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陕西师大附中新生入学手册来咯
篇章一 我们的学校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始建于1910年,有着110年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是教育部直属的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师范大学的附属中学。
学校全面管理曲江一中;创办陕西师大附中分校和陕西师大附中国际部;与西安渭北工业区临潼现代工业组团管理委员会合作举办陕西师大附中渭北中学;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合作举办沣西第二学校和沣西第四学校;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会合作举办泾河新城第二学校;与雁塔区人民政府合作举办雁塔区第二中学。今天的陕西师大附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附中本部为核心,辐射西安市其它区域合作办学的整体发展模式。
学校以“内提品质、外塑品牌”为工作总体目标,稳步推进高中特色化建设,形成了依托普通高中班、公费师范生生源基地班、海军航空实验班、国际班、体育特长生群体而推进的拔尖人才、高素质国防人才、国际化人才、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布局,办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校 长 寄 语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入这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拥有厚重人文底蕴的省级一流示范性中学。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你们就成为师大附中最年轻的力量,如同一粒充满憧憬与无限可能的种子,投进了附中这片沃土的怀抱,汇入了附中这条110年的河流。
教育塑造人,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选择了师大附中,也就选择了为每一位学生持续发展奠基的教育环境。教育学生明是非、懂规矩、知礼仪、守纪律,知书达理、言行得体,永葆鲜明的个性和热爱生活的激情是附中学子传承百年的特质。鼓励学生能够自主发展,引导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培养学生可持续、会创造、敢挑战、勇担当的能力,最终实现生命境界的升华,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是附中人不断追求的教育目标。
在附中这片沃土上,你们必将度过最值得怀念和感激的青春岁月,请同学们用心去体会附中的“育人之道”。每一位附中的教职工也都是大家的引领者和陪伴者,我们会用爱、用心、用责任助力每一个学生飞向更高、更远、更广阔的天空!同学们也要学会为自己负责—在学会认识事物、生存生活、做人做事的基础上提高自主能力与担当意识,砺志笃学,慎行创造,担当起社会进步、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责任与使命。
附中青松苍翠,历百年芳华依旧。同学们的加入,将使得这所学校更加朝气蓬勃。来时的路是艰难的,未来的路是遥远的,梦想的彼岸是精彩的……
今天,你们与附中美好相遇,约定携手同进;明天,祝愿你们成为附中长河中那最美的浪花,成为百年青松里最富生机的一枝!
02
篇章二 我们的历史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开始于1910年。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陕西提学使余堃在西安北大街路西的二府坑创办了陕西省模范两等小学堂(1910-1912)。以后学校历经长安小学校(1912-1917)、私立成德中学校及附属小学校(1917-1927)、陕西省立中山中学校(1927-1934)、陕西省立西安第二初级中学校(1934-1940,1938年迁往宝鸡)、陕西省立西安第二中学(1940-1949,1946年迁回西安北大街)、陕甘宁边区西安第二中学(1949-1950)、陕西省西安第二中学(1950-1955)、西安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55-1960,学校于1956年迁到南郊长延堡今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院内)、陕西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1960-1972,1961年学校迁到大雁塔西侧翠华路115号现址)、西安市第八十四中学(1972-1979)、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79至今)等11次变化。百年来,尽管陕西师大附中的名称和校址多次变化,但学校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从未中断。
百年来,陕西师大附中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
中国近现代杰出的教育家和政治家杨明轩,曾任中山中学教务主任和数学教师。1919年,他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1925年与魏野畴等积极领导陕北人民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在日寇入侵、民族危难之际,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历任第一、二届中国人大常委,第三届人大副委员长兼任《光明日报》社社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等职。杨明轩是“西北地区共产主义新思潮启蒙运动中的最先进、最英勇的战士和旗手”,是“陕西青年的伟大导师”。
1936年,第二次来西安的张寒晖任西安二中国文教师。1937-1938年,率西安二中学生宣传队(斧头剧团)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看到流离失所的东北军民,看到大片国土沦丧,张寒晖以音乐为武器来唤醒民众的救亡热情,创作了《松花江上》《去当兵》《游击乐》等20多首抗战歌曲。他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风格和创新精神,激励着一批又一批西安二中学生投身到抗日救亡大潮中去。
