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吕霖)4月24日、25日,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对部分线上培训机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违规行为、价格违法行为等问题的通报与相应处罚。
“这些培训机构特别会贩卖焦虑,他们的口号就是续费,续费,续费!”一位家长向健康时报记者表示。记者采访发现,违规提前招生收费、以明显低于成本价格售卖课程、以不当用语误导学生报名缴费,是这些校外线上教育机构被通报或处罚的主要问题。
梁女士陪儿子做课后作业。受访者供图
刚过去的寒假,北京朝阳区的梁女士就为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报了为期5天的线上培训班。“开始就是被低价吸引的,”梁女士向记者坦言,5天的课程每天半小时,才21.99元,叫个外卖都不够。“本来并不打算报班的,毕竟孩子才一年级。”
给孩子报名课程后,她马上就被课程的“班主任”拉入了一个微信群,里面有不到30人,都是孩子的家长。“班主任还是很认真的,因为孩子上课时我们家长都陪在旁边,课后班主任有时还会打来电话,指出一些孩子上课的问题。”
一位线上教育机构内部人士向健康时报记者透露,“一个几十块钱的短期课程,需要配备一名讲师,有的机构还会配一位班主任,专门负责给孩子答疑的;再加上课程推广费、后期运营管理、软硬件支持、技术维护等等,成本很高的。”
“像这种低价的短期班推广,一般都会在小长假或寒暑期开始,被校外教育机构密集地投放。”该名人士说,低价只是诱饵,他们看中的是背后的生源。“特别是低学龄、低年级的学生,非常有开发价值。”
这些线上短期班课程,一个班一般有几十人,开10个短期班就能积攒到几百位学生的信息。“而且这些学生或家长,本身就是有意愿让孩子在学习上有提高的,哪怕是被低价吸引来的,也有非常大的后续开发价值。”
5天的短期课程很快结束,梁女士看儿子的表现,认为课上得很值。“虽然价格便宜,但设计很用心,造句练习、数学思维里面都有,提升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但因为寒假她给儿子报了篮球和声乐的课程,怕忙不过来,所以上完5天后,一直没有再续课。
很快,梁女士接到课程班主任的电话,“表面是对课程满意度打分、回访,但其实就是劝我继续买课的。”梁女士回忆,班主任表示对儿童教育很有研究,现在不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后高年级再补课就晚了;而且高年级课程的价格也高了,现在打好基础等于花小钱、办大事。“班主任太会说,最后搞得好像我不续课就会毁了孩子未来一样。”梁女士表示,最后在“班主任”的劝说下,又花了2000多元续课。
“公司会有一套对老师的培训模板,然后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自由发挥。”上述线上教育机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包括对微信家长群的管理,什么时间节点该发什么内容,公司都有设计的。“毕竟公司要维持运转、开发课程、老师授课等等这些都在烧钱,没有学生、没有流量,可能很快就会被投资市场抛弃,运转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