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航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联盟首届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政教师组一等奖获奖者、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殷,在教学展示中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从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舆论动员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堂15分钟的精彩教学课,展示的不仅仅是获奖者本人,还有在她身后的中国民航大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更有校党委的重视与支持。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动投身时代洪流,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其中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中国民航大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思政课关键课程,把办好思政课作为学校战略层面的重要任务。深耕不辍结硕果,笃行致远谱新篇,学校思政课建设不断呈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实现新效果。
守正创新 推进思政课育人格局大起来
中国民航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成立思政课教学工作指导组,规划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体系,完善教学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督导机制,推动学校思想理论课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不断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田间地头、企业单位、红色地标等社会大课堂成为立德树人的不竭资源,学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4321”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项目获批天津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已挂牌建立10个实践教学基地。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研室,探索抖音思政,获批天津市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自2023年1月获批以来,已发布抖音作品59个。在天津市五大道地区建设以民航文化为主题的中国民航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在思政课中讲好民航故事,赓续红色基因。开展移动的思政课堂,依托行业特色以及天津独特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从“理论高地”走向“实践阵地”。参加移动的思政课堂的学生代表表示,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解更加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更加坚定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行动自觉。
全方位深化思政课改革,学校与厦门航空公司、天津航空公司、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等民航单位共建思政课堂,把劳模、先进、标兵请进学校,与思政教师同台授课。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宣讲团”,每年面向民航华北管理局、国航天津分公司、厦航天津分公司等校外单位开展“党课送上门·理论润心田”精品党课宣讲超过100场。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发出中航大思政课教师的红色之声,也促进了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双提升。高质量党课宣讲引发了强烈反响,宣讲团有关事迹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国航天津分公司党群部部长白悦充分肯定了中航大宣讲团的授课水平,“中航大思政课教师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参会人员全程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讲,很是投入。”
持续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着力打造人文中航大。集多部门联合打造“蓝天修身文苑”品牌文化讲座,让师生浸润在丰厚的文化滋养中,在价值观念上同心同德、在凝聚引领上同向同行、在干事创业上同心同力。目前,学校已举办13期“蓝天修身文苑”系列专题讲座,今年开始推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周末大讲堂”更是深受我校师生喜爱和推崇。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凌文秀慕名前来聆听《向中西哲人学习生活》专题报告。“步入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长河,充分感受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此次讲座让我们品味了中西方不同哲学的‘滋味’,对改变生活方式、创造更好生活有很深的启发。”
依托中国民航行业文化研究中心,拓展思政格局。做深、做实、做活思政教育,将研究民航行业文化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融合,举办以“加强民航行业文化建设·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民航行业文化论坛,增强民航文化软实力,助推民航高质量发展。论坛受到新华社、人民网、中国网等多家媒体关注。
凝心聚力 推进思政课教师强起来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校党委始终抓住思政教师队伍这关键一环,用真功夫、花大力气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出台了《中国民航大学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校党委书记分工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首任院长。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联系思政课教师,定期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听课。严格落实高校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生比不低于1:350配备要求,每年进人指标优先满足思政课教师系列,建立以高水平人才为引领,青年博士为支撑,辅导员和党政管理干部转岗教师为补充的多层次、互补型思政课教师队伍。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78人,平均年龄在38岁,其中博士占比50%。教师职称系列中单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称专业评审,落实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要求,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为教师能力提升注入新动力。
