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长和孩子把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一些“低性价比”的努力上,过度关注别人的选择,只会越来越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筛选适合自己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本文由Cara采写,棒呆国际教育Brian及其顾问团队口述
每次留学全知道分享关于留学规划相关的文章与活动,都能收到不少父母的关心。
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许多频繁前来咨询信息、各处参加升学讲座的爸妈,家里的娃都还是小学生!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国外名校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真的需要提前十几年就开始提前规划,“未雨绸缪”吗?
我们请到棒呆国际教育的创办人Brian,以及他的顾问团队来深度聊聊这个问题。棒呆在2019年的申请季中,再度取得常青藤录取大满贯,共计帮助学生们拿到500余枚 Top50 美国大学和 Top30 文理学院的offer。
接触过这么多孩子的升学路后,他们想必更加清楚,哪些提前规划属于“用力过猛”的无用功,又有哪些能力必须从低龄起培养。
(另外,棒呆还邀请美国名校申请一线的升学大咖,梳理了所有留学路上的关键节点,为留学全知道的读者准备了一场全干货的线下交流会,具体信息见文末。)
我们问Brian:孩子的国际教育规划路程中,家长投入最大、却最没用的事情是什么?
Brian的答案是:过早地用各种“活动资源”武装孩子的成长之路。
很多为孩子盘算国际教育路线的家长们,早就对申请中的标化考试、社会活动、夏校、科研、竞赛等等如数家珍,在孩子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开始寻找教育顾问,频繁地从网络、社交群了解各路信息:某某家的孩子申请到了哈佛耶鲁,他们上了哪家的课,参加了什么国际活动...
Brian认为,家长的苦心固然没错,但过早地把力气全花在找机构、找活动上,唯独忘了寻找孩子自己的个性,这样的就是“低性价比”的规划。
具体有哪些规划属于“低性价比”,我们挨个来看一看:
误区一:想留学,先语培
棒呆的顾问Yiting 提到,有的家长一旦决定了让孩子走留学这条路,第一个反应就是:假期该报个托福班让孩子上上。反正大学申请时要用,提前学起来肯定没错,还能顺便提高“英语能力”。
但事实上,市场上很多1-2个月的语言考试培训班,更多地是在教授应试技巧,辅以短期词汇量突击和大量刷题,根本无法实现英语能力的实质性突破;许多初中、甚至是小学的孩子,本身的英语能力和知识范畴都没有达到理解托福文本的水平,却被强行送来上课,不仅学不到任何东西,还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每一个托福60,90和110的孩子背后,是他们英语能力的极大差异。“要留学,先语培”是完完全全的本末倒置,让孩子学好英语,才能自然而然地取得托福高分。
Yiting Cai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
深耕国际教育,了解学生普遍问题,对升学体系规划路径见解独到
“让孩子过早、过多地去准备考试,例如托福,却忽视了考试背后最应该培养的技能和知识,结果只是感动了自己。”
误区二:参加各类名目的短期“背景提升”
最近这几年,“背景提升”似乎已经成了留学路上的标配。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似乎总觉得学校里机会太少,要在外面多做一些“背景提升”,才能凸显出软实力,增强竞争力,否则就心里不踏实。
我们这里不是要一棒子打死所有的“背景提升”活动,而是针对一些明显不”走心“的规划。
顾问Belle 给我们举了一些例子。有的孩子会选择做一些听起来“高大上”,实则却很“作秀”的公益活动,比如专程去国外做环境保护、去发展中国家添砖加瓦等等。这些活动看似很国际化,也算是促进了世界和平、环境保护。
但是,短短几周的时间并不足以摸透一个陌生国家的情况;美国招生官更是了解,这一趟行程是机构包办,孩子并不能作出什么实际性的贡献,也谈不上个人的成长。
同理,此类活动还包括跟孩子专业兴趣不相关,仅仅是为了一纸证书的“大公司”实习。比如有的项目会让高中、初中的孩子去纽约某世界级投行做投资实习,只要想想就能知道,孩子在这样的活动中参与程度有多低。
很多“规划”的缺点就在于此:看上去很全面,但是缺乏深度,时间太短,无法让孩子在文书与面试中展现出一个言之成理的故事。
也有顾问提到,如果孩子总是积极地参与校外各种活动,过分追求“高大上”、“含金量”,忽略了校内的资源,反而会“得不偿失”,给招生官留下无法在校内很好融入的印象。
Belle Liu
康奈尔大学毕业
10年美国求学经历深刻了解美国申请“内在规则”,指导风格开放多元
"... 务实一些,不要只追求活动的知名度,还要看看是否和自己匹配,能在活动当中获得什么样的成长,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误区三:没天赋、没兴趣也要拼竞赛
美国大学的申请表格中有一项:“你曾获得过什么学术奖项”,许多家长和孩子担心这一栏填不上,11年级急急忙忙开始筹备,市面上各种面向中学生的竞赛也应运而生。
顾问Yiting 认为,虽然参加竞赛确实是一段不错的成长经历,但是高难度的竞赛,如各大奥赛、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AMC等,还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训练的。如果孩子本身不是竞赛型的选手,只是因为跟风去参赛,最后也没有获得太好的名次,给孩子升学季的压力是很大。
其次,一些低竞争的竞赛,例如机构举办的商赛、辩论赛、学科比赛等,含金量相对较低,对于进入名校的帮助更是微乎其微。
其实,竞赛并不是申请美本的必备项。棒呆往年成功录取藤校和美国TOP 20名校的,有40%的孩子没有参加过任何竞赛,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独特的经历,给招生官留下了深刻印象。
顾问Michael 就遇到过这样的孩子。这位女生学术能力很强,完全可以参加国际性的比赛,甚至取得良好的成绩。但在和她聊天时,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比起竞争,她更愿意在实验室埋头研究。也因此,在整个高中期间,Michael为她安排了3个不同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石鼓励她申请进入了美国一个顶尖的暑期科研项目。
棒呆的顾问一致认同,给孩子强加固定的课外活动,比如大热的竞赛、夏校、科研等等,是毫无益处的。规划期最重要的,是在长期沟通过程中,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再通过系统的专业探索,深度发掘孩子在这一领域的潜力,作出自己的项目。
所有招生官更看重的是学生是否有热情去探索某一个学科、某一个领域,如果学生能够真正在这个学科里有所探索,还一分钱不花,那才真令人佩服。
Michael Lian
埃默里大学毕业
擅长交流且快速建立信任,相信每个学生不同,并能挖掘到其独特性
"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天赋合理地规划,才能设计出最适合学生的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然刻意为孩子堆砌活动资源会适得其反,那么,孩子高中10年级之前,最该做的的准备是什么?
