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媳带着3个月大的侄子出差培训,被误以为家里日子艰难……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作者|杨小米 编辑|小刘
来源|遇见小mi(ID:yujianxiaomi2015)
在《我弟媳生孩子3个月后,准备回去上班了……》一文中,我写到弟媳小萌获得了一个新机会,她老板娘又加盟了一家新的金店,品牌比较好,周大福,让她去做店长。
一边是职业进阶的工作机会,一边是刚3个月嗷嗷待哺的孩子,她很纠结,犹豫。最终,她还是选择克服各种困难,去工作了。
开始工作之前,小萌需要去外地其他周大福的店,培训7天。孩子离不开妈妈,我妈妈就带着孩子跟小萌一起去参加培训。
白天小萌培训,我妈妈就在酒店照顾孩子,这样中午和晚上,孩子都能见到妈妈。
现在,培训已经顺利结束,小萌带着3个月大的侄子和我妈妈回到自己家了。
回顾这段经历,小萌最大的感触是,很多时候,焦虑来自于我们对未知事物的担心,这种“内耗”特别折磨人,当迈出第一步,开始行动时,虽有困难,但在路上了,都是解决方案,结果比想象的要好得多。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01
本来我弟弟要一起去的,但是他们工厂搬家,他要盯着,弟媳小萌就不指望他了。
就这样,小萌带着我妈和三个月的侄子,出差去培训啦。
出发前一天,小萌和我妈收拾了2个行李箱和2个包,基本上都是孩子的东西,把他日常穿的所有衣服都带上了,怕换了衣服没法洗,反而小萌和我妈的衣服很少。
小萌调侃,感觉像搬家一样,第二天他们很早就起床出发了,培训的地方不算太远,离我们家差不多开车2个小时的路程。
第一天,培训的店对过的酒店,房间不够了,他们住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后面再换。办理好入住,小萌就去店里上班了。
我妈妈带着侄子在酒店里,中午休息的时候,小萌买好饭,匆忙回来,路程还是有点远的,很折腾,来回走20多分钟,给孩子喂奶。
第一天,在店里培训,需要穿高跟鞋,她已经好久没有穿高跟鞋了,脚是又酸又痛,加上来回折腾回酒店送饭喂孩子,晚上还要带孩子,睡得不太好,小萌累惨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侄子特别给力,没怎么哭闹。醒了,我妈妈给他温奶,用奶瓶也吃,吃饱了,自己躺着玩,也不用经常抱着。就是想睡觉的时候,抱着哄一会。
▲每天我和小侄子视频 他咿咿呀呀和我讲话
还好第二天,他们就换到新酒店,走路只需要5分钟,但弟媳中间不用回来了,经过第一天的磨合,我妈妈已经能把宝宝照顾得很好了,小萌放心了,就安心上班了。
就这样一天天地过,7天的培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小萌很感谢我妈妈的付出,小萌妈妈情商很高,晚上和他们视频,对着不会讲话的侄子说:“你长大要好好疼你奶奶哦,多亏你奶奶照顾你。”
我妈妈心里是说不出来的妥帖。幸亏我妈性子静,不然真的有点无聊。这7天,她就早晨先去吃饭下楼一次,其他时间都在房间里,陪着孩子。
侄子睡觉,她就看会手机,要不就是整理一下他的东西。
不过,我妈妈更多的是开心,之前她压力很大,怕一个人看不好孩子,但这些事,都没有发生。
看来小孩很聪明,也是有心灵感应的,知道妈妈要上班,奶奶照顾他不容易,就很乖巧。
有了这7天的适应,接下来,给了弟媳和我妈妈很大的信心,等小萌回去正常上班,也不用担心我妈妈在家看孩子hold不住了。
02
最不容易的还是弟媳小萌,她们培训是全天的,一天站近10个小时,晚上还要给孩子喂奶,休息不了太好。
她安慰自己,就当减肥了,她体重114斤,结婚之前102斤,她希望快点瘦回去。
哪怕如此忙碌,她给我讲,她还会挤出时间敷面膜,出来工作的好处,就是很注意形象,看着镜子里状态越来越好的自己,心情也变好了。
她和我分享了一下培训时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我跟着她学习了不少。
在去之前,她们给店里的店员买了不少礼物,来人家店里培训,是给人家添了麻烦的,送一些小礼物以表诚意。
去了之后,她带着其他一起培训的人,每天都主动抢着打扫卫生,拖地、擦桌子(金店的透明玻璃上不能有手印),勤快一些,总是讨人喜欢。
她还观察了几个店员的性格,有高冷的,有热情的,那么,想快速融入新环境,就多问那些热情一些的,这样不容易被拒绝。
她还加了人家微信,想着平时多送点礼物,以后还可以多请教问题。还有,以后她负责的店,如果需要调换货,关系好总是方便些。
这次来之前,她们也是有目标的,主要是学习系统操作,周大福都是电脑操作,开单子是电子单(在微信公众号),和她之前的店不一样,她操作了很多遍,还记录了笔记,录了小视频,回去不明白的,可以查笔记。
据说,正式开业,总部还会派专人来教,但是提前学会了,到时候加深印象,也不会因为这耽误了客户。
关于销售的学习,这次不是重点。她们去培训的人只看,不多说话。
小萌很有分寸感。她告诉我,一定不要参与人家谈客户,因为金店,基本上不会出现店员接待不过来客户的情况,你帮人家谈,成交了还好,万一没成交怎么办?
