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章都会提到一个脍炙人口的段子:皇太极为了增加手下将领的军事素质,专门买了一批《三国演义》作为教辅材料。
《三国演义》创作于元末明初,据说朱元璋非常不喜欢这个罗贯中,而且也没有证据表明朱元璋读过《三国演义》。那么朱元璋培训创业队伍,主要用什么教材呢?
答曰:《孙子兵法》。
一、老板带头看
朱元璋虽然开局一个碗,文化水平接近于零,但创业的时候还是非常喜欢学习的。史料上有很多关于朱元璋与手下将领讨论《孙子兵法》的记载。
比如在打败陈友谅之后,朱元璋召集部下开总结大会。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取胜,主要是凭借战略上“伐谋而制胜”,战术上“以正应,以奇变”。
战略上取自《孙子兵法》的“上兵伐谋”。最近对这句话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计谋上的隔空交战,有人认为是在战略上将对方的有利条件逐一破坏。
陈友谅在杀害徐寿辉之后内部便陷入了四分五裂,朱元璋选择退避三舍,让其内部问题慢慢发酵。虽然看似力量上陈友谅强于朱元璋,实际前者的凝聚力远不如后者。
兵势篇中的“以正应,以奇变”就更好理解了。朱元璋师出有名,陈友谅不得人心。同时洪都城的坚守和鄱阳湖的大战,很多细节之处堪称棋行险着,但都化险为夷,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军事奇迹。
后来镇江句容的儒士戎简觐见朱元璋,劝说后者趁机彻底消灭掉陈友谅的势力。这个建议被拒绝,后者引用《孙子兵法·九变篇》的“穷寇勿迫”来进行解释。
如果明军乘胜追击,陈友谅必将死战到底。即使彻底消灭了对方,明军也会遭受极大的损失。不如派遣一支部队一直尾随,陈友谅必将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部队也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等到他们精神崩溃了,必然要投降。到时候明军不费一兵一卒得到广袤的土地,还保证城池的百姓、财产不受损害,岂不一举两得。
最终的结局完全如同朱元璋的预料。
还有朱元璋非常反对屠杀降兵,无论是对徐达的指示,还有屡屡警告常玉春。他的出发点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杀降兵只会激发对方更激烈的反抗。
二、属下跟着学
老板带头研究,员工们自然也不敢懈怠,徐达、蓝玉对《孙子兵法》滚瓜烂熟。同时明氏集团还形成了制度文化,为后来的军事教育体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比如洪武三十年,兵部刊印元版的《武经七书》分发给各军供将领学习用。《武经七书》其中“一书”便是《孙子兵法》。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朱元璋钦定当时的进士刘寅为《武经七书》作注释,于是有了《武经直解》。这本书被明朝官方指定为军事教材,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刘寅的《武经直解》到现在也是研究《孙子兵法》的重要参考资料。
张居正主政期间,亲自增订了《武经直解·孙武子直解》,一度是武举笔试部分的重要参考资料。除此之外,还有郑灵、陈天策、曹允儒、黄献臣、李贽、何守法等人所写的注本。
试问:如果不是官方重视,怎么会在明代出现这么多与《孙子兵法》有关的书籍呢?
还有不可忽视的大军事家戚继光,他的传世之作名为《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些兵书虽然是自己对于职业生涯和军事思想的总结、升华。
但通过细致拜读能够感受到,戚继光是将《孙子兵法》吃透了,而且还深受其影响。
三、学者深度参与
上文说到由于官方的支持,明代文人中有很多喜欢深入研究《孙子兵法》的。相对出名的比如李贽。
他虽然严厉批评朱程理学是“伪君子”,却极力推崇孙武的军事思想。李贽对《孙子兵法》的注释作品也叫《孙子参同》,至今也是研究《孙子兵法》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何守法属于剑走偏锋的类型,他将古代文人普遍看不起的间谍推举到崇高的地位。他认为一个出色的间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战争进程。
何守法思想的来源就是《孙子兵法》的“用间篇”,并用战例结合孙武的思想写下了自己的理解——《投笔肤谈》。
为了表示敬意,他特地将自己的著作分成13篇,以对应《孙子兵法》的13篇内容,甚至篇名都是参照《孙子兵法》,可见受其影响之深。
更有甚者还有茅元仪。他虽然不出名,但用了15年时间写了一部非常出名的书——《武备志》。
《武备志》作为中国古代字数最多(200万)的兵书,是一部十足的军事百科全书。其体系宏大,条理清晰,是古代兵书集大成者。
茅元仪在《武备志》中对《孙子兵法》的评价是:《六韬》这类先秦的兵书就是《孙子兵法》的注疏文字。成书早于《孙子兵法》的,皆被孙武充分吸收。成书晚于《孙子兵法》的,没有一个能够超出孙武的思想范围。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参考资料:《纪效新书》、《孙子兵法》、《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明朝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