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双减一年半。我见过太多同行挥泪离别教培,也有太多想当然的说“没事,学科干不动咱转素质教育,干舞蹈、干口才、干书法...”
离开了的我就不说了,想转行的,你看看有几个干成的。这个现象很普遍,但你有想过为什么吗?
一个根本因素:学科教育的目的很明确,家长的送孩子来培训的目的也很明确。分三类:学习好的想更好——培优;学习一般的想更好——提高;学习不好的想变好——补差。素质教育呢?不管音乐、美术、舞蹈、书法、魔方、编程...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家长都清楚,把孩子送去学了,并不是想成为音乐家、美术家、舞蹈家,书法家、魔方大师...那是要天分的。那家长为什么给孩子报这个培训班?
这个你想不明白,转多少个项目,你都干不起来。
·家长为什么给孩子报素质类培训班?
所以少儿素质教育培训这个领域当中你应该怎么玩,我就以魔方举例。
如果你接触过魔方培训,你就会发现,市场上的课程基本上是在教竞速。什么意思?就是看谁恢复一个魔方的时间短。
认真点做的,花钱请很厉害的魔方老师,竞速很牛,打比赛拿过名次;水着做的,老师拿着互联网上的课程在教室里播放,就算上课了。为什么这两种形式在市场上都活的下去?
还是回到前面这个问题——家长为什么给孩子报这个培训班?
第一种,家长把孩子送去学魔方,学舞蹈、学音乐,不是想让孩子成为大牛的,很可能就是最低的需求——托管,期间能学会一点东西就更好了。
第二种,家长有更核心的需求,就是上这个课能达到你宣传的效果。学魔方的能提升空间思维能力、学舞蹈能有更好的体型体态,学书法能有一手好字...
第三种,家长想让孩子在这个领域有所成绩,能参加比赛,开阔眼界、增强自信。这种需求他是不会告诉培训机构的。当他有这种需求的时候,他也就不找一般的培训机构了,他的目标就会变成名师、或者培养出优秀学员的大机构。
三种家长,三种需求。当你打算从学科培训转成素质类培训的时候,你有没有想明白这个三种需求,有没有想明白要做哪类家长的生意?
·比赛,成就你我
三种需求并不是割裂的。我们简单点理解,其实家长报了班就是想要有所成效的,家长希望能够看到孩子的学有所成。学科培训只要考试,就能看到培训效果;素质类培训的结果怎么展示?
比赛。为什么足球、篮球可以成为全世界人民都关心的运动?前段时间的世界杯,大家都关注了吧,世界级的比赛,全球球迷的狂欢。
关联到我们现在说的素质类培训,比赛可以很好的展示学习效果,赢了比赛还可以成为炫耀的资本。
其实魔方培训在展示学习效果方面是有先天优势的,你就可以设计课堂pk赛,结课pk赛,再邀请家长参观,学习成果一目了然。
其他课程也是这个逻辑,打造一个赛事。在其他机构都在埋头上课,埋头做营销的时候,你是不是可以打造一个赛事,曲线救国。商场里的儿童模特大赛,你肯定看过。这种比赛有很大的含金量吗?没有。那为什么每次比赛都是人满为患?
有利可图。对家长,参加比赛可以看出孩子的学习成果;孩子参加比赛了就是一种谈资,获得名次了就更是可以满足家长的虚荣心,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对机构,比赛现场是很好的招生、宣传机会;有赛事也是区别其他机构的一大亮点。
对商业体,有比赛就有噱头,有噱头就有流量。
这样的模式并不新鲜,原来做学科培训的机构,但凡大一点的,谁没有做过“比赛”。但你现在能做吗,国家允许的学科类竞赛就那几个,白纸黑字。其他的比赛统统违法。
素质类培训的比赛就不一样了,因为政策原因和现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你可以和学校合作,进校园,也可以和其他的政府单位合作,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