学校健全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传帮带机制,为入职不满3年的专职思政课教师一对一配备指导教师,培养老中青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团队,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培训体系,实现思政课教师培训全覆盖,尤其注重实践研修环节。近三年思政课教师参训超过500人次。一年年传承、一次次指导,许多青年思政课教师们已经成长为思政战线的标兵和骨干,承担起铸魂育人的重担。天津高校第十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中国民航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钟文静说:“入职之始的我跟着王哲老师助课,她总是水到渠成般将抽象理论阐释清楚,我跟学生一样听得入迷。一对一指导让我很快地实现了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也在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学校党委指导马院教师队伍建设的这七年,是探索和创新的七年,也是收获满满的七年,更是彰显航大风采的七年。近年来,思政课教师牵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天津市社科成果奖5项;4位教师在天津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3位教师包揽民航院校首届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政教师组一、二等奖;2位教师获得第一届民航“思政教学优秀教师”评选一等奖,3位教师在“故事思政”大赛分别荣获天津市二、三等奖;11位教师位列天津市思政课教师质量单科排名前20名,位居天津市首位。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获得者、民航院校首届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辅导员组一等奖获奖选手刘芳洋入职以来坚持授课10年,主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每学期坚持与学生谈心谈话、思想碰撞,能更加清晰地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脉搏,有利于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答疑解惑,环环相扣,不断提高学生上课抬头率。”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校有近40%的专职辅导员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等22门第一课堂教学任务中来,凭借丰富的思政教育实践经验,辅导员将日常思政教育和思政课堂教育交叉融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有效途径。
加强校党委对思政教育的全面领导,注重将做好大思政工作与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深入融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全体教育、管理和服务人员以育人为己任,一场以“师生同台,立德树人”的方式呈现的主题教育艺术思政大课中,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党务工作者、辅导员队伍积极参与,让思政育人于无形,在艺术可感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学校同时注重发挥校友在立德树人中的协同育人作用,精心打造“蓝天校友思政讲堂”,开展学生学业、就业和职业规划指导,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侯夏旭表示,“蓝天校友思政讲堂”正逐渐受到各学院学生的欢迎,今后将进一步讲好校友故事,探索校友在思政工作中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校友协同育人工作格局。
根植主业 推进思政课程火起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教师理论素质要求极高,开课伊始,自己倍感压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伊竹如是说。她是2020年引进的博士教师,理论知识虽然丰富,但是如何站在讲台更好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甚至还要起到浸润学生心田的效果,伊竹一开始确实一脸茫然。“好在学院非常重视加强教研室师资建设,每周举办该课程培训会,定期的备课会和专题研讨会为我上好这门新课增强了信心。”
“集体备课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期坚持的一项特色教研活动。作为一名转岗的青年思政课教师,面对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集体备课成为我们青年教师成长的加油站和训练场。教研室团队群策群力、集体研讨,帮助青年教师对教学设计反复打磨,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吸引力。”天津高校第十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中国民航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石志强说道。集体备课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良传统,集思政课教学名家示范讲授、课程主讲教师授课展示、思政课教师研讨交流及领导专家把脉问诊开方于一体,集中挖掘和探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能更好凝聚起不同领域专家的专业力量和集体智慧。校党委书记坚持每学期参与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深入了解思政课教学实际状况,有的放矢地对思政课教学工作进行正确引导,牢牢把握思政课堂的正确政治方向。创新载体联动学的备课方式,每年组织思政课集体备课会150场以上,寒暑假期间休假不停学,通过专家讲座、专题研讨、教学交流、实践研学等方式,坚持将新鲜的思政元素第一时间融入思政课教学,6位老师受邀担任天津市思政课磨课中心示范课培训教师。
前不久刚刚落下帷幕的天津市第四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比武决赛中,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娄梦玲、王宁分别以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荣获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的娄梦玲还是《中国民航发展史》课程组的一员,该课程先后获批天津市一流建设课程、获评天津市大中小学“党史专题课程思政精品课”。娄梦玲为了让自己的讲课更加有“民航味儿”,主动加入到校史馆讲解员的队伍中,在一次次为领导、同事、甚至小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她找到了面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讲课方法。“学校为构建‘大思政’格局,拓展了很多校内外资源,这都是我们上好思政课的‘金矿’。”
一次次比赛、一个个奖项、一份份荣誉,充分彰显了我校思政课建设不断上水平的显著成效。中国民航大学坚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双轮驱动,推动思政课与“六大学科群”互融,形成“马院+学院”的协同育人格局,建设“1+1+2+N”课程思政体系,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育人资源,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思政育人合力。近几年,课程思政建设取得较大的成绩。2021年有9门课程获批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2021年有2门课程获批教育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2022年有2名老师分别获天津市“故事思政”大赛特等奖、二等奖。
中国民航大学将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民航局党组的各项部署要求,全力推进民航特色国内一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中国民航行业文化研究中心、民航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联盟、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会”三平台协同优势,持续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建设贡献中航大力量。( 吴延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