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就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析,提出中职学校必须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考证为基础、以竞赛为动力的就业、考证、竞赛三位一体的人才模式,有效衔接课堂所学与社会所需,真正实现中职学校为社会服务的目标。
关键词: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会计专业主要是为社会培养能够直接上岗的初级会计专业人才。从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多数毕业生并不能适应岗位要求,往往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因此,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构建就业、考证、竞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学校培养与社会所需脱节的问题,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中职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很多初中没有毕业,或者辍学打工一年两年的学生都被招进了学校。会计专业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专业,理论性强,又要求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复杂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模式落后会计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很多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教材版本较陈旧,跟不上税收法规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毕业生也无法满足岗位要求。教学模式采用传统的课堂班级授课,大篇幅的理论讲解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效率极低。实训设备不齐全,没有专业的会计技能实训室,学生无法体验真实的岗位环境,学到的理论知识也不能及时得到实际操作练习,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考证、竞赛和就业的需求。
3.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中职学校会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年轻的专业教师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是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有的教师是从别的专业转岗过来的,他们缺乏专业培训,教学内容“现学现卖”,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中职学校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更没有时间到企业锻炼,导致学校培养与社会所需严重脱节。
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考证为基础、以竞赛为动力,构建满足考证、竞赛、就业三方面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考证是指通过国家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竞赛是指参加市、省、国家等举办的技能大赛,就业就是参加工作、走上就业岗位,一体是指同时满足考证、竞赛、就业三方面的要求。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强化学生技能水平训练,提高学生参赛水平。
三、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1.重构课程体系“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在于,使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能够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在技能比赛中能够取得好成绩,能够找到对口的工作岗位。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要设置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参照市、省、国家中职会计技能大赛的大纲,要求学生具备点钞、手工记账与电算化记账等专业技能,相应要设置企业财务会计、会计模拟实习、企业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依据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要求毕业生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则要开设会计电算化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企业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
2.合理选用专业教材会计专业教材繁多,选用合适的教材不是一件易事。中职学校要深入调研,充分了解竞赛和就业岗位对会计人才的具体要求,组织会计专业教材建设委员会,有针对性地选用或者编写与职业资格证书、竞赛和就业相适应的校本教材。
3.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教学质量。中职学校要加强会计专业教师的校本培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鼓励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开阔视野,积累素材;加强校企合作,组织教师下企业参观实习,使教师了解企业岗位需求,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鼓励教师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4.建设专业实训室完善的实训场地、充足的实训设备是“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保证。受限于会计专业自身的特点,学生很难实现校外实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中职学校必须充实实验实训设备,完善实训室建设,构建教学、实训、考核一体化实训室,及时更新实训内容,满足考证、竞赛、就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作者:葛新 单位:衡水科技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