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最困扰家长的一个热议的话题是:这个暑假,孩子该怎么过?我们先来做个选择题,看看你准备怎么让孩子过完这两个月。
01
学习派:报名补习班、兴趣班,假期主要用来让孩子查漏补缺
02
休闲派:提前预定好游山玩水的行程,假期主要用来让孩子长见识
03
宅家派:孩子还小待在家里,让老人帮忙带养
04
自由选择:孩子大了,家长管不了了
其实无论选哪个选项,大部分情况都是父母主导、孩子被动跟随,如此一来,孩子会产生许多抵触情绪,父母变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里外都不是人。
我在筹备暑假研学营期间,遇到一位妈妈,她非常希望自己8岁的儿子也可以参加进来。这个孩子热爱写作,而且从小就能写(说)一些感性的小诗。孩子4岁时,一次回家路上风太大,吹得他走太快了,他对着妈妈脱口而出:为什么风一直推着我往前走?是我在飞,还是风吹着我飞?
妈妈从未想到,孩子把他自身的感受描述得那么形象,也通过这件事意识到,孩子最早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是从最真实的“感知”开始的。妈妈觉得孩子非常适合来我的研学营,获得更多的体验和认知,但她前后花了3个星期来考虑这件事,而我也在耐心等待她的决定。
很有意思的是,当我的同事去和这位妈妈确认是否参加时,妈妈并没有立即明确是或否,而是让孩子通过微信跟我互动。
第一次,孩子说:随便你们。
第二次,孩子说:我无所谓。
第三次,孩子说:好,我愿意参加,我准备好了。
妈妈就是这样用三个星期,让孩子明白了研学到底是什么,在最终征得了孩子的同意后才确定报名。
其实妈妈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坚定地告诉孩子这个研学营很好玩,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爬山玩水,在山水间学习,我已经帮你报名了。但是妈妈并没有这样做,因为她也在等待孩子对研学的真心接纳,以及家人对孩子研学的理解和支持。所以无论我的同事怎么催促,妈妈一直保持自己跟孩子、跟家人沟通的节奏。
我觉得妈妈这个做法很有智慧,她愿意把功夫花在旅行前,让孩子从心态上做出调整,从“无所谓”转变到“我愿意”。孩子一旦出于自愿参加,他才会主动融入旅程当中,真心去看去听去感受,这些最直接的体验和见识,最大程度地吸收和内化,赋予他最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创作灵感。
1.
体验式学习
永远是假期生活的首选
我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硬核概念,是关于学习的记忆科学。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记忆分原始和高等两个层阶。孩子对自己在三四岁以前所发生的事没有印象,是因为那段时间孩子只有最原始的方法记忆,还没有经验记忆,所以孩子慢慢地从父母家人那里学习到吃喝拉撒的方法,但并不知道为什么。
然后渐渐地,孩子进入刻意学习阶段,进入了知识记忆的旺盛期,孩子靠记性本身就可以把一知半解的知识点给强行背下来,所以在初中前,谁的记忆力好,谁考试成绩就会好。
接下来的问题是最关键的了,如何把容易被混淆、被遗忘的知识记忆再提升一层变成“自己的”记忆,长久地 “印”在自己的脑海里呢?
答案是,要丰富“经验记忆”,通过体验和时间,把孩子的知识记忆和方法记忆进行个性化的打磨。
有一次,我的小儿子被老师选中,要代表学校去参加全市的中文作文比赛了。可是,他当时在读的是国际学校,以英文授课为主,中文本身就是弱项,却要用中文写作去和全市的同龄孩子比拼,他靠什么来取胜呢?我记得他当时抽签抽到的作文题目叫《海派文化》,儿子拿到题目后,从学校回来向我诉苦:妈妈,我虽然知道海派文化是什么意思,可是我不知道要怎样写作呀?
