时,应先核实机构真伪、信用评价等,也可以向相关部门先咨询再报名。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