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寒假将至,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成为很多家长帮助孩子充实假期生活的首选,新一轮“培训热”来临之际,不少家长会给孩子们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新冠疫情对很多行业造成了冲击,由于教育培训机构多采用预付费方式,在资金短缺、经营困难之际,很多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经营者采取了闭门、跑路的形式以降低自身损失,给很多学生家长造成巨大损失。那么家长在签订培训服务合同时,有哪些情况需要家长提高警惕呢?
1、审查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是否规范,尤其要了解是“加盟”还是“直营”,多方对比,让补习真正有益。
2、认真阅读书面合同,教育培训机构大部分都是书面合同,如果条件允许,金额较大的,最好找身边的律师朋友帮看下。自己发现有不利于自己合法权益的,跟培训机构协商修改,写入合同条款,不可轻信培训机构的口头承诺,尽量形成书面文字,避免造成后期发生情况造成退费不能问题。
3、应当格外关注涉及课时、课程、培训内容和方式以及退费等条款。特别是涉及预付费用的合同。因为教育服务合同一般都会有较长的履行期,如果为了较大的优惠,一次性需要预付缴纳大笔费用,一定不要忽视了履行期内可能出现的情形,会导致提前终止合同。建议的事件跨度不要超过3个月。提醒各位家长,理性签约,切莫因小失大,约定不清后期主张退款返款,即使能得到法律支持,终究是耗时耗力。
4、现在家长支付教育培训款项,很多都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扫码交费方式,保存好缴费记录,并且索要正式的收据和发票并保存好。现实中,有些教育机构为了规避法律风险,与家长签订合同的名称与公司实际注册登记名称不一致,或通过私人账号收取培训费。这种情况下发生纠纷,就会对合同主体和缴费事实核实存在问题,所以为了避免发生纠纷造成合同主体和法律关系认定造成困难,家长们一定要妥善保存缴费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