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法考前还在迷茫的你
不知不觉,已经30岁了。很久很久之前,就想写一篇关于自己的自述,将自己这30年中重要节点的经历分享出来,为后来人拨开一些对未来的迷雾。
不过,时间总是不够的,只好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记录。因此,这些文字可能是我坐在电脑面前输入的,也可能是我在地铁上用手机敲打的,甚至是躺在床上用平板电脑写出来的。
我将按照时间倒序,找出距离现在最近的“节点”一个一个往前说。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时间近,我记忆的比较清楚;另一方面,对阅读这篇文章的您来说,可能更具有现实意义。
今天呢,给大家分享我参加法考(司法考试)的经历。
有人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可见,对于医学和法学,很多人是劝退的。法学来说,劝退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通过率极低的法考(司法考试)。
当时叫司法考试,现在叫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简称法考。为了避免歧义,下面,我都称之为“法考”。我是参加的2013年、2014年、2015年的法考,连续考了3年,终于凑合凑合的通过了。
首先,来说说法考的重要性。
可以这么说,通过法考对于法学生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论有没有从事法律相关的职业,通过法考,就是能够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技能;没有通过,就是自己对基本的法律知识的掌握还有所欠缺,还需要继续的全面的学习和加强。
当法学专业学生面对着最现实的就业问题时,有没有通过法考,能够成为用人单位决定是否录用的关键因素。
从我自身的观察来说,当时,研究生毕业找工作时,通过了法考,才可能会被律师事务所招录为实习律师;通过了法考,才能报考很多专业对口的公务员岗位(比如,法院、检察员、司法局等);通过了法考,才会被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中优先录用。
从我自身的实践来说,当时我面试现在工作的这家国企时,回答完规定问题,面试官问的第一句问题就是,你有没有通过法考。当我回来时的时候,他当着我的面,抬起手臂,在我的名字上划了个勾。
因此,法考,对法学生来说,是度量衡,是标准线,是“鉴定结论”。
下面,讲一下我三次法考的经历。
当我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第一节法学课程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介绍了律师考试、司法考试、法学硕士、法律硕士这几个概念,让我们对自己将要面对的未来,有个初步的了解。针对法考,他说我们学校当年大三法学专业学生30人,通过了1人,开玩笑说比西北政法大学的通过率还高一丢丢。
当时,我只觉得还早。心里想着,司法考试要等到大四上学期才能考呢,我还要尽情享受大学生活。然而,大学的时光是最美好,也是最容易流逝的,很快就到了大三下学期。
第一次法考经历
备考。完全没有头绪,这就是2013年5月,我第一次面对法考的状态。只知道司法部有“三大本”,还有一个新兴的法考培训机构叫众合教育,出了一套书,简称“七小本”。我和几个同学跟风买了七小本,然后没翻几页,就搬着7本厚厚的书,放暑假回家了。
7月,回到家里,翻弄着手上枯燥的纸张,完全看不进去。好在书附赠的有些音频,就一边听音频一边看书,才能勉强听一些。一个暑假,勉勉强强把刑法、民法、刑诉、民诉、行政法听完了,但是没有做题,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只能说是走马观花一般,过了一遍。
9月份,开学返校,发现周围同学都是一种很无奈、很“躺平”的状态,对于即将到来的司考完全处于放任状态,看来大家暑假在家复习备考情况都是差不多,或者说很糟糕。
考试。考试那两天,我是定了考场附近的酒店,晚上躺在床上,我还在听刑诉的录音,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第二天考试,在一家非常偏僻的专科学校,考场很像那种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非常的热,没有空调,只要两个风扇在转。每场考试3个小时,每场中间我都要去趟厕所(有监考人员跟随),洗把脸再回来。
考试结束后那天晚上,同学邀请我们去他们家的秦岭别墅玩,我从考场直接就上了去他家的公交车,路上靠着玻璃,看着窗外的街景,心里有轻松,也有焦虑。公交车晃着晃着,我就睡着了。实在是太累了。
