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记者姜乃强)北京市中小学课外活动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课后服务”特色课程成果展示活动,5月25日举行。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指导,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后活动研究室、北京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承办。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如何落实“双减”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围绕这一主题,会议通过线下展示与线上直播的方式,展现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分享了来自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部门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关于搞好“课后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大会共设有特色活动展演、课后社团观摩、课题汇报展示、学习成果沙龙四个板块。
在特色活动展演环节,育新师生以热情的歌声和奔放的舞姿展现了新时代追梦人的风采,学校民族打击乐社团学生以激昂的鼓点、宏大的气势敲出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足球、棒球、网球、软式飞盘、健美操社团的学生们,在合作中完美诠释了育新的阳光体育精神。多架无人机在学校无人机社团学生的遥控下,时而凌空盘旋、时而急速俯冲,精妙绝伦的无人机表演与操场上的表演融为一体,为来宾们带来了一场富有创意的视觉盛宴。
在课后社团观摩环节,20余节特色社团观摩课程展现了学校“五育并举”的课后服务成果——
科技社团课程是学校科技贯通课程体系中的拓展类和发展类课程。无线电社团学生手持测向机在校园里穿梭,完成寻找隐蔽电台的任务;计算机美术社团学生用数位板结合计算机进行着数字创作;衍纸社团学生将科学知识与美术艺术融合,制作出了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科学剧社团以“动物世界”为主题,通过表演普及保护动物知识;航空模型社团学生通过组装模型,学习飞机飞行原理;开源硬件社团以风车为原型,实现了硬件控制;电子技术社团学生边看电路图,边体验组装电容。
学校八大艺术社团的课程展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综合材料绘画社团课以端午节为创作主题,学生们制作了精美的小彩粽;趣味版画社团课上,学生们将橡皮图章印制到布包上;综合版画社团课的学生用简单材料印制出丰富的藏书票;创意线描、书法和装饰艺术三大社团的融合课上,学生们以扇子为纽带,将黑白线描与装饰画融入传统书法,惊艳了参观者;阮咸社团的学生倾情投入演奏的《春晓》,受到了嘉宾的好评。
学校体育社团课程围绕“健康第一 健体育人”理念,用学科核心素养引领课后服务项目目标、教学内容、学业质量、教学方式和学习评价的设置,构建了包括基础性社团、拓展性社团在内的12个品牌社团,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运动、享受体育。此次活动中,学生展示的室内操,就是为了应对特殊天气创编的,现已成为学校阳光大课间的特色活动。
学校学生自主社团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如学校的围棋、象棋、五子棋、国际象棋、魔方等社团,从招募社员、申请场地,到活动测评、展示,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在观摩过程中,嘉宾们感慨:在这样的社团里,玩什么、怎么玩,全由学生自己做主,学生的潜质得到发掘、兴趣得到拓展、自主性得到提高,课后服务的育人目标在逐步实现。
学校劳动教育特色社团以服务性劳动为抓手,结合班级活动及学生日常生活进行。从叠衣服、系鞋带到收拾书包,低年级学生动作娴熟;从手工缝制、艺术制作到美食烹饪,高年级学生得心应手。劳动教育不仅让学生学习了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幸福生活要靠辛勤劳动创造的道理。
学校德育“礼•馨”社团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重礼仪塑常规、重常规塑形象、重形象塑栋梁”为核心,以“九礼六仪”为引领进行规划。社团成员为与会的嘉宾们展示了打香篆的过程,一招一式、一起一落,展现了美好的仪容仪表。
在课题汇报展示环节,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基教一科燕海霞科长表示:育新学生的表现,让与会嘉宾们感受到学校“课后服务”特色课程的魅力所在,也展现了学校“课后服务”特色课程不仅关注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课外活动教研室孙伟主任,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专项课题“北京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进行了汇报。他从课外活动开展的政策背景、教研工作模式、课题创新成果、特色活动典型案例等方面,总结了在多维度的大课程观下,“课后服务”的模式创新。
育新学校小学部付胜利校长以《发展素质教育 放飞童年梦想》为题,就学校课后服务的政策依据、原则理念、组织管理、内容安排及课后服务的实施与成效等进行了汇报,介绍了学校以“5落实、5模式、1核心”为原则,以“整体化、课程化、创新化、未来化”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五育并举”育人要求,探索“五育融合”育人路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做法。
在学习成果沙龙环节,代表们对育新学校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式、项目式学习活动课程,在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促进学生在团结合作中全面成长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围绕“创新学习”和“落实双减”的主题进行了经验分享。育新学校将思维课堂的经验与成果拓展到课后的评价与练习中,研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作业,打造多学科融合的“华夏智慧”主题课程的做法受到关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吴健所长表示,育新的男生阳刚健壮,女生雅致健美,学生们展示出的人文之美绝非一日之功,从育新学子坚定的眼神中看到的是满满的自信,感受到的是他们在学校各种特色课外活动中体验到的快乐、幸福。育新学校课外活动的整体设计,展现了融合之美、“五育”之美、全面发展之美。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蔡福全先生表示:育新学校特色课程有思路、有做法、有成果、有经验,特别是学校在“双减”工作中关注到了“减”和“增”的关系,“减”的是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补课负担,“增”的是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经验可借鉴、可复制。
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杨志强表示,育新学校以课程建设为载体,课内课外相辅相成,真正实现了第二课堂。学校将“双减”落到了实处,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增强了学生的幸福感,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体育社团活力四射,艺术社团技艺精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信、快乐成长。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