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维立
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在京举行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深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和避险逃生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安全生产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有力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据统计,2022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三个双下降”,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7.0%、23.6%。今年以来,虽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发生了多起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复杂。
举行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意义在于,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凝聚安全共识,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使每个人都能时刻绷紧安全弦,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确保安全生产。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印发的《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简称《方案》)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和避险逃生能力”的工作思路,强调“广泛深入开展应急科普‘五个一’宣传活动(鼓励学校师生阅读一本安全应急科普读本,号召家庭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动员乡村开展一次农机安全技能培训,推动社区开展一次电动车充电安全自查,组织企业职工绘制一张逃生路线图)”。“五个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有利于推动公众以学促思、以思促行,提升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筑牢安全根基。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意味着每个人不仅要当好安全生产践行者,还需要当好监督者。5月10日,应急管理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一季度,全国受理安全生产举报量同比上升25.1%,发放举报奖励440万元,上升91.5%。事实表明,群众举报热情正不断高涨,在安全生产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监察专员李豪文表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希望出现更多的‘朝阳群众’。”《方案》也要求“发挥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开展全员查找身边隐患宣传活动”,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要积极响应倡导,弘扬主人翁精神,认真向“朝阳群众”学习,发挥好监督作用,同仇敌忾,与安全隐患作坚决斗争,让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无处可藏。
随着暑期、汛期来临,各地高温、强对流天气增多,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消防、用电安全、内涝等风险因素增多。各级各部门要树牢底线思维,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未雨绸缪,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措施,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及时补短堵漏,坚决防范遏制重大事故发生。每个人都应当拧紧头脑中的“安全阀”,以敬畏之心履行安全之责,以实际行动为暑期、汛期安全贡献绵薄之力。
安全生产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人民战争。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压紧压实责任。要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推动“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蔚然成风,努力化隐患于无形,灭风险于萌芽,筑牢安全生产“铜墙铁壁”。(杨维立)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