1937-1938年,我国著名教育家江隆基任陕西省立西安二中校长。在任教期间开展战时教育计划,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使西安二中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大批人才。30年代中期,西安二中在陕西省的声誉节节上升,社会赞誉颇高。1938年后任陕北公学副教务长、华北联合大学教务长、延安大学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副厅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兰州大学校长等职。虽然江隆基担任“附中”校长时间不长,仅有一年,但是其尊师重教、关爱学生、崇尚真理的教育理念深深扎根到了“附中”师生的生命里。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中国政府代表团的七项正义要求被国联漠视。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西安学生首先热烈响应,以成德中学屈武为首的十名学生代表前往陕西省教育厅请愿,“声明欲与京津学生一致进行”,爱国运动在陕西蓬勃发展起来;6月,屈武作为全国学生代表进入中南海进见总统徐世昌,面对软弱无能的北洋政府和毫无诚意的总统,学生群情激奋,据理争辩,随后发生屈武“血溅总统府”壮举。29日,北洋政府正式发布文稿,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伟大胜利。屈武的壮举,充分体现了“附中人”心系国难、理性爱国的精神品质。
03
篇章三 我们的校园
我校校园整体布局合理,教学区的布局由北向南,依次为运动区、教学区、办公区、学生公寓4个区域。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青翠依依,鸟语花香。学校拥有22420平方米的体育运动场地,标准的4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中间是标准的人工草坪足球比赛场地,周边分别设有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篮球场地等。
我们的楼宇
崇德楼
释义:语出《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崇德”即尊崇德行,乐学修身。位于教学区中心,是初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崇是楼
释义:录自人民艺术家张寒晖先生“作人不易,唯是是宗”。“崇是”即崇尚真理,求实唯是。位于教学区最南侧,崇是楼一至四层是高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五楼为行政办公区域。
崇文楼
释义:语出《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崇文”即崇文厚德,以文化人。位于学校东门南侧,崇文楼一、二层为陕西师大附中国际部,五楼为大型会议报告厅,我们许多精彩的活动都是在这里举办。
笃行楼
释义: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即格物穷理,知行合一。位于教学区东侧,一至三层为理、化、生专用实验室,四层为音乐美术教室。我们的创新能力、艺术造诣将在这里提升。
致远楼
释义:语出《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即励精治性,志存高远。位于崇俭餐厅南侧,一层为报告厅,二层为心之韵心理辅导中心,三层以上为我们的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等。
崇俭餐厅
释义:语出《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崇俭”即崇尚节俭,涵养美德。位于教学区西侧,是我们一天能量的“加油站”。
汇贤公寓
释义:语出《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汇贤”即汇聚贤才,共育栋梁。
德馨公寓
释义:语出《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即明德惟馨,抱朴守真。位于教学区西南角,是部分学生生活休息的场所。
图书馆
位于操场西北角,周一至周五 12:30-14:00面向学生开放图书馆二层阅览区。图书馆三层是我校校史展馆。
我们的道路
隆基路——东门至西门
寒晖路——崇德楼前弧形路
明轩路——崇是楼前东西路
青云路——崇文楼前南北路
经文路——致远楼前南北路
04
篇章四 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发掘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成功潜力和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自主能力、担当意识;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大,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特长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注重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即自学能力、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开设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第二课堂”,包括足球、书法、阅读、航模、机器人设计等知识拓展课程以及数、理、化、生、信息竞赛培训的学科特长课程;另有丝路视界摄影、创意手工与漫画创作、写意花鸟、模拟联合国、古筝、合唱、篮球、健身等20多个社团。
学校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举办的“清明诗会”“汉语风采大赛”“英语风采大赛”“书香校园”等系列活动深受师生喜爱。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的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课、征文比赛、走进社区敬老爱亲、家风家训故事征集、迎国庆黑板报评比等活动,厚植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构建了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
05
篇章五 我们的规范
为践行附中“砺志、笃学、慎行、创造”的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