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拼搏21载,小裁缝织起一片天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红波
她叫王绪香,一名60后,姊妹六个中她和一个妹妹两人是残疾,目前生活在河南省博爱县月山镇前庄西村,在家里给村民们加工床上用品、窗帘为生。在一岁零两个月的时候发烧吃退烧药,意外导致小儿麻痹,为了生活,从此注定她的一生比常人要付出更多。
刚得病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小她根本不会坐,为了能让我向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老人们一直在为她看病治疗,但最终没有看好落下残疾。到六岁之后才会坐起来,在大人们的辅助下开始推个儿童车学走路。说是儿童车,其实就是老人们给她加工的一个简易木制推车,前边一个木轮,后边两个木轮,父母把她绑到推车上,让她慢慢练习走路。三轮车是王绪香现在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
到了八岁的时候,她开始尝试架着双拐学走路,跌倒了就爬起来,一跌又一跌,身上磕青了摔肿了,咬咬牙继续学,不知道跌倒了多少次,她终于学会了用双拐走路,自己也能去到本村的小学上学了。
虽然是在本村上小学,可她要比别人去的早、回来的晚。平时自己住着拐杖早去晚归的上、下学是常态,要是遇到下雨、下雪的时候,父亲就会背着她去学校。就这样她用双拐丈量着家和学校的距离,还有在父亲那不算宽阔的后背上,一趟又一趟的完成了小学学业。
初中是在离家有2公里的图王村上的,她们同村一个好姐姐叫胡美丽,用当时农村干农活用的平板车每天拉着王绪香上、下学。她腿脚不方便,中午就不回家,午饭是家里做好后,美丽帮她带到学校里吃。
高中要到更远的城里去上,无奈住双拐不能远行,只好辍学回家。没有继续上学这件事到现在她都后悔不已,没有文化,在她以后的日子里比如与人交流、做小买卖中都遇到了很多困难,所以后来在女儿考上大学的时候,她顶着很大的压力,借钱供养女儿上大学,不能让女儿为此留下遗憾。
辍学以后,她就到附近的上庄村学裁缝手艺。学习两个月后她就开始给村民们做衣服。要是有人拿有衣服样子的话,她也能比葫芦画瓢,做出一模一样的衣服来,一条裤加工费是一块五毛钱,一天能挣个三、五块钱,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满意的事。
给乡亲们做衣服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至今难忘。一个村民拿着一块上档次的布料来裁剪衣服,因为计算失误她把人家的衣服给剪小了。一件衣服的加工费我才赚一块五毛钱,像这样上档次的布料咱是根本赔不起,这可咋办?怕影响自己的生意也不敢吭,那些天真是愁眉不展。
为了弥补失误,每天睡不好的她一直想着寻找补救方法。后来她找出曾经剪掉的废布料加到衣服的中间,经过改造以后衣服新潮一些,不成想阴差阳错的,本来做坏了的衣服经过改造反而把衣服又做出一个新的样式,顾客很满意。后来也带来了很多的回头客都要加工同款式的衣服,喜欢程度出乎意料。
这件事情过后,她感觉到自己的裁缝水平不行,就独自跑到郑州一个裁缝学校学习系统的裁剪技术,当时全县就她一个人在那里学习。要不说她这一辈子遇到的都是好人,在这个私人办的裁缝学校里,一个学期就有300多名学生。到饭点的时候食堂里黑压压一片人,但大家很照顾她,食堂的阿姨更不用提了,每顿饭只收她一毛五分钱的饭票,管饱。
经过理论学习25天和一个月的实践后,没有完全毕业她就跑回家了,为啥?急着回来家挣钱啊。这次不做衣服了,她也办服装裁剪培训班,办了有4、5期,一共收了100多名学员,一期2个月,一个人学费是15块钱。挣的钱拿到现在说不算多,但在当时她老高兴了,因为她能自己养活自己了。王绪香结婚时从娘家带来的嫁妆,已经用了30多年的锁边机依然在发挥着它的作用。
结婚以后婆家的条件也不是多好,婆婆是半个瘫痪,公公是脑血栓。她就借别人家的缝纫机在家做点衣服活,大多是尽义务,时间长了也赚个小手续费。1987年10月,大女儿出生一个月零两天公婆就给他们分了家,分家的时候还分了1480元的外债,这些欠账是婆家盖房子、公婆住院看病的费用,从此她就踏上借钱--还账--借钱--还账之路。
大女儿出生没过100天她就开始给村民们做衣服挣个加工费、咬牙还账,老公也在村周边干点下力气活当装卸工。女儿身体不好经常看病,家庭收入不够还得外出去借钱。三年后,有一天她去给村民送做好的衣服,家里煤球火上烧的开水滚了,当时只有三岁零两个月的大女儿非常懂事,她站到凳子上想把开水壶掂下来,不曾想凳子翻倒,滚烫的开水从煤球火上流到女儿肚子上导致烧伤。
她回到家发现女儿烧伤赶紧把她送到医院,抢救了20多天保住了孩子的小命,但又欠了800多块钱的外债。那一段时间我的生活是无比的艰难。老公依旧在村边找点短工活挣点下力气钱。她则是没黑没白的为村民做衣服、缝裤边、换拉锁挣点手续费。最累的时候晚上睡觉没有脱过衣服,大年初一还在赶着做活,因为人家初二还要穿新衣服串亲戚。为了生活他们两口拼命的挣钱,挣钱还账是她那个时候的唯一选择。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人不在做衣服而选择直接购买成衣,找她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1995年,她来到离家不远的火车站转行开了间小面馆。1996年,王绪香用开小吃店赚的钱和在亲朋好友那里借的钱,在村里盖了座四间一层的房子。半年时间房子盖好了,当时没钱安门窗,就那他们一家也搬进住了。盖房这件事也是她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了。
房子盖好了,外债更多了,老账没有还完就又添新账。他们两口更是没黑没白的赚钱还账。为了赚钱,没有精力照顾二女儿,她就把二女儿送到娘家托父母照看。天有不测风云,在1997年6月30号二女儿在娘家门口的一个河里意外淹死。丧女之痛完全击穿了她本就虚弱的外壳,残酷的打击下,王绪香彻底垮了。
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王绪香挣扎着爬起来又开始挣钱还账,做门帘、编竹篦、修裤边、换拉锁、卖衣服、给人看摊。老公也在路边的竹货摊给人家装卸货、下力气打零工,后来又冒险到广州那边修隧道、在高铁上挖地桩。总之为了还账,他们两口拼命赚钱,就这样苦熬了十多年,到2008年底,前后经过21年的打拼,他们终于还完了所有的外债。
2008年以后没有欠账的日子好过多了,因为再苦也没有以前苦。娘家妈有病卧床9年,姊妹几个回娘家轮番照顾她没有耽误一天。后来因为自己的腿脚不便,王绪香又经历了两次意外的骨折卧床躺了半年,都是在亲朋好友以及舅家的闺女艳秋的精心照顾下慢慢恢复过来,这些比起以前的苦日子来说,反倒不算什么了。
2018年他们家被认定为贫困户,全家享受到政策的温暖,学生上学有资助、看病有了保障,享受到低保和残疾补贴、电费补贴等。扶贫干部也经常到家中了解我的家庭情况,讲解扶贫政策,帮助她落实微心愿。
在镇扶贫办的帮助下,目前王绪香利用自己会缝纫手艺的特长,在家里为左邻右舍做床上用品、加工窗帘等,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挣钱,争取早日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