顾问 Belle 给了家长这些建议:
第一是非应试的英语能力。
如果英语基础不扎实,最直观的后果是应试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比如托福口语、写作模板随意套用,错漏百出。而且,获得托福 / SAT高分的同学中, 能用规范高级的英语来表达想法与观点的依然凤毛麟角。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致命的,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符合美国大学对申请者的学术期待,也会影响未来在国外的学习与社交生活。
所以,建议孩子从小在课余时间上一上英语能力培养课程,可以是线下,也可以是线上,也多多阅读美国原版书籍。通过学习夯实英语基础,通过阅读建立深度思考的习惯。
第二是公众演讲能力。
很多中国孩子在公众演讲方面比较羞涩,面对较大的观众群体时很容易发挥时常;但美国大学却很注重这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小课,几乎都会要求学生站在讲台前做presentation。
所以,建议家长从小让孩子参加一些辩论或者演讲相关的活动,就算不为比赛拿奖,只是单纯投入到这项活动的训练中,也是对孩子能力的一种锻炼。
第三是时间管理能力。
中国孩子普遍在学习方面比较被动,需要家长或者老师的督促。如果想走国际教育路线,活动和考试叠加在一起则是高中生活的常态。时间管理能力不太好的孩子就会开始抱怨时间表排不开,压力太大。
在美国,教授们都是很佛系的,甚至有的教授,就算你快挂科了,他也不会来主动联系你。这就需要孩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时间管理的技巧。
建议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培养自己给自己定计划的能力(每天,每周,每月),并且按照这个来执行,培养自主安排时间的能力。
第四,才轮到高中时期最重要的任务 —— 专业方向的探索。
家长之所以会着急联系寻找活动资源,大多是觉得自家孩子很普通,有自己一两个兴趣爱好,却并不突出。
但事实上,对于学生来说,刚上高中的时间正是活动方面最有潜力的时候。大部分这个年纪的学生都刚刚开始有组织的进行活动,一点也不迟。
高中三年,该如何帮孩子探索学术兴趣呢?顾问 Guannan Su 给我们举了个详细的例子:
比如一个孩子他目前感兴趣的是心理学,但没有做过更多了解,那么在10年级,她会推荐许多心理学的文章、入门书籍以及网课给孩子,跟他讨论相近的一些专业并推荐相关资源,比如社会学或者历史,让孩子初步积累专业学术知识,并且有所思考。
如果孩子有持续的兴趣并能认真完成这些,到了11年级,就可以给他推荐更多的课题研究项目和夏校。这不仅能进一步帮他探索学术兴趣,也可以让他认识很多有相同兴趣的小伙伴。根据他的标准化考试成绩,也可以考虑是否要准备AP心理学考试。
接着11年级和12年级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把兴趣,与未来的专业、社区活动、结合在一起,开始知识的“应用”与“输出”:
喜欢写作传媒的孩子,可以开创公众号,做些心理知识的科普与分享;喜欢音乐的孩子,可以把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和心理问题结合在一起,在社区的特殊学校里做一些公益活动...
这些都是孩子结合自己兴趣,在社区中产生影响力的例子。不仅可以把自己的特长兴趣发展并更上一阶,还能加深自己对专业的了解,更全面地向大学展示自己对学术方面的兴趣,灵活的应用,以及跨学科的牵引能力。
Guannan Su
哥伦比亚大学毕业 多年丰富中英文教学经验,擅于引导启发学生的自主管理力。
“对于要上10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阶段是探索更多领域和逐渐明确自己学术兴趣的关键时期。我们会基于学生原有的兴趣,规划“一环扣一环”的活动内容。”
由此我们能看出,如果家长和孩子把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一些“低性价比”的努力上,过度关注别人的选择,只会越来越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筛选适合自己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一个自然的、一气呵成的美本申请,并不需要许多活动的堆砌,没有什么比先了解孩子自己的兴趣,再启发他们的主动性更为重要。
-end-
福利时间
针对家长们对美本升学规划的困惑,棒呆国际教育将于9月21日(周六)下午举办一场精彩的线下讲座!
届时,将有来自美国名校申请一线的顾问零距离分享,当场解答您和孩子关于美本、美高的申请规划问题!
活动详情、报名方式,请关注“留学全知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