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3月1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新学期开学后,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积极开展春季班招生,引发的消费纠纷也多了起来。为孩子选择培训机构如何“避雷”?昨日,市场监管部门针对近期培训投诉的典型案例,发布了相关消费提示。
林女士日前为孩子报名参加了海沧某英语培训机构16500元的一对一英语培训服务。签合同时,该培训机构承诺每周赠送2节口语公开课,并可按照孩子的特长定制相关课程。但在上课过程中,该培训机构每周只提供了1节口语公开课,也未曾提供相关定制课程的服务。林女士发现后,多次与培训机构协商退还学费,均遭拒绝,于是拨打12315电话投诉。最后,在海沧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培训机构同意退还16500元学费。
无独有偶,周先生近日也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他为孩子报名了某培训机构的英语培训,培训机构在签订合同时承诺提供外教教学服务,但后来取消了外教教学。周先生向培训机构要求退还剩下的12000元,但对方一直拖延未处理。最终,也是在海沧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培训机构将剩余的钱款全部退还给周先生。
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受疫情影响,2020年有关教育培训消费方面的消费者投诉明显增多。比如一些线下培训机构停课,有的改到线上进行,有的彻底关门停业,引发教育培训合同变更和合同撤销纠纷;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关门“跑路”,也引发消费者退费无门。
【提醒】
选择校外培训机构,要注意这些事
看证照是否齐全。家长在给孩子报名校外培训时,首先要选择经教育部门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并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机构。合法的培训机构要求证照齐全、培训内容与标准和经营范围相一致。
记者了解到,此前,我市六区也都公布了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家长可通过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校外培训机构查询”栏目查询。
签合同使用教育部门印发的合同示范文本。在交费前,家长要与校外培训机构签合同,使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或厦门市教育局印发的《厦门市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对于有意加重家长、学生责任,减轻教育培训机构责任的另定条款或合同,要注意保存证据,并及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进行维权。
留意查看培训机构收费是否规范。按照规定,培训机构除了应长期公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以及退费标准、退费程序等相关内容外,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查看相关条款,尤其注意退费和免责等条款内容。警惕各种优惠方式诱导,不一次性支付高额学费,不通过“培训贷”分期缴纳培训费。签合同后要保留好书面资料等相关证据。在培训过程中,如果遇到权益受损问题,要及时收集好相关证据,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记者 陈泥 通讯员 陈萍丽 陈恬)