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培训一次成长,听他们讲述,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那些培训故事
人生是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除了学生时代寒窗苦读,工作时期,有着许许多多的培训。岁月变迁,社会发展,培训课堂上演着不一样的戏码。而对个人来说,有的培训或许只是插曲,有的培训却改变了人生之路。
50年代
请女兵来校教跳集体舞
讲述 林垂枢 87岁 来自 福建福州
1953年,我17岁,高小文化,在青年团福建省闽清县三区工委任干事。我年轻阅历少,没有工作经验,组织上安排我到福建省团校培训两个月。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青年团工作业务和学习中央农村工作文件。
我们学员生活军事化,紧张又愉快。培训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了解年轻人的特点,开展活泼多样的文体活动。就我们自己来说,培训期间文体活动很丰富,有打篮球、看电影、唱歌、跳舞等。特别是晚上跳舞,我至今记忆犹新:经常邀请附近驻军的女兵来校,教我们跳集体舞。这时,大家都到操场上,不分男女,围成一圈,唱起歌跳起舞。我们是那样开心,那样充满青春活力。
60年代
到地方上学习种水稻
讲述 施燕祖 71岁 来自 江苏南通
1968年底,我报名上山下乡,到了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位于黄海前沿的军垦农场。我们连队负责开垦围海造田的盐碱地。要种粮,首先要改造土壤。我们这些知青对种水稻没有经验,连队组织我们到地方上的农业科技站水稻培训班学习。给我们讲课的老师,是当地县农业科技站的站长。
培训结束,我们回到连队,开始做水稻种植的准备工作。我们把铲除的各种盐蒿子杂草集中起来,和从河中捞起来的水草混搅在一起,然后用河泥把它们埋起来,让它们腐烂作肥料……经过一番努力,我们开垦的盐碱地终于能够种植水稻了。
70年代
通过培训正式跳出农门
讲述 屠林明 80岁 来自 上海
退伍回乡后,1969年9月,我被抽调到公社广播站任编播员。我像学校里的代课老师一样,虽然有了工作,但仍然是农村户口。进入上世纪70年代初,农村学校有大批代课教师陆续转为城镇户口、公办教师。但是,公社文化站、广播站等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却轮不到转户口、转编制。1972年初的一天,文化站马老师对我说:“公社开办了高中,我们去吧。学校教师可以转户口、转编制,在这里没有出路。”
听马老师这么一说,我心动了,跟他一起去了公社高中。不料,我和马老师去了后,学校里代课教师转正的工作停止了。那时还有一个转正途径,就是到上海师范大学培训。全县有大量回城知识青年、复退军人等,就是通过这个途径当上公办教师的。于是,1972年11月13日,我们到上海师范大学培训班学习。1974年1月,培训结束,我们考试成绩合格,拿到毕业证书。回乡后,我被分配到公社机关担任业余教育专职干部。这时,我终于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成为公社机关正式干部。
80年代
去深圳学习大开眼界
讲述 李世海 82岁 来自 北京
1986年10月至11月,兵器部组织了一个五人小组,到深圳参加“人力资源发展学院国外管理经验”培训班。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回味。
1979年深圳开始办特区,经济发展很快,三天就盖一层楼,创造奇迹;“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广为流传。深圳搞的是市场经济,自由市场非常多,商品很多且便宜,吸引了国人的眼球。当时,很多人想去深圳看看,我也不例外。培训班主办方不仅组织我们学习管理知识,还带我们到当时深圳最高的建筑——国贸大厦参观。我们在国贸大厦旋转餐厅用早茶,十元钱就可以吃得很好。从旋转餐厅里可以看到深圳全貌,也可以看到香港地貌。参观深圳市貌时,我们头一次看到了双层公交汽车,感到很新鲜。我还在汽车前拍下了一张照片。
这次培训,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对市场经济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培训,我增强了市场与竞争观念,树立了时间、信息、开发和金融观念,受益匪浅。
90年代
学一个月没学会五笔打字
讲述 杜明骏 59岁 来自 河北涞源
1995年,电脑还不怎么普及,但电脑将会被广泛应用的趋势已经尽人皆知。我心想,既然电脑打字是以后肯定要用到的一种技能,那就应该在与其他人的竞争中抢先一步。于是,我果断报名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电脑打字培训班,还从微薄的工资当中拿出了300元做学费。
培训的老师教授的是五笔输入法,学员们基本都是从基础学起。这种输入法需要背很多口诀,要记住很多东西,像“王土大木工”之类的得整天挂在嘴上。偏偏我这人心不灵手不巧,学了一个来月也没学会什么,最后不得不带着遗憾从培训班结业。为此,老婆骂我是“朽木不可雕也”。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这辈子是学不会电脑打字了。不过,后来我开始用电脑的时候,还是学会了打字,只是使用的输入法不是五笔,而是拼音。
短发言
我在山西隰县插队4年后,参加商业工作。1977年,我参加了商业部与中国商报合办的新闻培训班。除了聆听大学教授讲新闻理论,我们还多次随中国商报记者去实地采访。这次培训奠定了我后来从事专业新闻工作的基础。(上海 王仰 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