所以,多观察,对于人家好的地方,就学习;觉得可以优化的地方,回去注意。
她有一个发现,很多人来店里,直接打开「小红书app」,说要某个同款,这是她之前没有注意的购买方式。
有了这个发现之后,她立马把「小红书」里他们品牌的号都关注了,又看了很多用户写的分享,把他们店里的爆款都总结下来,想着回去之后,要经常看看哪些款用户喜欢,把产品熟悉掌握,也经常拍照发朋友圈推荐,提前根据这个调整存货。
小萌还发现,这条街上5家金店都是这一个老板的,有周大福、周大生等各种品牌。
原来,老板的爸爸,之前就是开金店的,但没有牌子,只要是黄金就行,老板接管之后,发现年轻人越来越看牌子,就加盟了不少品牌。(我感慨真的很会做生意了)
如果一个顾客来了店里,没有看中的款式,店员会带着客户去其他店里看看,只要客户想买,总能找到喜欢的。
她觉得这个思路很好,她老板在我们县城也有3家店了,不同品牌,她说以后要和每个店里的人搞好关系,方便大家互相帮助。
她一边学习,还一边操心新店开业的事,要和老板娘商量开业那天的布置,像是用的花、甜点等,总之,操心的事可多了。
但我能感受到她对工作的热爱,就想着如何做好,虽然累,但很有成就感。
03
对于小萌的忙碌,我妈妈很开心,她说,小萌忙起来挺好的,没有之前那么爱干净了。
小萌有点“洁癖”,侄子衣服上吐奶,以前一个手指甲盖那么大小,她立马要换一身新衣服,现在也能接受了。(这事笑死我了。)
还有更好玩的事情,因为小萌这种拖家带口来培训的少见,在我们老家那边,很多女性都是孩子1岁后,再出来工作。
当得知弟媳小萌,怀孕8个月才在老板娘劝说下不去上班,现在孩子这么小就出来了,大家都说她真是太认干了(认干,是我家那边的方言,说人太能干了)。
大家都误以为她家里日子艰难,不然干嘛这么拼。(当初她都打算上班到生,因为当时下雨,店门口有积水,老板娘担心她摔到了,让她回家休息。)
后来,发生了一些小事,改变了大家的看法。
小萌的审美很好,平常穿衣搭配很在线,她有一件羽绒服,很好看,2300块钱左右,我不知道这个价位是什么水平。
人家看到就问哪里买的,多少钱?一开始都以为几百块钱,没想到比预期贵很多。
她戴的手表,人家也觉得好看,一问价格,1.4万……
还有,经过日常交谈,就发现小萌似乎家里条件还行,他们就问其他一起来培训的,小萌家做什么的,老公干什么的呀?
后来,得知我弟弟是开工厂的,家里条件还不错,就跑来问她:“孩子这么小,你又不缺钱,怎么跑出来上班了?”
这事听下来,让小萌哭笑不得,不过她知道别人没有恶意,可能人家的理念就是,如果换作是对方,家里有这样的经济条件,是不会出来工作的。
这是和自己观念(生活艰难时,要好好工作,好好赚钱;条件好时,就不需要工作)发生冲突时的一种反应。
但这显然不是小萌的价值观。工作也是一种价值体现,这是其他事没有办法比的。
小萌之所以坚持出来上班,是她觉得这是特别好的一次职业晋升的机会,如果产假过后,她回到原来店里,可能也没有店长的位置了,这次能当品牌新店的店长,机会那么好,错过之后,短期之内,也不会有了。
再就是,她从怀孕到生孩子,已经在家里呆了5个月了,也开始有点焦虑, 觉得有点与社会脱节了。
她不愿意被孩子完全捆住,还是希望有自己的事业。即便艰难,她也决定争取。
04
小萌,在金店已经工作6年了,他们老板娘对她特别好,她们去培训,老板娘给小萌和我妈妈、侄子定了一个最大的房间,费用都是店里承担的,还说中间孩子哭闹的话,小萌可以回去喂奶。
等正式上班,每天也给了她一个小时回家喂奶的时间,总之,小萌有什么困难,老板娘总是积极帮着解决。
我妈妈分析:“老板娘之所以对小萌这么好,肯定是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了。”
我妈妈很自豪,因为她儿媳妇的销售业绩,总是前几名。
这应该就是职场中的不可替代性,小萌的能力让她值得这么被对待,人家就害怕她不干了。因为她无论业绩,还是管理上,都很厉害。
女性如果想要获得更多主动权,在年轻时,真的要精进自己的能力,自己强大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遇到的烦恼越少,当遇到同样的困难时,因为这个能力,崩溃的时刻就要少很多。
当然,孩子这么小,小萌出来上班,这是她的选择,我很佩服。
但我并不是鼓励每个妈妈都这么做,毕竟每个人的情况和想法不一样。
有些女性也想出来工作,但没有人看孩子,请好的育儿嫂经济上压力大,就选择自己在家带。
再或者每个人身体体质不一样,有的妈妈生完孩子,至少需要养半年。
还有的女性,想在家多陪陪孩子,也无可厚非......
我想说的是,这些都没有什么,坦然接受面临的现状,活在当下。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的,不管选择做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做了决定,就不要纠结了,总是在原地纠结,这样会很内耗,无论对身体,还是心理都不好。
无论做了怎样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不同的声音,赞同的、反对的、看热闹的......选择性地听一听,就可以了,学会不被过多影响。
因为有一些人,就是不会善意地对待别人,你和他不一样,他就觉得不对,这样的沟通,只会让你心情更糟糕。
当没有强大到可以忽略掉这些“噪音”,那么,选择关闭耳朵,或许是最好的方法。
我一直认为,我们有了计划,就去行动,去推进,做的过程中,就会有反馈,这个方法不合适,那么,再去试试其他方法,只要这件事对你足够重要,总值得你去找到解决办法。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