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题:青少年体育培训哪家靠谱?星级评定呼之欲出(上)
新华社记者王镜宇、朱翃、汪涌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今年7月发布之后,中小学提供体育类课后服务的热情和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培训的需求高涨。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面对社会上大量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培训机构都可能面临“选择困难症”。哪个机构靠谱?哪个性价比高?哪个有“跑路”的风险?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日前,《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管工作的通知》正式发布,这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是个好消息。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培训机构的星级评定工作正在上海、北京等城市进行试点,未来有望在全国推开。如果这项工作顺利落实,未来学校和家长挑选体育培训机构可能就像旅客选酒店一样方便了。
(小标题)吴校长的小担忧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一贯重视体育尤其是足球、篮球项目的开展。据校长吴建民介绍,自上学年海淀区教委提出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要求之后,学校体育老师不足的问题就显现出来,当时学校采取了请其他学科老师临时“增援”的办法暂渡难关。“双减”政策发布之后,学校又有了开展课后体育类课程服务的新任务,足球、篮球项目最受欢迎,体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就更突出了,而其他学科老师由于缺乏专业技能难以满足学生需求。于是,学校从本学期开始与校外培训机构签约,付费请机构的教练到学校来参与课后服务,效果还不错。不过,吴校长心里还是有些隐隐的担忧。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鼓励学校与社会体育俱乐部合作,但是目前没有明确的准入标准。培训机构的教练来学校之前,我们查验了无犯罪记录证明。教练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我也去看了,感觉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还不错。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对培训机构和教练的了解很有限。如果有关部门对这些机构和教练的资质有专业认证,那我们合作起来心里就更有底了。”吴建民说。
记者在北京市的其他一些小学采访时也了解到,“双减”政策出台后,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课后体育活动时,师资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由于对社会培训机构的资质缺乏深入了解,再加上学校经费有限、社会机构教练的课时费比学校体育老师的高出不少,学校在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的问题上存在一些顾虑。
9月底发布的《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管工作的通知》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第二条明确要求:“强化行业监管,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各地体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本地区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机构、体校、学校体育社团等课外体育培训主体开展规范化建设行动;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遴选符合条件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中小学校提供课外体育培训服务。”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表示,“双减”政策出台之后,外界普遍认为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体育总局的文件有助于强化行业监管,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避免体育培训再走学科培训机构的老路。同时,文件的及时出台也体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担当。
(小标题)沪、京在行动
上海市体育局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负责人周战伟告诉记者,上海开展青少年运动的俱乐部或体育公司大概在四五百家左右,这其中既有经过体育局前置审查、然后在民政部门备案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也有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的体育公司,还有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发展的会员单位。此外,最近几年,上海全市从事各个体育项目培训的机构增长迅速,大概有上千家的规模。通过组织社会办训、青少年体育公益项目、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以及一些资金扶持,上海市体育局鼓励优质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全面参与青少年体育运动。在“双减”背景下,上海市将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及社会机构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其中包括给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评定等级。
周战伟说:“一是要健全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的标准,提高门槛。‘双减’政策出台以后,按照要求,我们体育部门正在配合教育部门建立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的审批标准。这块的标准原来不太健全,接下来我们会加强对体育培训机构的场地、师资、培训课程、培训资金以及相关经营工作的监管。第二个动作是要评定等级、分类指导。上海评星级俱乐部已经开展了四个周期(每三年一个周期)了。今年年底,我们准备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最新的文件评定星级俱乐部,从一星到五星。主要就是把这些俱乐部进行分类指导,让家长、社会知道哪些俱乐部是比较好的、有品牌的,就像‘大众点评’一样。我们会继续健全评定等级的标准,每年评完之后对全社会发布。第三,我们还会加强对这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经营过程的监管,包括对教练员、管理人员等进行专项培训,加强年度检查。”
周战伟表示,通过俱乐部星级评定等手段,希望促进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健康发展,减少欠费跑路等不良现象,把师资水平不高、俱乐部运营不规范的现象降到最低,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