我对儿子说,不用怕,妈妈陪你。接下来的时间里,我陪着儿子看老上海默片,听周旋的歌,读王安忆的书,在弄堂烟纸店里搜寻老式香烟的纸盒,还带他到旗袍店,看老师傅一针一线手作旗袍……我陪着儿子花了整整3个星期去接触海派艺术文化,他把亲身的体验、历史的知识转化成他自己脑海里的印象,再用最简单质朴却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最后,我儿子这篇作文获奖了!儿子自拟的副标题是《五原路上的一天》,他在作文开头写道:太阳升起,鸟儿叽叽喳喳,旁边裁缝店里的叔叔开始上班了……我现在已不记得作文的全文,但像“叽叽喳喳”这样活灵活现的口语化词汇,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儿子将文字描述的弱项转化成个性化表达的强项,言之有物,有情感,有故事,正是这一点,打动了评委吧。
所以,我在20年的养育过程中,始终坚持浸润式、体验式的闲暇教育,而闲暇的最好阶段就是每年的寒暑假。如果我们和孩子一起组合好这一整段时间的活动,那么孩子就有机会丰富他的独一无二的经验记忆,开阔思维和想象,开启他们对知识学习的与生俱来的渴望。
2.
孩子不记事
带他们旅行是浪费吗
我不赞同这个观点。人类的确会有“幼年健忘”,因为高等的经验记忆还没产生;然而这并不妨碍孩子体验旅途中的各种感受,自然中的声、光、色、味、形、体提供给幼年孩子的是全感官的体验,这更组成了孩子身心发育所需的环境刺激。
记得,我曾经趁着暑假带孩子们去内蒙古大草原。一路上孩子们看到了光秃秃的山丘、斑驳的草原、枯竭少水的河床,我告诉孩子这是人类乱砍滥伐的恶果。不久我们又有机会在隆冬的周末小长假去了三亚,沐浴在大海、蓝天、椰子树和金色的阳光下,对比之下孩子们更深入了解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共生的关系。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大儿子成为小小环保主义者,梦想钻研环境学,也正因为这份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让他爱上了摄影,最后成为一名电影学院大学生。
▲ 小儿子Sean在三亚第一次见到彩虹, 回家后将收进心中的色彩画了出来
因此,研学区别于一般的旅行,在于家长要设计环节引导孩子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感受,让孩子对周遭事物的好奇心升级,变成一种根植于内心对探索的信念和向往。自然万物、人文荟萃和丰盈的环境会引导孩子不再被惯性思维束缚,只从眼前的小我来看待世界、社会和他人。
由此可见,有预见、有“内容”安排的研学式旅行,并不是简单地从A地奔向B地。
3.
主题式旅行
虽短,却会影响孩子一生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在每个暑期都会带领孩子进行主题式旅行或策划一场主题式活动,给孩子留下丰满、特殊的经验记忆。
在《父母的格局》中,我记载了2013年8月,我和两个儿子一起跟随国际公益组织进入非洲的一场公益式旅行。我们帮助背水,建造女子高中宿舍、鸡棚……从此,"孩子帮助孩子"的概念深深地印入了当时年仅8岁的小儿子的脑海里。
▲ 队友们正在忙碌地建造高中宿舍, 上左图、下左图为大儿子Ian, 上右图为小儿子Sean,下右图是我本人
又一个8年过去了,小儿子今16岁了,他仍旧在践行“孩子帮助孩子"的理念,周末去学生乐队公益帮助学弟学妹们排练音乐。由此,孩子看待事物的视角从被动改为主动,从片面走向辩证,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判断力和使命感。
一个暑假很长,1-2周的主题研学或主题活动会给孩子带来丰盈的满足感。在此基础上,家长再根据孩子学科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穿插一些针对性的补弱课程,那么孩子从心理上更易接受,学习也会更有效果。
和孩子一起去旅行,得到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也能在同行同乐的过程中获取对孩子的一份全新发现。有时候,孩子的应急表现比父母预料中的更机智、更勇敢、更细心、更成熟;甚至在某些方面,孩子还会变成父母的榜样,大人被孩子在旅行途中表现出的创意、灵感、勇气和担当所打动。
因此,想更了解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变回孩子,和孩子一起走进自然,走进互相的情感世界,走进一个共同创造的梦想王国。
世界很大,属于孩子生活里的不应该只有父母、学校、作业和各种培训班。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是给予生命;父母把世界带到孩子面前,是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