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煜鐄:秉德笃行,承守致远
环球网
前往德力西那日,正逢北京初雪来得猛烈。温州乐清的柳市镇却是一派南方小镇的温润如玉,慢条斯理,河道疏密有致,雁荡山傍城而过。一方水土,孕育了这家连续18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曾成功助力“神舟”“嫦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工程的电气行业龙头企业。2018年夏天,拥有35年历史的德力西低调换帅,创始人胡成中之子胡煜鐄正式接任集团总裁,悄然开启了德力西的“2.0时代”。
“创二代”的归来
2008年从利兹大学毕业归国,2013年担任杭州分公司总裁,2016年回到上海总部并于两年后担任集团总裁,对于胡煜鐄的“光速”接任,外界不乏质疑之声:80后的“创二代”何以掌舵数百亿资产的行业巨擘?然而这一切在见到胡煜鐄本人的时候便有了解答。
谦逊温和,彬彬有礼,是我对胡煜鐄的第一印象。谈吐间显现出超越同龄人的稳重、干练,一袭复古的英伦装扮与黑色圆框眼镜,以及交谈中时不时的一阵头脑风暴却又流露出年轻人的独到审美与鲜明态度。胡煜鐄的成长经历与德力西的发展是两条并道而行的线。1984年,胡煜鐄出生在乐清柳市镇,同年,父亲胡成中创办了德力西的前身——求精开关厂。“现在我身份证上还是当年前店后厂的地址。”胡煜鐄笑言。创业奔忙加之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教育环境,胡煜鐄3岁就被送到上海寄养,辗转于亲戚朋友家,睡过沙发、地板。在最需要陪伴的年纪,面对每年只见两次的父母,有时连句爸妈都叫不出口。
高二那年,胡煜鐄踏上了更远的异乡,随后进入英国利兹大学的亚太地区研究和经济学专业。无畏亦无牵挂的海外求学生涯练就了胡煜鐄极其独立的性格,胡煜鐄忆起在英国时,用自己赚来的3万块钱买了一辆二手本田雅阁,兴致冲冲开到机场接父亲。那辆二手车上连安全气囊都没有,搞得父亲哭笑不得。 “在英国读书时有许多同学来自北京上海,当聊到职业规划或人生理想,大城市的同学大多把进入世界500强、成为核心高管作为职业目标。而父辈留给我的印象就是要靠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求学英伦期间,无论是打工还是牛刀小试“跨境贸易”,胡煜鐄的身上都体现了温州人能吃苦、有商业头脑的典型特质,这也为他学成归国后在中国市场实现更大抱负打下了基础。
从购买IP开发网游,到私募股权投资,胡煜鐄在创业的道路上也几经探索。作为家里的长孙,怀揣着对家族事业的使命感,胡煜鐄于2008年回到了德力西。从青浦工业园上海德力西的总助“跳”到杭州德力西的总裁,胡煜鐄坦言“步子跨得大了点”。“创过业,也做过投资,缺乏的是管理的经验。从投资公司的十几个人,到集团企业的2万多人,这是一个量级的变化。但我觉得人的成长在于愿意负起责任,而它的前提是拥有主动决策的能力。”杭州的两年半时光,也是胡煜鐄飞速成长的阶段。“从前端的供应链、生产制造,到工厂管理、品牌推广,再到渠道管理、后台维护乃至客服,整个体系都经历了一遍,学到很多,业绩也还不错,每年差不多有20%的增长。”胡煜鐄笑着说道。
2018年,宏观和市场形势并不乐观,选择在这一时间节点将企业交到胡煜鐄手中,父亲胡成中有着自己的思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胡煜鐄的接任,是历练,更是考验。 好在“漂泊”的少年与青年时光赋予胡煜鐄的不只有独立的性格,更有一份“跳出自我”的眼界和胸怀。对于在成长中总是“缺席”的父亲胡成中,胡煜鐄觉得“感激大于遗憾”。“勤奋,务实,创新是我从父辈的创业生涯中获得的最深刻的领悟。这要求我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跳出舒适圈。我很喜欢运动,从前的我是个‘胖子’,后来通过科学训练和饮食瘦了30斤。规律性运动和节制饮食其实是个‘反人性’的过程,但当你习惯于自律的生活,便能慢慢收获回报。企业经营也是一样,要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能够换位思考,去挑战新的岗位、职能和任务。”
“硬核”之下的柔软灵魂
与胡煜鐄并行成长的德力西,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以造匠的精神做好一个开关,35年来始终如一,小小的开关不仅开启了千家万户的便利生活,更成为了助飞航天事业的一环,陪伴“神五”到“神十一”,荣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颁发的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贡献单位奖。昔日前店后厂的乡镇企业,在深耕低压电器“老本行”的同时又进军军工领域,深耕军用电子电力和炮弹零部件两大业务领域;并跟随“一带一路”投身西部开发,德新交运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与此同时,德力西集团旗下环保板块企业聚焦固废处理、水处理与建筑垃圾处理产业,为生态保护注入科技力量。2007年,德力西低压电器业务与法国电气巨头施耐德达成战略合作,在国内外进行资本重组、产品联合与市场拓展,海外业务已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纯白色的空间,未来主义的流线型陈设,触手可及的交互装置,时空隧道般的放映室,以及藏在屏幕后的“任意门”,走进德力西大厦的企业文化展厅,有种走进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科幻场景的错觉。在德力西的智慧工厂,生产数字化管理系统正在将各单位生产数据实时更新于大屏幕上,能源监测系统与安全管理系统则将生产能耗与安全风险量化为可视信息。德力西智慧工厂的自动化程度最高已达到90%,曾经1000多人的流水线如今只需35人便能运转自如。就是这样一家称得上“硬核”的科技企业,却包裹着一个有温度的柔软灵魂。