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见未来|别人的笑容是最大褒奖,让做公益成为一种习惯
疫情让她关注了公益
央吉卓玛(图中)在介绍公益项目。 薄云峰 摄
南京市青联委员、鼓楼区政协委员央吉卓玛是藏族姑娘,她的本职工作在南京市鼓楼区统计局。25日上午,她起床后第一件事就开始翻看各种公益微信群。“主动关注公益,这是疫情给我生活最大的改变!”
疫情防控期间,和所有市民一样,央吉日常生活和交际方式发生了许多改变。在南京,公园、影院、商场、健身场馆、菜市场全部封闭;市民购买生活日用品、蔬菜肉食除了超市,多数转向微信群、网络。央吉所在小区微信群里,疫情期间特别活跃,大家除了交流各种宅家、自己做美食的生活点滴外,还把各自购买日用生活品的网络渠道拿来共享。“海鲜群”“水果群”“防疫用品群”……疫情期间许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微信互助群给每位市民带来便利。
在央吉各种群中,拥有60名粉丝的抗疫爱心捐赠群更是她每天必看必交流的公益群。粉丝有教师、干部、企业老板,大家在线下并不是都认识,都熟悉,但在群上为了公益目的,大家团结如一家人。群里信息全部是公益对接项目,大家发布捐赠医疗用品、蔬菜等无偿捐赠信息,主动寻找受赠方。为了输运物品,大家不计报酬当起搬运工、司机。
“做公益就是抱团取暖、守望相助,疫情期间,不计报酬为别人奉献的公益行为在江苏省已蔚然成风。”看着小伙伴都尽心公益,央吉主动捐款5000元给青基会、为南京长途汽车客运集团联系到1.2万只口罩货源、在凤凰二村社区上岗执勤……这些公益行为她都是自发的,因为自己学习工作中,也得到别人的帮助,做公益就是感恩别人,就是藏语“扎西德勒”的内涵——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做公益是会传染的
公益人士在南京南站做公益。 施静芝 提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公益行动已成为实笃笃的社会红利,每个人都感受到公益给自己带来的便利。其中,江苏团省委全面启动以公益行动为主体的“向最美逆行者致敬”活动,开展送生活物资、接送医护人员等公益服务,全力保障我省援鄂医护人员家庭生活需求。截至目前,全省已配送暖心包4802份,总价值超过281万元。同样疫情期间,全省城乡2.1万个社区(村)的基层社工们也担当起公益责任。全省106家社工机构的6万多名专业社工参与心理疏导、筹集防疫物资、社区值守防控等公益行动,为疫情防控提供公益支持。
为解决医务人员家庭出行不便的问题,团省委推出公益暖心服务“省心顺风车”项目,为他们提供安全、免费、便捷的出行服务,截至3月20日已组织591辆顺风车完成3585次服务。团省委对接曹操专车南京公司成立由35名公益者组成的爱心车队,为省级医院援鄂医务人员家庭服务;扬州团市委动员青商企业家组建20辆“医务爱心车”,免费提供650余次医务人员出行和医疗物资运送。各顺风车队依托微信群形成线上沟通机制,及时满足医务人员家庭出行需求。
德国人做公益有证书
国外公益做的如何?长期关注公益话题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姚亦锋曾在德国、加拿大做过访问学者。他发现,德国人做公益自觉自发,并颁发公益证书,并有公益制度保障。2002年初到德国,他发现德国人善良热心。他上了半年德语培训班,德语老师免费授课不收钱。德国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做图书管理员、打扫卫生做义工、为盲人读报,公益工作小时数还要记录。德国的公益义工主要在社区陪护其他老人、打扫卫生,德国人通过服务别人赢得社会尊重。德国人做公益形成“时间银行”的制度,你年轻时做服务,老年后才能获得相应的免费服务时间。
公益就是把人际孤岛“社群化”
姚亦锋认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基本道德原则,是为人处世基本定律。坐在一条船上的人们,如果谁不遵守这个定律,就要失足落水;如果众人不遵守这个定律,就要翻船。人类自从有了人群聚集,就有了社会community(团体)的概念。社会既有各人各自分工,更有密切关联。疫情期间更加彰显,人的个体生存,越来越需要人与人相互联系,相互依靠。
姚亦锋坦言,公益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些都是中国人追求真善美的文化根基。他的周围,就有教授不求回报地到社区、到敬老院,给居民和老人讲公益课程、教老人书法绘画。
今年疫情期间,疫情让人们知道守望相助的重要性,社会中没有不需要别人帮助和关爱的人际孤岛!他发现微博微信上关于公益的话题激增;小区的微信群上经常有以前不认识的邻居推荐的买蔬菜、复工指导等公益链接……看到这些公益信息,他感到心里非常温暖。姚亦锋表示,人类生活于社会,从本质上讲,个人的社会存在感和幸福感都与周围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密切联系,帮助别人最终就是帮助自己。可以想见,随着公益理念深入人心,公益今后必将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时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薄云峰
下一篇:写给五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