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课程这样开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文化支撑。就小学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而言,还存在课程实施水平不均衡、教学零散不系统、侧重知识传授与积累但过程体验与价值内化不足等问题。在教育实践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可以这样建设。
历史为线,贯穿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宜“零”存“整”取,化散为整。传统文化就像散文,应形散神不散。相较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观念文化等多层次分类,以历史为整条线索对传统文化进行分类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文化从历史中来,所以历史是传统文化最好的线索与注脚。“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从21个王朝的兴衰更替中,学生可以知道中国的文化从哪里来,经历了什么。每个时期的文化为什么会有所不同,为什么会有变化……
历史可以将文化的零珠碎玉穿成一条闪闪发光的文化项链。根据历史的藤蔓,课程可以设置纵向的内容:如赵文化、秦文化、楚文化、齐文化……每个时期设计一张名片,介绍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历史名人、历史事件、重大发明是每个时期的名片重点。历史是文化的经络,经络捋顺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源流。
成语为点,切入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宜以“小”见“大”,从兴趣切入。选取一个小的切入点进入庞大的文化课程中,其中成语是最好的载体。成语是小学生最熟悉的知识,也是汉语词汇系统中比较重要且历史悠久的词语,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如饮食方面的粗茶淡饭、脍炙人口、膏粱子弟,器具方面的觥筹交错、举案齐眉、钟鸣鼎食、一言九鼎、三足鼎立等。“鼎”象征着权力、地位和财富,从一个小小成语中便可以解析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也能引出一节传统文化课,比如成语“完璧归赵”,学生可先观看成语故事视频,然后围绕话题“蔺相如是如何收回和氏璧的”展开讨论,认识“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的游说策略;接着联系《醇酒美人》《排难解纷》等成语故事中的人物:策士鲁仲连,门客侯嬴、毛遂等,探究战国时期士文化的共性特质;也可以用“为什么得和氏璧者得天下”这个问题作驱动,阅读拓展资料,了解战国时期的璧文化。
成语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反映的文化内容亦是复杂多样的。成语文化可以将成语与文化结合起来,以成语为切入口,更深层次挖掘成语中各个不同层面的中华文化。
社团为营,体验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宜避“虚”就“实”,注重体验。对于小学生来说,社团是体验传统文化的平台之一,可以结合地域特点、资源优势进行开设。比如鼓韵、民族歌舞、民族服装与服饰、剪纸、变脸、武术、竹竿舞、空竹、京剧、快板等社团,可以在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分别开展活动,分层次设置社团内容,提供活动材料,在体验中促进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
活动为阵,实践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宜“传”中有“创”,引导创造。传统文化知识传授是输入的过程,社团活动是体验的过程,而实践活动则可以将传统文化“立体化”。实践活动可以设置主题类,如“欢乐闹元宵”“清明寄哀思”“浓情话端午”“祈福迎新春”等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活动;也可以设置仪式类活动,如“中华传统文化周”游园会。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进行课程再创造,在参与活动中调查、走访、收集相关资料,从邻居门上的对联、节日期间门口悬挂的灯笼,到汤圆与元宵的不同做法、各家饺子的馅料及包法等展开全面调查。这样的方式拓展了活动的空间、丰富了活动的内涵,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参与合作、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文化丰盈了活动,活动激活了文化。学生的创造力也为传统文化课程注入了“现代”营养。
顺着历史的脉络走入传统文化的河流,在故事里探究传统文化的奥秘,于社团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走入社会赋予传统文化“现代”的力量。由浅入深,由古及今,由民族文化到自我修养,中华民族的精神就这样慢慢渗入中华子孙的血脉中。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顺义区少年之家)
《中国教师报》2020年07月15日第7版
作者:秦连红 张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