在智慧工厂厂房的一侧,一整排多功能按摩仪吸引了我的目光,工人们流水线上重复工作的疲惫总能在这里寻得片刻消解;在德力西,无论是工厂、实验室,或是办公大楼,常常会遇见工作了20多年的老员工细细道来一段创业故事;企业展厅1000多个小方块组成的专利墙上,1000多项专利记录了每一个贡献过智慧的德力西人的名字。从保护女职工权益的“准妈妈生产专线“,到为双职工、留守儿童开办的“小候鸟”暑期培训班,企业在每一环都注入了浓厚的人文关怀,“人”始终是这家科技企业的核心。“企业的管理体系,人才机制的建设,研发的投入,是构成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胡煜鐄坦言。德力西的“求贤若渴”,胡煜鐄早在儿时便从父亲身上领教到了。彼时柳市电器厂多如牛毛,假冒伪劣成风,父辈将工厂取名“求精”,立志以质取胜。为了聘请上海的高级工程师,胡成中“三顾茅庐”,还曾在一位老工程师家连睡了几天的地板。30万“天文巨款”建起的测试实验室,数不清的通宵制图换来的全国工业品生产许可证,使得企业历经“打假风潮”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德力西下属企业横跨4大板块,企业体制多样,区域半径不断拓展,也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前我们是抬着头前进,现在环境在变化,我们还是要低头去练练内功。”在胡煜鐄看来,除了人才的输出,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融合。“一些并购的公司已形成了既有的企业文化,而我要做的是如何让他们感受到德力西35年的文化。通过人力资源的培训,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在成为一家人之后,我们会给到你什么,在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上找到契合点。接任以来,我开始在企业内尝试区域性的换岗,实现一级企业下属企业跟集团总部的换岗,并在去年成立综合性的运营管理部门。”通过股权激励,让职业经理人成为股东,是德力西一贯坚持的留住人才的“秘诀”。而学习能力、职业规划与对待事物的鲜明态度也成为了胡煜鐄判断引进人才是否合拍的三个关键词。德力西的高管每年都会输出到各大商学院攻读EMBA,形成了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常态化机制。“自主培养的本土人才也要有成长的空间,从而构筑紧密的事业共同体,成为所谓的命运共同体,为企业的长稳发展去做贡献。”
以德守业,初心传承
在到访德力西的第一日,德力西高级副总裁、胡煜鐄的大伯胡成虎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世界上有很多路,德力西选择了任重而道远的一条。”德报人类,力创未来,赶超西方,“德力西”三个字背后蕴藏着质朴的情怀,却又道出一种无我的境界。正如德力西的吉祥物——一只名叫“阿德”的憨厚小牛,从父辈的创业,到胡煜鐄的守业,传承下来的是孺子牛般的谦逊、内敛、脚踏实地和一股“执拗”。“死磕”自己,宽容别人,是胡煜鐄这两年悟到的待人接物的人生态度。接任一年来,胡煜鐄还是愿意把自己定位成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这样才能更好地区别开父与子、董事局主席与总裁的角色分工,能够不带任何情绪地、理性地与他坐下来就事论事。”胡煜鐄笑道,言语间,尽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超越年龄的自得与坦然。
胡煜鐄仍记得有一年放假回国,与父亲一起吃饭的时候,突然向父亲问起:“您创业这么多年,钱也赚够了,为什么还要这么累?”父亲的回答与胡煜鐄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如今的奋斗已不光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家庭,企业下面还有2万多名员工,全国还有4万多家经销商和那么多的供应商,德力西背后是无数个家庭,我们已经停不下来了,无非要让更多的人从中得到幸福。”从一年一所的希望小学,到2018年12月成立的德基金,“德报人类,力创未来”的愿景以对公益的初心坚守而被融入了新的涵义。
胡煜鐄的公益之路,始于上大学前的那年夏天。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距离昆明8小时车程,抬头仰望,是17万亩风光绝美的梯田,向山下看,却是与世隔绝般的荒芜。“随着近年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孩子们已不愁没有书本、校舍,真正缺乏的,是愿意留在这里的老师。”为此,作为途公益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胡煜鐄每年6月都会抽出时间,带着志愿支教的大学生、高中生和海外留学归国的年轻人回到这里。支教的课程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比如我们曾以6集动画片的形式设计了一门青少年性教育的课程,让当地缺乏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青少年也能接受到成长阶段必要的健康知识。”几年下来,元阳县170多个村落,胡煜鐄已经走遍了2/3,曾经教过的孩子们都已长大,还会跟随途公益回到当年的校舍,向弟弟妹妹们分享自己如何考上了高中,甚至考入了大城市的大学。“当地的孩子99%都是留守儿童,要改变这种生活现状,获得更多的薪酬和有上升空间的工作,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公益之途,步履不同,未来的胡煜鐄还将带着“德报人类,力创未来”的企业使命继续行走在公益的旅途中,这是一场苦旅,却不会是一场孤旅。(王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