大概一个月之后,成绩出来了326分,没有过A线(360分,国家统一通过线)。第一次的法考经历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次法考经历
总结第一次法考失败的经历,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将法考和考研放到不同年份准备,这样比较能集中精力复习备考。于是,2014年我的主要精力是在准备考研。
第二次法考,正处于我全心投入考研的关键时期。我将法考的备考作为我考研复习的一部分,只复习了与考研专业课有关的科目,比如刑法、民法、法制史、宪法等,其他考研没有涉及的科目就没有去复习准备。
不过,因为有了第一次参加法考的经验,加上这次也没有准备通过,所以心态上就轻松很多。参加考试也是以逸待劳,主要是为了收集经验。最后的成绩是335分,和第一次差不多。
第三次法考经历
这次法考时间是2015年,年初,我就已经考上研究生,但还有半年时间才去学校报到。没有了考研的束缚,这次所有精力都用来准备法考。
备考。这次备考时间充足,2月底,研究生复试结束之后,我就开始买书、收集讲课录音等,到了5月底前,我已经将大部分法考的科目都自学了一遍,当然,效果还是一般,主要是走马观花的把所有科目过了一遍,也没有做题目,只是有个基本的印象。
7月份开始,我和朋友一起报名参加了法考培训机构的培训班,时间一共是50天,培训地点在武汉汤逊湖附件的一家学校里。上课地点在教学楼的大教室,住就住在学生宿舍,吃在学校食堂,实行“半封闭式”的管理(主要是附近也没什么吃喝玩乐的地方)。
那年夏天,天很热,好在上课的地方有空调.我每天穿着短袖、短裤、凉鞋,穿梭于教师、宿舍和食堂之间。白天主要是老师来现场授课,晚上就是自习,每门课程之间会空出2天左右的时间,可以做题巩固。总体上保持着“老师上课——课后复习——练习真题——复习巩固”的节奏,效果还是很好的。
培训班结束之后,还有1周研究生就要开学了,我将行李直接打车送到了新的学校,放在朋友的宿舍里。之后,返回家中休息了几天。
研究生开学后,生活很快就步入了正常上课的正轨。课程还是非常多的。好在老师都比较理解,第一节课就说“大家如果在复习准备法考的,可以去复习,9月中旬前(法考前)的课程,我是不点名的”。于是,我仍然可以在学校里保持全面的复习状态。
考前这段时间,主要就是刷题,发现错题就赶紧巩固对应的知识点。还有就是背诵,因为有一些卷四(当时法考还是纸质答卷,主观题、客观题分两天一次考完)需要的固定答题用语。
考试。考场是在华中科技大学教九楼,好像全武汉的法考考场都在这里,人非常多。为了避免堵车,我提前在考附件定了酒店,这样中午还可以午休一下。
前三场都是选择题,50道单选、30道多选和20道不定项选择,考试时间3个小时。试卷已经不能被叫试卷了,应该叫试卷本,非常的厚实,大概有40多页。每道题目都是很长的题干和选项,所以整个试卷作答非常的累。还好我提前准备了水、巧克力,随时可以给自己补充一些能量。
最后一场是主观题,好像是7道题,需要手写的那种,考试时间3个半小时。每道题目都很像是语文的阅读理解,很长一段文字,然后,后面是3-4个问题。答完题目,我洗完了2支笔芯。记得我当时答完所有的题目,距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收笔的那一刻,抬头考场已经没几个人了,感觉一瞬间,身心都是空旷的,一切结束了。
考完试,晚上和朋友吃了一顿外婆家。那天晚上,虽然吃饭的人很多,菜上的也很慢,但是心里很轻松、很轻松,感觉身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一个月之后的一个早上,我从被窝爬起来,还没有下床,就坐在床上查成绩。那个时间查询成绩的人很多,所以半天也挤不进去。直到一瞬间,突然,成绩就出现在手机荧幕上,364,我“超低空”通过了!我一下从床上下来,又用电脑查了一次,确定了成绩。
真的是非常开心。后面就按照流程,提交各种材料,最后去司法局领取了证书。
总结
法考,确实是非常难以通过的考试,考试难度确实很大,但只要不放弃,总是会过的。我本科那些同学,基本上到了第三次就通过了。其实,我算是运气好才过的,所以也没太多的经验,跟大家说两条吧。
一是一定要系统化、长时间的复习。这个非常重要,我觉得我那个在培训班度过的暑假,50天的系统复习,是我通过的关键。如果自认为自己的自控力不是那么的强,建议还是报个班,和大家一起学习。培训班+老师讲课+自己复习+做题巩固,是我通过法考的经验。
二是要坚持。法考虽然很难,但是只要不放弃,一次一次的总结经验,继续深入复习,总是会通过的,只是时间问题。有人说,通过法考需要400个小时的学习。我觉得是这样的。如果学不到这个时间,是难以通过的。学不到就考不过,那么要等到下次再复习了。
上一篇:永远牢记的法考机构
下一篇:法考培训机构哪家通过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