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本科毕业之后,我去了北京的一家培训机构。
面试过程中,几乎每位面试官都问我,你不是师范专业,没有教书经历,为什么会想到当老师?我冠冕堂皇地说了一堆。其实我也不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只是想趁年轻多尝试,况且这份工作的薪水还不错。
入职以后我发现和我一样跨行的大有人在,其中不乏很多海外名校的硕士。和他们相比,我的简历更显得平平无奇。当家长在浏览各位老师的资料时,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我而不是别人呢?
对培训机构的老师来说,课时尤为重要。我经常在各个工作群或朋友圈中看到,老师们一边晒出自己满满当当的课表,一边抱怨着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虽然我能理解他们的辛苦,但这的确是一种凡尔赛。
有时我觉得这里的老师本质和销售员是一样的,学生是客户,课时就是业绩。
为了能在一堆漂亮简历中被人看见,我也不得不参与内卷。精心打磨教学讲义,悉心整理核心资料,学习从未接触过的教学法,顺便强化自己的英语能力。
培训结束时,我以为自己已经做好十足的准备。
02
第一次上课之前,我收到了学生的个人档案,其实就是简单描述了她的性格和要求。“很有个性”“很有主见”“不喜欢和父母沟通”这些字眼组合在一起,让我很难不联想到叛逆青少年。仔细想想我好像从未和这样的人打过交道,顿时有些紧张。
那天我故意把自己装扮得很成熟,早早地准备好所有材料在教室等待。
上课时间过了大约十分钟后,一个高高瘦瘦的女生推开门,拎着一杯奶茶不紧不慢地坐下。我尽量表现得热情,向她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她咕嘟咕嘟地喝着奶茶,没有说话,也没什么表情变化。
我有点慌了阵脚,跳过了原本设计的寒暄环节,直接进入课堂正题。
讲课过程中,她几乎连“嗯”都很少说,时不时看一眼手机,再面无表情地盯着黑板。我像机器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各个环节,什么教学法都被我抛诸脑后。中途休息时,我感到如释重负,好像终于能喘一口气。
她从洗手间回来,点了一支烟,在不到五平方的小教室里吞云吐雾。我对烟味一直有强烈的生理排斥,本想琢磨出一个委婉的说法让她熄了烟,但怕她因此记恨便什么都没说,在烟雾缭绕下继续开始了后半节课。
第二天,她提交了所有作业,我逐一地做了注释和分析。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
没过两天,我收到了被替换的通知,原因是“老师不够幽默有趣”。
03
那时的心情我大概会一直记得:委屈、不满、愤怒。学生究竟是来学知识的,还是来听相声的呢?我本以为教书最重要的是传道授业解惑,原来远不止于此。
组长得知消息后,安慰了我很多。他说,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些学生喜欢活泼的老师,有些喜欢酷酷的老师......先和学生拉近距离,再去讲知识。
我不太理解。我知道每节课都售价不低,只是想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没想到却因为课上得太充实而被“投诉”。
我回想自己从小到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补习班,对老师都言听计从,上课不敢迟到,作业不敢拖延,即便老师在课上玩手机我也没想过投诉。“老师”这两个字就像一种权威。
之后的一个月里,我接到的几个学生几乎都是标准的“乖小孩”,老师们都很愿意带这些让人省心的学生,可惜他们只是少数。很快我又在学生档案里看见了“有个性”这个关键词。
我时常听老师们说,现在的学生都很有个性,难以管教,有的甚至因为老师多次催促作业而大发脾气,干脆不来上课了,连爸妈也拿他们没办法。这是培训机构不得不承担的——学生在这里成了至上的客户,他们的权利被放大了许多。
一位颇有经验的老师和组长说得差不多:你得先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不能总说学习的事儿。
04
这个新学生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她非常活泼,也很情绪化,每天都化着精致的妆容,还没下课就约好了娱乐活动,像在蜜罐里长大的小公主。
我听她聊一些校园八卦,她听我讲题,我们的上课模式就在这样一来二往中自然固定下来了。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我尝试着以同龄人的心态和她拉近距离,再“哄”着她学习。
果然,她更吃这一套。虽然真正上课的时间不足两小时,但她的学习效率反而高得多。有时候也会“给我个面子”,先完成我布置的作业。
我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理解的师生关系和课堂观念是否太过陈旧,原先上课时自己是否讲得太多,听得太少。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里是培训机构的一对一教学。
所有的学生是花钱进门享受一对一服务的VIP客户,这里教师的姿态,比起站在20厘米高讲台上的老师,不免低了一截。所谓的传道授惑,更像是一种明码标价的供需关系。
到现在,我教过的学生形形色色,有的沉默寡言,有的调皮捣蛋,有的叛逆中二……我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是排斥学习这件事,而是排斥一种强制的约束和不分青红皂白的权威。
我已经在慢慢学习和他们平视,努力看见他们所见,现在看起来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我也更加熟悉各种教学套路,但也更加谨小慎微,因为学生一生气,可能就会炒掉我的鱿鱼。
我这样算是教育上的成功,还是在教育上的另一种妥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